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29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旨在解决疏浚作业中产生的悬浮物向外扩散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及危害的问题。该防污帷幕的结构组成包括延展性配件、防污帷幕主体、功能结构吸附主体、固定杆四部分。延展性配件包括PE浮体、下置链。通过帷幕的上下两端双层固定布料扣进行安装固定。防污帷幕主体为针对河湖环境研发的具有表层纤网、底层纤网的复合结构的高精度非织造纤维过滤材料,沿疏浚区域方形布设。功能结构吸附主体选用活性炭。固定杆根据水深及流速情况选用竹竿或铁棍。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河湖环境特点,开发出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提出了布设方法,为环保疏浚底泥疏挖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扩散的装置。

A kind of antifouling curtain suitable for river l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redging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antifouling curtain suitable for river and l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redging project,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arm caused by the outward diffusion of suspended matters generated in dredging oper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ntifouling curtain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extensible accessories, the antifouling curtain main body,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adsorption main body and the fixed rod. The malleable fittings include PE floating body and lower chain. It is installed and fixed by double-layer fixed cloth buckle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urtain.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fouling curtain is a high-precision non-woven fiber filter material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 of surface fiber mesh and bottom fiber mesh developed for the river and lake environment, which is arranged square along the dredging area. Activated carbon is selected as the main adsorption body of function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water depth and flow rate of the fixed rod, select the bamboo or iron ro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and lake environment, the invention develops the anti pollution curtain suitable for the river and l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redging project, puts forward the layout method,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ti-proliferation device for the dredging proc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redging bottom mu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
本专利技术属于疏浚工程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加速了污染物向河流湖泊的输运,导致河湖库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具体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黑臭等现象。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湖泊、河流水体修复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必须采取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和科学管理为一体的系统而综合的治理模式。湖泊河流的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底泥作为湖泊河流水体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场所,是主要的内源污染。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清除内源的重要手段——环保疏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我国以改善河湖库水环境与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先后在太湖、西湖、滇池洱海等湖泊进行了环保疏浚工程。这些疏浚工程多数缓解了水的污染状况,河道、湖泊水质和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然而,在底泥疏挖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疏挖设备工作对污染底泥形成扰动,挖掘设备周围局部水域污泥细颗粒扩散,使附着在细颗粒上的污染物也在水体中扩散,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为防止细颗粒扩散,应采取有效措施。现行疏浚工程疏挖过程中防扩散技术应用较少、对防污帷幕的使用(材料、结构形式)上也较为随意,实际工程应用中很难达到工程效果,不规范的疏浚防扩散技术甚至短时间内引起了蓝藻的恶化、湖泛等危害现象。