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24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属于垃圾贮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垃圾桶叠置不便且叠置时易变形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和桶盖,所述内桶设置在外桶中,外桶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外桶的前部具有敞口,桶盖铰接在外桶后壁的顶端,外桶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凹腔。它通过设置内外桶结构,且外桶和内桶具有相适配的凹腔和托筋结构,能够使得内、外桶在叠加打包出货时占用的空间更小,节约包装及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够能够避免产品叠加挤压时不会变形。

A trash can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arbage can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rbage receiv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garbage cans are inconvenient to stack and easy to deform when stacked. The garbage bin of the improved structure includes an outer bin, an inner bin and a bin cover, wherein the inner bin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bin, the can body diameter of the outer bin i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and the front part of the outer bin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bin cover is hinged on the top end of the rear wall of the outer bin,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bin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cavity. By setting the inner and outer barrel structure, and the outer barrel and the inner barrel have matched concave cavity and supporting rib structur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inner and outer barrels in stacking packing and shipping is smaller, the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are saved, and the deformation will not be avoided when the products are stacked and squeezed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垃圾贮器
,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是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分为单层桶体结构和双层桶体结构,现有的双层桶体结构的垃圾桶包括内桶和外桶,且整个内桶内置于外桶的桶体内,由于其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同时由于外桶需要匹配内桶的外形,且外桶的体积相对较大,打包出货时叠置不便,占用空间较大,物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垃圾桶在运输或存放时的更易叠置,体积更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和桶盖,所述内桶设置在外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外桶的前部具有敞口,所述桶盖铰接在外桶后壁的顶端,所述外桶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凹腔。本垃圾桶的外桶前壁低于后壁,使得内桶的取放更加方便;同时外桶在具有敞口后,更便于加大了外桶桶身的斜度,使得外桶叠加打包出货占用的空间更小,节约包装及运输成本;外桶设置的凹腔能够保证外桶叠加挤压的时候不会使产品挤变型,控制叠加的高度,同时避免产品叠加后拔不出。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内桶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内桶的侧壁下部具有内凹的托筋,所述托筋与凹腔相适配。内桶设置的托筋能够保证内筒叠加挤压的时候不会使产品挤变型,控制叠加的高度,同时避免产品叠加后拔不出。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凹腔制为长条槽状结构。凹腔的长度方向沿着桶体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垃圾桶还包括脚踏板和撑板,所述脚踏板铰接在外桶的底部,所述撑板设置在外桶的后部,且撑板的底端与脚踏板相铰接,所述脚踏板和外桶之间设置有缓冲阻尼器,所述外桶的底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所述缓冲阻尼器由下往上插设在定位柱内,且缓冲阻尼器的活塞杆抵靠在脚踏板上。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脚踏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阻尼器的活塞杆的端部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内桶为两个,所述定位柱位于两个内桶底部的间隙之间。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桶盖的边沿设置有内凹的开启槽。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桶盖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抵靠在撑板的顶端,所述限位件为位于桶盖底面后端且向下凸出的阶梯式结构,所述限位件的高度由后往前依次增大,且所述限位件的阶梯过渡部设置为弧形。