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73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其包括主盖、上盖,主盖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上盖通过铰链设置主盖上,上盖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铰链为可撕裂结构;主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勾,上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勾位于第一卡勾的下方;当铰链撕裂开后,上盖能够在主盖上旋转,使上盖出液口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的上方。该瓶盖有两种使用的方式,两种使用方式根据使用者喜欢的方式进行选择;当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后,瓶盖被损坏,不能复原,从而增加了瓶盖的防伪性。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瓶盖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对模具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低。

Bottle ca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ttle cap, which comprises a main cap and an upper cap.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ain cap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pipe, the upper end of the liquid out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port of the main cap, the upper cap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ap through a hing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cap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port of the upper cap, and the hinge is a tear structur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cap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e of the first hook,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ap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e of the second hook,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ap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e of the second hook One hook and the second hook are detachable and clamped together, and the second hook is located under the first hook; when the hinge is torn open, the upper cover can rotate on the main cover, so that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upper cover is matched above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main cover. There are two ways of using the bottle cap, two ways of using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user's preferred way; when the second way of using is adopted, the bottle cap is damaged and cannot be recovered, thus increasing the anti-counterfeiting of the bottle cap.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bottle cap of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good anti-counterfeiting effect, low mold requirements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盖。
技术介绍
塑料瓶盖常用于日化生活用品上,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瓶盖包括主盖、上盖,主盖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或者出液口,上盖通过铰链设置主盖上。未使用时,上盖将出液管或者出液口盖住,使用时,将上盖绕铰链旋转,翻开上盖,将出液管或者出液口漏出即可使用。这种塑料瓶盖通过在模具中注塑成型,虽然可以使用,但是防伪效果较差,很容易被重复使用,而且,有些使用者也不喜欢这种翻盖使用方式的瓶盖,影响瓶盖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的瓶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瓶盖,包括主盖、上盖,主盖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上盖通过铰链设置主盖上,上盖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铰链为可撕裂结构;主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勾,上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勾位于第一卡勾的下方;当铰链撕裂开后,上盖能够在主盖上旋转,使上盖出液口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的上方。进一步的是,铰链包括链体、撕裂断点,链体的上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上盖相连接,链体的下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主盖相连接。进一步的是,链体的形状为蝴蝶结形。进一步的是,链体的一侧设置有撕裂开启拉扣。进一步的是,撕裂开启拉扣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引导使用标识。进一步的是,第一卡勾、第二卡勾的表面均为弧形。进一步的是,上盖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的是,上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旋转到位筋,第一旋转到位筋位于上盖出液口处。进一步的是,上盖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处设置有第二旋转到位筋。进一步的是,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齿、第二引导使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铰链设置为可撕裂结构,同时在上盖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主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勾,上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勾位于第一卡勾的下方,使得该瓶盖可以有两种使用的方式,第一种使用方式为:用点力向上翻折上盖,使上盖绕铰链旋转,将出液管漏出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盖上上盖即可;第二种使用方式为:将铰链撕裂开,上盖能够在主盖上左右旋转,使上盖出液口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的上方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旋转上盖,使上盖将主盖出液口遮住即可,两种使用方式根据使用者喜欢的方式进行选择;当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后,瓶盖被损坏,不能复原,就不能再使用第一种方式,从而增加了瓶盖的防伪性。