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开发出的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疏挖过程污染物防扩散装置-防污帷幕,其目的在于有效将疏浚近距离区与保护区域相隔离,防止由疏浚工程引起的大量悬浮物向外扩散,减少受疏浚工程污染的区域,达到规范疏浚作业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疏浚工程中由船体移动和铰刀头工作过程中悬浮物大范围扩散的现象,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该防污帷幕能有效隔离疏浚区与保护区,高效拦截疏浚过程中扩散的污染物,并辅助其下沉。装置简便,可实施性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由延展性配件、防污帷幕主体、功能结构吸附主体、固定杆四部分组成;所述延展性配件包括浮体、下置链;利用钢丝通过加厚衔接孔将防污帷幕主体与浮体的中心杆衔接;下置链均匀分布在帷幕底端,通过底端复合加工的配重环相扣衔接,铁链两端与加厚衔接孔上面的尼龙绳衔接。所述防污帷幕主体为具有防污帷幕表层纤网、防污帷幕底层纤网的复合结构的高精度非织造纤维过滤材料。其过滤精度为1.75μm和6.25μm两个梯度。过滤精度为1.75μm的非织造材料,其纤维选用细度为0.8-2.5D的纤维原料,长度为38mm,细/粗纤维百分比为60/40进行均匀混合,经开松、混合均匀和成网加工,按照设计结构进行复合加工,最后再经热定型、烧毛及轧光等表面光洁整理,形成表面光洁、致密及均匀的材料。过滤精度为6.25μm的过滤材料选用1.5-3.5D的纤维原料细/粗纤维百分比为65/35进行开松、混合均匀和成网加工,最后进行复合加工,再经热定型、烧毛及轧光等表面光洁整理。最后将二者复合加工整理。所述功能结构吸附主体选用活性炭。所述浮体每20个为一组衔接。所述浮体采用PE材质,尺寸为半径20cm,长100cm的圆柱体,采用新型浮体构造。该防污帷幕的结构组成包括延展性配件、防污帷幕主体、功能结构吸附主体、固定杆四部分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防污帷幕主体是基于河湖环境底泥成分、几何结构、颗粒分布分析前提下确定。故针对不同河湖环境,经试验分析,可优选出特定性帷幕(原料的细度),适用于河湖疏浚工程,针对性强。2.筛选出的纤维过滤材料(丙纶)具有基材密度小、强度适中、弹性优良、耐磨性好、吸湿性极小、耐化学腐蚀性等优点,应用环境较为广泛,工程效果较为明显。3.本专利技术中的防污帷幕为具有表层纤网、底层纤网的复合结构的高精度非织造纤维过滤材料。1.75μm和6.25μm的双梯度过滤精度结构能广泛应用于河湖疏浚工程中,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表层过滤环境,并提高了反冲洗清洗性能。4.不同环境下的帷幕布设形式、配重等可基于河湖水动力综合作用力据说明中的力学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得出。5.延展性配件、防污帷幕主体、功能结构絮凝主体、固定杆四部分通过扣、环、绳、钩等形式衔接,同时每个拦截单元可以按需首尾连接应用灵活,拆卸方便。装置应用灵活、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污帷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工况拦污原理图。图3为防污帷幕双层结构图:a-过滤材料的表层截面图;b-过滤材料得底层截面图;c-双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功能结构吸附材料图。其中:1、防污帷幕主体,1-1、防污帷幕表层纤网,1-2、防污帷幕底层纤网,2、功能结构吸附主体,3、浮体,4、下置链,5、衔接孔,6、加厚衔接孔,7、链接绳,8、配重环,9、固定杆,10、底泥,11、稳定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的限制。如图1,防污帷幕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防污帷幕主体1、功能结构吸附主体2、延展性配件由浮体3和下置链4、固定杆9四部分组成。防污帷幕主体为针对河湖环境研发的具有防污帷幕表层纤网1-1、防污帷幕底层纤网1-2的复合结构的高精度非织造纤维过滤材料,各独立帷幕根据实际需要用尼龙绳通过衔接孔5衔接串联使用,局部重叠;功能结构吸附主体2采用图4中的53型污水处理活性炭,通过土工布网格针扎固定于表层纤维底部(疏浚侧);PE浮体3每20个为一组衔接,利用钢丝通过加厚衔接孔6将20m长的防污帷幕主体1与PE浮体3的中心杆衔接。下置链4均匀分布在帷幕底端,通过底端复合加工的配重环8相扣衔接,铁链两端与加厚衔接孔上面的尼龙绳衔接;固定杆9竖直插入河湖底0.5-1.5m深,河湖环境因水动力条件较为稳定,且帷帷幕设距离疏浚船有一定距离,可视为静态疏浚,对于流动性大的河湖,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锚块固定于底端加厚固定孔6处。延展性配件包括PE浮体3、下置链4:其作用在于保持防污帷幕工况下的横纵向延展性。浮体采用PE材质,尺寸为半径20cm,长100cm的圆柱体,采用新型浮体构造,在各种水域环境下都能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且浮力稳定不易丧失。单浮体浮力为80kg/m,彼此之间通过中心杆串联,保证其在水体中的整体性与稳定性,浮力余量系数为0.3。下置链选用便宜易得的铁链,通过帷幕底部的配重环与帷幕进行衔接,保证帷幕竖向受力的均匀性与延展性,铁链质量根据不同水动力条件衡算得出。防污帷幕主体为针对河湖环境研发的具有表层纤网、底层纤网的复合结构的高精度非织造纤维过滤材料:其作用在于将疏浚区与保护区隔离,防止疏浚引起的悬浮物进一步扩散。经河湖环境工况分析及材料性能优选,确定丙纶作为防污帷幕主体的原料。表层细纤维之间交叉紧密、孔径小、致密且分布均匀,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其特征在于,由延展性配件、防污帷幕主体、功能结构吸附主体、固定杆四部分组成;/n所述延展性配件包括浮体、下置链;利用钢丝通过加厚衔接孔将防污帷幕主体与浮体的中心杆衔接;下置链均匀分布在帷幕底端,通过底端复合加工的配重环相扣衔接,铁链两端与加厚衔接孔上面的尼龙绳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其特征在于,由延展性配件、防污帷幕主体、功能结构吸附主体、固定杆四部分组成;
所述延展性配件包括浮体、下置链;利用钢丝通过加厚衔接孔将防污帷幕主体与浮体的中心杆衔接;下置链均匀分布在帷幕底端,通过底端复合加工的配重环相扣衔接,铁链两端与加厚衔接孔上面的尼龙绳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河湖环保疏浚工程的防污帷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帷幕主体为具有防污帷幕表层纤网、防污帷幕底层纤网的复合结构的高精度非织造纤维过滤材料。


3.权利要求1中的防污帷幕的优化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的生产工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曹想万雪娇刘川郑怡然田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