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外桶顶部的后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桶盖通过卡扣结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在上述改良结构的垃圾桶中,所述外桶的后壁具有内凹且竖直设置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撑板穿插在连接口内。连接口用于对撑板的上部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垃圾桶通过设置内外桶结构,且外桶的前壁低于后壁,内桶架设在外桶的前壁上,便于取放,同时外桶和内桶具有相适配的凹腔和托筋结构,能够使得内、外桶在叠加打包出货时占用的空间更小,节约包装及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够能够保证内、外桶叠加挤压的时候不会使产品挤变形,控制叠加的高度,避免产品叠加后拔不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外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外桶打包叠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内桶打包叠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桶;101、敞口;102、转动轴;103、让位槽;104、连接口;105、限位隔板;2、内桶;201、让位腔;3、桶盖;301、限位件;302、开启槽;303、卡钩;4、凹腔;5、托筋;6、脚踏板;601、凹槽;7、撑板;8、缓冲阻尼器;801、活塞杆;9、定位柱;10、子盖体;11、按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为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包括外桶1、内桶2、桶盖3、脚踏板6和撑板7,脚踏板6铰接在外桶1的底部,外桶1的后壁具有内凹且竖直设置的让位槽103,让位槽10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口104,撑板7的底端与脚踏板6相铰接,且撑板7上部穿插在连接口104内,连接口104用于对撑板7的上部进行限位。内桶2设置在外桶1中,外桶1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外桶1的前部具有敞口101,桶盖3铰接在外桶1后壁的顶端,外桶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凹腔4,凹腔4制为长条槽状结构,且凹腔4的长度方向沿着外桶1桶体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内桶2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内桶2的侧壁下部具有内凹的托筋5,托筋5与凹腔4相适配,也制为内凹的长条槽状结构,且托筋5的长度方向沿着内桶1桶体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脚踏板6和外桶1之间设置有缓冲阻尼器8,外桶1的底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9,缓冲阻尼器8由下往上插设在定位柱9内,且缓冲阻尼器8的活塞杆801抵靠在脚踏板6上,脚踏板6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凹槽601,缓冲阻尼器8的活塞杆801的端部滑动连接在凹槽601内。进一步的,内桶2为两个,两个内桶2的底部前端均设置有让位腔201,定位柱9位于两个内桶2之间,且位于两个内桶2的让位腔201中。进一步的,外桶1的底面设置有限位隔板105,限位隔板105用于对内桶2进行限位。进一步的,外桶1顶部的后端设置有转动轴102,桶盖3通过卡扣结构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02上,具体的,桶盖3的后端具有与转动轴102相适配的卡钩303,卡钩303勾设在转动轴102上,且能够在转动轴102上随着桶盖3开启或关闭时进行转动,拆装方便。进一步,桶盖3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限位件301,限位件301抵靠在撑板7的顶端,限位件301为位于桶盖3底面后端且向下凸出的阶梯式结构,限位件301的高度由后往前依次增大,且限位件301的阶梯过渡部设置为弧形。该限位件301由上往下抵靠在撑板7的顶端,即能对撑板7进行限位,又能在脚踏板6带动撑板7向上升起时,随着撑板7相对于外桶1进行转动从而掀起,并在撑板降下后关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桶盖3的边沿设置有内凹的开启槽302。即本实施例的垃圾桶既可以通过踩踏操作进行开启,也可以通过手提开启。本实施例一中的外桶和内桶具有相适配的凹腔和托筋结构,能够使得内、外桶在叠加打包出货时占用的空间更小,节约包装及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够能够保证内、外桶叠加挤压的时候不会使产品挤变形,控制叠加的高度,避免产品叠加后拔不出;此外,定位柱9也能起到间隔作用,避免过度叠加挤压变形。实施例二:参照图6,本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包括外桶(1)、内桶(2)和桶盖(3),所述内桶(2)设置在外桶(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外桶(1)的前部具有敞口(101),所述桶盖(3)铰接在外桶(1)后壁的顶端,所述外桶(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凹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包括外桶(1)、内桶(2)和桶盖(3),所述内桶(2)设置在外桶(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外桶(1)的前部具有敞口(101),所述桶盖(3)铰接在外桶(1)后壁的顶端,所述外桶(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凹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的桶体口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内桶(2)的侧壁下部具有内凹的托筋(5),所述托筋(5)与凹腔(4)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4)制为长条槽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脚踏板(6)和撑板(7),所述脚踏板(6)铰接在外桶(1)的底部,所述撑板(7)设置在外桶(1)的后部,且撑板(7)的底端与脚踏板(6)相铰接,所述脚踏板(6)和外桶(1)之间设置有缓冲阻尼器(8),所述外桶(1)的底面具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9),所述缓冲阻尼器(8)由下往上插设在定位柱(9)内,且缓冲阻尼器(8)的活塞杆(801)抵靠在脚踏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6)的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