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瓶盖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对模具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低,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上盖翻开后的示意图;图2是瓶盖未使用时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瓶盖使用时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瓶盖的一个方位的示意图;图5是瓶盖的另一个方位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主盖1、出液管11、主盖出液口111、第一卡勾12、上盖2、上盖出液口21、第二卡勾22、、第一旋转到位筋23、第二旋转到位筋24、第二引导使用标识25、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铰链5、撕裂开启拉扣51、第一引导使用标识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瓶盖,所述瓶盖的材质优选为塑料,包括主盖1、上盖2,主盖1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111,上盖2通过铰链5设置主盖1上,上盖2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21,铰链5为可撕裂结构;主盖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勾12,上盖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勾22,第一卡勾12与第二卡勾22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勾22位于第一卡勾12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瓶盖可以有两种使用的方式,第一种使用方式为:用点力向上翻折上盖2,第二卡勾22与第一卡勾12分开,第二卡勾22越过第一卡勾12,使上盖2绕铰链3的转轴旋转,将出液管11漏出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盖上上盖2即可;第二种使用方式为:将铰链3撕裂开,上盖2能够在主盖1上左右旋转,左右旋转指的是同一平面上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使上盖出液口21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11的上方即可使用,如图3所示,使用完成后旋转上盖2,使上盖2将主盖出液口11遮住即可,如图2所示,两种使用方式根据使用者喜欢的方式进行选择;当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后,瓶盖被损坏,不能复原,就不能再使用第一种方式,从而增加了瓶盖的防伪性。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瓶盖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对模具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低,利于推广。为了降低可撕裂结构的铰链5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优选的铰链5结构为:如图4所示,铰链5包括链体、撕裂断点,链体的上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上盖2相连接,链体的下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主盖1相连接,撕裂开铰链5时,只需轻轻用力将撕裂断点破坏即可。链体的形状优选为蝴蝶结形,为了便于将铰链5撕裂开,撕裂断点最窄处设置在主盖1和上盖2的边缘处,链体的一侧设置有撕裂开启拉扣51。为了更加便于使用者使用,撕裂开启拉扣5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引导使用标识52,第一引导使用标识52可以为“open”字样,引导使用者使用。为了便于第二卡勾22与第一卡勾12分开,第二卡勾22越过第一卡勾12以及上盖2能够在主盖1上左右旋转,第一卡勾12、第二卡勾22的表面均为弧形。由于第二种使用方式更方便,防伪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瓶盖优选采用这种方式,为了更好地采用第二种方式使用瓶盖,可以将第二卡勾22始终位于第一卡勾12的下方,也即是第二卡勾22不能越过第一卡勾12,上盖2不能被翻开,这样设置以后,瓶盖只能采用第二种使用方式。使用瓶盖时,上盖出液口21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也即是上盖出液口21与主盖出液口111连通,上盖出液口21、主盖出液口111的中心最好在同一竖直直线上;未使用瓶盖时,上盖2将主盖出液口11遮住,上盖出液口21与主盖出液口111不连通,盖出液口21不在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为了防止漏液的情况发生,在上盖出液口21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同时也可在上盖2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瓶盖未使用时,上盖2将主盖出液口11遮住时,主盖出液口11正好位于第二密封圈4处,使得瓶盖在未使用时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为了更方便地使用瓶盖,在上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旋转到位筋23,第一旋转到位筋23位于上盖出液口21处,比如当上盖2在主盖1上顺时针旋转至上盖出液口21位于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时,出液管11被第一旋转到位筋23挡住,上盖2不能继续在主盖1上顺时针旋转,第一旋转到位筋23起限位、到位的作用。同理,第二密封圈4处设置有第二旋转到位筋24,瓶盖使用完成后,上盖2在主盖1上逆时针旋转至主盖出液口11正好位于第二密封圈4处时,出液管11被第二旋转到位筋24挡住,上盖2不能继续在主盖1上逆时针旋转,第二旋转到位筋24起限位、到位的作用。为了防止上盖2在旋转时出现打滑的情况,上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齿。为了引导使用者使用,如图5所示,上盖2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瓶盖,包括主盖(1)、上盖(2),主盖(1)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111),上盖(2)通过铰链(5)设置主盖(1)上,其特征在于:上盖(2)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21),铰链(5)为可撕裂结构;/n主盖(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勾(12),上盖(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勾(22),第一卡勾(12)与第二卡勾(22)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勾(22)位于第一卡勾(12)的下方;/n当铰链(5)撕裂开后,上盖(2)能够在主盖(1)上旋转,使上盖出液口(21)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瓶盖,包括主盖(1)、上盖(2),主盖(1)的顶面设置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的上端部为主盖出液口(111),上盖(2)通过铰链(5)设置主盖(1)上,其特征在于:上盖(2)的顶面设置有上盖出液口(21),铰链(5)为可撕裂结构;
主盖(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勾(12),上盖(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二卡勾(22),第一卡勾(12)与第二卡勾(22)可拆卸卡接在一起,且第二卡勾(22)位于第一卡勾(12)的下方;
当铰链(5)撕裂开后,上盖(2)能够在主盖(1)上旋转,使上盖出液口(21)匹配位于主盖出液口(111)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铰链(5)包括链体、撕裂断点,链体的上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上盖(2)相连接,链体的下侧通过撕裂断点与主盖(1)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链体的形状为蝴蝶结形。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江邦杰陈刚黄发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