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6290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以金丝马尾莲全株为原料,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分子式为C

An isoquinoline tricyclic alkaloid compound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soquinoline tricyclic alkaloid compoun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compound was obtained by ethyl acetate extraction,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molecular formula is 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具体是涉及一种从金丝马尾莲中首次提取分离得到的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在烟草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唐松草属(拉丁学名:ThalictrumL.)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植物全球约有20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其中中国约有67种,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多数分布于西南部。该属植物约有29种可供药用,多种该属植物均有清热、治湿、发汗、止痢、治目赤等作用。金丝马尾莲(拉丁学名:Thalictrumglandulosissimum(Finet&Gagnep.)W.T.Wang&S.H.Wang),为唐松草属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大理鹤庆、宾川一带海拔2500米山坡草地。金丝马尾莲具有清热、抗菌、降压等功效,常代替黄连使用。其根和茎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的中药材,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等疾病。前期研究表明金丝马尾莲富含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又称烟草疫病,烟农称为“黑杆疯”、“黑根”、“乌头病”。中国各主要产烟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安徽、山东、河南省为历史上的重病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烟区发生亦相当普遍。目前黑胫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轮作栽培、品种基因改良、生物农药等方法实现防治。其中用生物农药防治是最常用且最容易实现的方法。从药用植物资源中发现具有植物病害防治功效的新活性物质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农药研究的热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金丝马尾莲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活性筛选,提取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至今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烟草黑胫病病毒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烟草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一种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6H15NO2,具有下述结构式:该化合物命名为:1-(2,2-二甲氧基-2H-吡喃[2,3-g]异喹啉-6-基)乙酮,英文名为:1-(2,2-dimethyl-2H-pyrano[2,3-g]isoquinolin-6-yl)ethanone。一种制备所述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膏提取:取金丝马尾莲全株晒干,粉碎到30~50目,将粉碎后的样品置于玻璃反应釜中,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到小体积,然后用3%的酒石酸溶液稀释,再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萃取完后水相用碳酸钠饱和,再次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萃取的乙酸乙酯相,减压浓缩得生物碱部位浸膏;(2)硅胶柱层析:步骤(1)所得浸膏用重量比1.5~3倍量的纯甲醇或纯乙醇或纯丙酮溶解后,用重量比0.8~2.5倍的80~100目硅胶拌样,烘干;装柱硅胶为150~200目,用量为浸膏重量的3~8倍;以重量比20:1、9:1、8:2、7:3、6:4和5:5的三氯甲烷-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3)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取柱层析梯度洗脱液的8:2部分进行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用Agilent公司的ZorbaxPrepHTGF,21.2mm×25cm反相柱,以58%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46nm,收集35.6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到所述的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步骤(3)中,经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化合物再用纯甲醇溶解,并以纯甲醇为流动相,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的黄色胶状物即为化合物纯品。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为黄色胶状物,HRESI-MS显示其准分子离子峰为276.1008[M+Na]+,结合1H和13CNMR谱确定分子式为C16H15NO2,为生物碱类化合物,且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10。其红外光谱显示化合物中有羰基(1644cm-1)和芳环(1610、1538和1469cm-1)信号,紫外光谱在225、276、308和346nm有最大吸收也证实化合物中存在芳环结构。化合物的1H、13C-NMR和DEPT谱(表-1)显示其含有16个碳和15个氢。包括:一个1,6,7-取代的异喹啉母核(C-1~C-10;H-3,H-4,H-5,和H-8),一个谐二甲基色烯环(-CH=CH-C(CH3)2-O-,C-1”~C-5”,H-1”,H-2”和H6-4”,5”),一个乙酰基(-CO-CH3;C-1′和C-2′;H3-2′)。异喹啉母核的存在可通过化合物中H-3和C-1、C-4、C-10;H-4和C-3、C-5、C-9、C-10;H-5和C-4、C-9、C-10;以及H-8和C-1、C-9、C-10的HMBC相关(图-3)证实。谐二甲基色烯环的存在可通过H-1”和C-2”、C-3”,H-2”和C-1”、C-3”、C-4”,5”,以及H6-4”,5”和C-2”、C-3”的HMBC相关得到证实。进一步分析其HMBC相关谱,根据H-1”和C-6、C-7、C-8;H-2”和C-7,以及H-8和C-1”的HMBC相关,可推测偕二甲基色烯环取代在异喹啉苯环的C-6和C-7位,并且C-1”位碳连接在异喹啉苯环的C-7位。至此,化合物的母体结构可确定为带偕二甲基色烯环的异喹啉类三环生物碱。化合物的母核确定后,剩余的乙酰基可定为取代基,通过乙酰甲基氢H3-2′和C-1的HMBC相关,可确定乙酰基取代在C-1。至此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确认,该化合物命名为:1-(2,2-二甲氧基-2H-吡喃[2,3-g]异喹啉-6-基)乙酮。表-1、化合物的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溶剂CDCl3,500和125MHz)化合物的红外、紫外和质谱数据:UV(CH3OH)λmax(logε)225(4.22)、276(3.62)、308(3.39)、346(348);IR(KBr)νmax3074、2962、1644、1610、1538、1469、1357、1266、1164、1047、895、762cm-1;1HNMR和13CNMR数据(CDCl3,500和125MHz)见表-1;正离子模式ESIMSm/z276[M+Na]+,HRESIMSm/z276.1008[M+Na]+(计算值C16H15NNaO2,276.1001)。本专利技术的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烟草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1、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浸染而导致的,测定本专利技术化合物抑制烟草疫霉菌活性的能力,包括以下步骤:(1)燕麦片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燕麦片加水1000mL,在沸水浴上加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6H15NO2,具有下述结构式:



该化合物命名为:1-(2,2-二甲氧基-2H-吡喃[2,3-g]异喹啉-6-基)乙酮,英文名为:1-(2,2-dimethyl-2H-pyrano[2,3-g]isoquinolin-6-yl)ethanone。


2.权利要求1所述异喹啉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膏提取:取金丝马尾莲全株晒干,粉碎到30~50目,将粉碎后的样品置于玻璃反应釜中,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到小体积,然后用3%的酒石酸溶液稀释,再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萃取完后水相用碳酸钠饱和,再次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萃取的乙酸乙酯相,减压浓缩得生物碱部位浸膏;
(2)硅胶柱层析:步骤(1)所得浸膏用重量比1.5~3倍量的纯甲醇或纯乙醇或纯丙酮溶解后,用重量比0.8~2.5倍的80~10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黄海涛高茜杨光宇李晶孔维松王晋许永胡秋芬刘欣宋春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