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282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湖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淤泥处理时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湖水处理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S1.抽取湖水:朝向湖底淤泥喷射空气流,在湖底抽吸湖水;S2.一级处理:将湖水注入一级沉淀池;S3.二级处理:将一级处理水注入二级沉淀池,投入絮凝剂;S4.三级处理:二级处理水在开放环境下投入微生物菌种降解有机物形成三级处理水;S5.四级处理:三级处理水在密闭环境下以10‑20MPa的气压注入氧气形成四级处理水;S6.排放。通过对着淤泥喷射空气流,使得淤泥在湖底与湖水形成浑浊的悬浮状,使得淤泥跟随湖水被抽吸至一级沉淀池中进行处理,减少了淤泥持续堆积的情况,无需待淤泥堆积过多后采用大型挖掘设备开挖淤泥,方便操作。

Lake water treat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ke water treatment. Aiming at the inconvenient operation of sludge treatment, a lake water treatment method is provided.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S1. Extracting lake water: spraying air flow towards the lake bottom sludge, and pumping lake water at the lake bottom; S2. Primary treatment: injecting lake water into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S3. Secondary treatment: injecting primary treatment water into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and putting it into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Adding flocculant; S4. Tertiary treatment: the secondary treatment water is put into the open environment to degrade the organic matter and form the tertiary treatment water; S5. Tertiary treatment: the tertiary treatment water is put into the closed environment with 10 \u2011 20MPa air pressure to form the tertiary treatment water; S6. Discharge. By spraying air flow against the sludge, the sludge forms a turbid suspens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lake and the lake water, which makes the sludge be sucked into the first-class sedimentation tank with the lake water for treatment, reducing the situation of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of sludge. It is convenient to operate without using large-scale excavation equipment to excavate sludge after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湖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湖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湖泊指的是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湖盆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池。湖水的来源是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有的则来自冰雪融水。湖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渗漏、排泄和开发利用。因此湖泊中鱼类的排泄物、腐烂的落叶等杂物,容易沉入湖底,形成淤泥,通常湖水处理时,通过湖水循环以过滤湖水,但仅处理湖水难以阻止淤泥继续堆积,导致处理淤泥时,通常需要大型挖掘设备开挖淤泥,操作不便,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水处理方法,具有便于处理淤泥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湖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抽取湖水,具体如下:通过伸入湖底的喷气管朝向湖底淤泥喷射空气流,在湖底抽吸含有大量悬浮淤泥的湖水;S2.一级处理,具体如下:将湖水注入一级沉淀池进行一次沉淀,获得表层的一级处理水;S3.二级处理,具体如下:将一级处理水注入二级沉淀池,投入絮凝剂,进行二次沉淀,形成二级处理水;S4.三级处理,具体如下:二级处理水在开放环境下投入微生物菌种降解有机物形成三级处理水;S5.四级处理,具体如下:三级处理水在密闭环境下以10-20MPa的气压注入氧气形成四级处理水;S6.排放,具体如下:将四级处理水排放回湖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着淤泥喷射空气流,使得湖底的淤泥受到空气流的冲击而扬起,使得淤泥在湖底与湖水形成浑浊的悬浮状,通过喷射空气流的同时抽吸浑浊的湖水,使得淤泥跟随湖水被抽吸至一级沉淀池中进行处理,使得湖水处理的同时将淤泥一起清理了,减少了淤泥持续堆积的情况,无需待淤泥堆积过多后采用大型挖掘设备开挖淤泥,方便操作;通过四级处理时高压注入氧气,使得处理后的湖水含氧量恢复,以使得排放至湖泊中的湖水适于鱼类生长,减少湖水处理后对湖泊生态的影响,减少微生物大量耗氧导致湖水含氧量下降而影响鱼类生长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采用3-5MPa的气压朝向湖底淤泥喷射空气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3-5MPa的气压喷射空气流,保证了空气流冲击湖底淤泥的作用力,进而保证了淤泥被扬起的效果,使得淤泥能较好的形成悬浮状而被抽吸过滤,同时避免冲击力过大导致淤泥扬起的范围过大而影响到湖泊的生态环境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