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66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其推车车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还包括撑杆架、前连接架、后连接架、前连杆及后连杆,其中前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前上支架与前下支架,后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后上支架与后下支架,在推车车架收折的过程中,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的相对转动收折,通过前连杆与后连杆带动前上支架与前下支架之间、后上支架与后下之间分别沿长度方向收缩,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的长度减小,从而使得折叠后的推车车架的整体高度大幅的降低,进一步地减小了推车车架折叠后的整体尺寸,为用户的日常携带与收纳带来了便利。

Children car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ldren's cart. The cart frame includes a front bracket, a rear bracket and a push rod bracket which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lso includes a strut frame, a front connecting frame, a rear connecting frame, a front connecting rod and a rear connecting rod. The front bracket includes a front upper bracket and a front lower bracket which are relatively sliding and telescop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a rear bracket which is relatively sliding and telescop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Rear lower bracket: during the folding process of the trolley frame, the front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rear connecting frame rotat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fron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ear connecting rod, the front upper bracket and the front lower bracket, and the rear upper bracket and the rear lower bracket contrac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respectively, which reduces the length of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rear bracket, so that the overall height of the folded trolley frame is greatly reduced Step by step,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cart frame after folding is reduced, which brings convenience to the user's daily carrying and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携带婴幼儿出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儿童用品之一。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的结构多种多样,各杆件的连接关系也各不相同,车架的折叠方式及折叠原理也各不相同,折叠后的形态及体积也各不相同。常规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推车车架折叠时,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架相互收折,因而前支架、后支架的长度完全地影响着整车收折后的尺寸,但若为了减小折叠后车架的高度而减小前支架与后支架的长度,则会导致车架上座位的高度降低,影响乘坐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推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前上支架与前下支架;后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后上支架与后下支架;推杆架,包括下推杆架、下部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上部转动连接的上推杆架,所述的前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及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这三者中,其中两者转动连接且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一者转动地连接,或者上述的三者转动地连接在一起;连接架组件,包括各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互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连接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上支架上,所述后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前连杆,所述前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下支架上,其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后连杆,所述后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下支架上,其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撑杆架,所述撑杆架与所述后上支架转动地连接,所述撑杆架的上部与所述上推杆架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撑杆架的下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沿所述后连接架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上。优选地,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推杆架与所述撑杆架翻转收拢在所述后支架的后侧,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对转动收折,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分别缩短长度且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优选地,所述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对转动并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其中,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与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分别向上运动。优选地,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接架通过第二轴转动地连接,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前连接架通过第三轴转动地连接,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轴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优选地,所述撑杆架通过第四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所述后连接架的后部通过第五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所述第四轴在所述后上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五轴的上方。优选地,所述上推杆架的上部通过第六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推杆架上,所述撑杆架的上部通过第七轴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与所述第七轴为轴心线相互平行的两根轴。优选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座位架,所述座位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撑杆架上,所述座位架的前部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下推杆架连接。优选地,所述前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及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绕同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前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及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之间用于将三者相对锁定的主锁定关节、设于所述上推杆架与下推杆架之间用于将两者相对锁定的推杆锁定关节,所述主锁定关节与所述推杆锁定关节之间联动解锁地设置,所述推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推杆锁定关节解锁的解锁操作件。优选地,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下支架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下支架的底部,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后轮组件共同支撑于地面,所述上推杆架的上端不高于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支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所述的前支架、后支架、推杆架及撑杆架,所述的前连接架、后连接架、前连杆及后连杆设置在两组所述侧支架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架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前侧杆,所述后连接架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后侧杆,所述推车车架的左右各侧上,所述前侧杆与所述后侧杆转动地连接,所述前侧杆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上支架上,所述后侧杆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后上支架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杆、所述后连杆均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推车车架的左右各侧上,所述前连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下支架与所述后侧杆的前部之间,所述后连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下支架与所述前侧杆的后部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架还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位于两所述前侧杆后部之间的前连接杆,所述后连接架还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位于两所述后侧杆前部之间的后连接杆,两侧所述前下支架之间设置有前横杆,两侧的所述后下支架之间设置有后横杆,所述的前连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横杆与所述后连接杆之间,所述后连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横杆与所述前连接杆之间。更进一步地,每侧的所述撑杆架的下部均转动地连接有一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能够沿所述后侧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后侧杆上,且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后侧杆上位于所述前侧杆与所述后侧杆转动连接位置的后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儿童推车,其推车车架结构简洁,折叠操作简单,且折叠过程中前支架与后支架能够沿各自长度方向同步地收缩而减小长度,使得折叠后的推车车架的整体高度大幅的降低,进一步地减小了推车车架折叠后的整体尺寸,为用户的日常携带与收纳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附图2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3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半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4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5为实施例2的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附图6为实施例2的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7为实施例2的儿童推车半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8为实施例2的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其中:1、前支架;11、前上支架;12、前下支架;100、前横杆;2、后支架;21、后上支架;22、后下支架;200、后横杆;3、推杆架;31、上推杆架;311、上推杆;312、推把杆;32、下推杆架;4、撑杆架;5、前连接架;51、前连接杆;52、前侧杆;6、后连接架;61、后连接杆;62、后侧杆;7、前连杆;8、后连杆;9、滑动件;10、座位架;20、滑套;201、滑套横杆;30、推杆锁定关节;40、主锁定关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包括:/n前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前上支架与前下支架;/n后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后上支架与后下支架;/n推杆架,包括下推杆架、下部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上部转动连接的上推杆架,所述的前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及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这三者中,其中两者转动连接且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一者转动地连接,或者上述的三者转动地连接在一起;/n连接架组件,包括各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互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连接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上支架上,所述后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n前连杆,所述前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下支架上,其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n后连杆,所述后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下支架上,其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n撑杆架,所述撑杆架与所述后上支架转动地连接,所述撑杆架的上部与所述上推杆架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撑杆架的下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沿所述后连接架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包括:
前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前上支架与前下支架;
后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伸缩的后上支架与后下支架;
推杆架,包括下推杆架、下部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上部转动连接的上推杆架,所述的前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后上支架的上部及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这三者中,其中两者转动连接且第三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一者转动地连接,或者上述的三者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连接架组件,包括各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连接架与后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互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连接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上支架上,所述后连接架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
前连杆,所述前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下支架上,其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
后连杆,所述后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下支架上,其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
撑杆架,所述撑杆架与所述后上支架转动地连接,所述撑杆架的上部与所述上推杆架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撑杆架的下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沿所述后连接架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连接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推杆架与所述撑杆架翻转收拢在所述后支架的后侧,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对转动收折,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分别缩短长度且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相对转动并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其中,所述前连接架的后部与所述后连接架的前部分别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架与所述后连接架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接架通过第二轴转动地连接,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前连接架通过第三轴转动地连接,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轴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架通过第四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所述后连接架的后部通过第五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上支架上,所述第四轴在所述后上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五轴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杆架的上部通过第六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推杆架上,所述撑杆架的上部通过第七轴与所述下推杆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与所述第七轴为轴心线相互平行的两根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马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