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n-situ generation of polyimide typ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 on the surface of carbon material, and one-step synthesis of polyimide typ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and C based on homophthalic anhydride by solvothermal method using homophthalic anhydride, monomers of trifunctional amines and carbon nano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由C、N、H等轻质元素构成的具有高结晶性、高比表面积的有机多孔聚合物,具有孔道规整、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高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及存储、光电领域、催化领域、生物载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该类材料自2005年被首次报道以来至今,已有众多相关报道,不过多为对于新的拓扑结构及新单体的研究,但是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本身的应用领域还较为局限。复合材料可以大大增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相关性质,因此复合材料的制备对于拓宽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领域与开发潜在应用价值存在重要意义。碳纳米管与C60是常见的纳米碳材料。其中,纳米碳管是一类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C60是一种单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稳定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这两种碳纳米材料,因其特异的结构与性质,因此自被发现以来即 ...
【技术保护点】
1.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均苯四甲酸酐、三官能度胺的单体与碳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反应装置中,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催化剂、溶剂,超声混合均匀,液氮冷冻,抽真空并火焰密封,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复合材料的粗产物;具体反应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均苯四甲酸酐、三官能度胺的单体与碳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反应装置中,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催化剂、溶剂,超声混合均匀,液氮冷冻,抽真空并火焰密封,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复合材料的粗产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2)将上述复合材料的粗产物在有机溶剂中洗涤,干燥后得到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与碳纳米材料原位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三官能度胺的单体,包括三(4-氨基苯基)胺、1,3,5-三(4-氨苯基)苯、2,4,6-三(4-氨基苯基)-1,3,5-三嗪;碳纳米材料包括C60、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反应装置为玻璃封管或水热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均苯四甲酸酐与三官能度胺的摩尔比为3∶2;均苯四甲酸酐与碳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0.02-1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材料表面原位生成聚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催化剂为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袭锴,宁方毅,廖峭波,黄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