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553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该电力电线绕线筒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对多余的线缆先进行清洗干净后缠绕在绕线筒上,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端,水箱、电机、支撑杆Ⅰ、手柄、蓄电池与支撑杆Ⅱ均固定连接在万向轮的顶端,转轴设置在支撑杆Ⅰ上,绕线筒固定在转轴上,从动皮带轮固定在转轴上,主动皮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皮带将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连接,毛刷筒固定在支撑杆Ⅱ的顶端,排水口设置在毛刷筒的下侧面上,水管Ⅱ设置在毛刷筒上,进水口设置在水管Ⅱ的底端,水泵设置在水箱的内部,水管Ⅰ的一端固定在水泵上,并且水管Ⅰ的另一端设置在水管Ⅱ的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
技术介绍
电线是指传导电流的导线,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或坚韧的护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目前,在电线的架设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对多余的线缆进行重新绕线回收,在线缆绕线过程中,因为牵引力的变化会使卷绕的线缆发生松紧度不均匀的现象,在绕线时线缆会产生断裂的情况,系统没有保护性断电,会造成损失,当绕线过松时,会发生线缆之间相互缠绕的现象,在绕线中,一些绕线装置会产生绕线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该电力电线绕线筒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对多余的线缆先进行清洗干净后缠绕在绕线筒上,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电力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包括底板、万向轮、水泵、水箱、电机、主动皮带轮、支撑杆Ⅰ、手柄、绕线筒、从动皮带轮、皮带、转轴、水管Ⅰ、蓄电池、支撑杆Ⅱ、毛刷筒、排水口、水管Ⅱ和进水口,该电力电线绕线筒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对多余的线缆先进行清洗干净后缠绕在绕线筒上,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包括底板(1)、万向轮(2)、水泵(3)、水箱(4)、电机(5)、主动皮带轮(6)、支撑杆Ⅰ(7)、手柄(8)、绕线筒(9)、从动皮带轮(10)、皮带(11)、转轴(12)、水管Ⅰ(13)、蓄电池(14)、支撑杆Ⅱ(15)、毛刷筒(16)、排水口(17)、水管Ⅱ(18)和进水口(19),其特征在于:万向轮(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端,水箱(4)、电机(5)、支撑杆Ⅰ(7)、手柄(8)、蓄电池(14)与支撑杆Ⅱ(15)均固定连接在万向轮(2)的顶端,并且支撑杆Ⅱ(15)位于蓄电池(14)的左侧,水箱(4)位于蓄电池(14)的右侧,电机(5)位于水箱(4)的右侧,支撑杆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线绕线筒,包括底板(1)、万向轮(2)、水泵(3)、水箱(4)、电机(5)、主动皮带轮(6)、支撑杆Ⅰ(7)、手柄(8)、绕线筒(9)、从动皮带轮(10)、皮带(11)、转轴(12)、水管Ⅰ(13)、蓄电池(14)、支撑杆Ⅱ(15)、毛刷筒(16)、排水口(17)、水管Ⅱ(18)和进水口(19),其特征在于:万向轮(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端,水箱(4)、电机(5)、支撑杆Ⅰ(7)、手柄(8)、蓄电池(14)与支撑杆Ⅱ(15)均固定连接在万向轮(2)的顶端,并且支撑杆Ⅱ(15)位于蓄电池(14)的左侧,水箱(4)位于蓄电池(14)的右侧,电机(5)位于水箱(4)的右侧,支撑杆Ⅰ(7)位于电机(5)的右侧,手柄(8)位于支撑杆Ⅰ(7)的右侧,转轴(12)设置在支撑杆Ⅰ(7)上,绕线筒(9)固定在转轴(12)上,从动皮带轮(10)固定在转轴(12)上,主动皮带轮(6)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