酰胺100份:酪蛋白8-12份;甲基纤维素30-40份;活性炭20-25份;钙1-2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酰胺100份:酪蛋白9-10份;甲基纤维素33-36份;活性炭22-23份;钙1.2-1.4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甲基纤维素,使得二级沉淀池中的絮状沉淀物过多时,可通过加热二级沉淀池中的一级处理水至50-60℃,即可使得甲基纤维素发生凝胶效应,形成果冻状,进而使得絮状的沉淀物形成块状,不易出现絮状的沉淀物堵塞打捞网的网孔导致打捞网堵塞以及絮状的沉淀物挂在打捞网上难以清理的情况;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钙,使得投料后,利用钙与水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以促使絮凝剂分散以使得吸附不溶性悬浮物的效果以及效率较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竹纤维3-5份;所述竹纤维的长度为3-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竹纤维,使得絮凝剂产生的絮状物容易通过竹纤维缠结,不易过于分散,使得加热以凝胶时,更易形成大块的块状凝胶,减少出现大量小颗粒凝胶的情况,使得打捞作业较为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石英砂5-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石英砂,增加了絮状沉淀物的密度,使得絮状沉淀物更易于沉淀,加快了沉淀的效率,提高了湖水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烷偶联剂2-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硅烷偶联剂使得絮凝剂对有机以及无机的悬浮物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使得沉淀效果较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丙烯酰胺、酪蛋白、甲基纤维素、活性炭、钙研磨至粒径为10-100nm的粉末;b.将聚丙烯酰胺粉末、酪蛋白粉末、甲基纤维素粉末、活性炭粉末、钙粉末搅拌均匀形成预混物;c.将预混物压制成颗粒状的絮凝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原材料先研磨至纳米级粉末,使得搅拌均匀后,絮凝剂的比例得以保障,使得絮凝剂的质量较佳,通过将絮凝剂压制成颗粒状,使得絮凝剂运输以及投放时均较为方便,便于运输,便于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着淤泥喷射空气流,使得淤泥在湖底与湖水形成浑浊的悬浮状,使得淤泥跟随湖水被抽吸至一级沉淀池中进行处理,减少了淤泥持续堆积的情况,无需待淤泥堆积过多后采用大型挖掘设备开挖淤泥,方便操作;2.通过四级处理时高压注入氧气,使得处理后的湖水含氧量恢复,减少微生物大量耗氧导致湖水含氧量下降而影响鱼类生长的情况;3.通过在絮凝剂中加入甲基纤维素,通过加热二级沉淀池中的一级处理水至50-60℃,即可使得甲基纤维素发生凝胶效应,不易出现絮状的沉淀物堵塞打捞网的网孔导致打捞网堵塞以及絮状的沉淀物挂在打捞网上难以清理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湖水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聚丙烯酰胺采用任丘市科维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聚丙烯酰胺。以下实施例中,酪蛋白采用河南燕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出售的酪蛋白。以下实施例中,甲基纤维素采用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甲基纤维素MC。以下实施例中,活性炭采用采用广东同科活性炭有限公司出售的污水处理用木质粉状炭。以下实施例中,钙采用包头市晶华金属钙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售的钙块。以下实施例中,竹纤维采用绍兴久久隆纺织有限公司出售的竹纤维。以下实施例中,石英砂采用巩义市清新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石英砂。以下实施例中,硅烷偶联剂采用苏州帕特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W-6040固体硅烷偶联剂。实施例1一种絮凝剂,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聚丙烯酰胺、酪蛋白、甲基纤维素、活性炭、钙分别加入研磨机中研磨至10-100nm的粉末;b.在搅拌釜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粉末100kg、酪蛋白粉末8kg、甲基纤维素粉末30kg、活性炭粉末20kg、钙粉末1kg,通入氮气,排出空气,转速75r/min,搅拌5min,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抽取湖水,具体如下:/n通过伸入湖底的喷气管朝向湖底淤泥喷射空气流,在湖底抽吸含有大量悬浮淤泥的湖水;/nS2.一级处理,具体如下:/n将湖水注入一级沉淀池进行一次沉淀,获得表层的一级处理水;/nS3.二级处理,具体如下:/n将一级处理水注入二级沉淀池,投入絮凝剂,进行二次沉淀,形成二级处理水;/nS4.三级处理,具体如下:/n二级处理水在开放环境下投入微生物菌种降解有机物形成三级处理水;/nS5.四级处理,具体如下:/n三级处理水在密闭环境下以10-20MPa的气压注入氧气形成四级处理水;/nS6.排放,具体如下:/n将四级处理水排放回湖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抽取湖水,具体如下:
通过伸入湖底的喷气管朝向湖底淤泥喷射空气流,在湖底抽吸含有大量悬浮淤泥的湖水;
S2.一级处理,具体如下:
将湖水注入一级沉淀池进行一次沉淀,获得表层的一级处理水;
S3.二级处理,具体如下:
将一级处理水注入二级沉淀池,投入絮凝剂,进行二次沉淀,形成二级处理水;
S4.三级处理,具体如下:
二级处理水在开放环境下投入微生物菌种降解有机物形成三级处理水;
S5.四级处理,具体如下:
三级处理水在密闭环境下以10-20MPa的气压注入氧气形成四级处理水;
S6.排放,具体如下:
将四级处理水排放回湖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采用3-5MPa的气压朝向湖底淤泥喷射空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絮凝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丙烯酰胺100份:
酪蛋白8-12份;
甲基纤维素30-40份;
活性炭20-25份;
钙1-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莹泉庄伟镇王色洪陈天鸿孙锦辉陈恩艺林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