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61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涉及印刷辊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滑移设置有滑移梁,滑移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座,滑移座上升降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下端的两侧相向滑移连接有滑板,滑板远离升降柱的侧面固定有夹板,两侧夹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口。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加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夹紧钢管,再通过升降柱、滑移梁和滑移座的滑移,搬运钢管,排除加工的安全隐患,提高加工效率。

A grabb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bb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roll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inting roller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a support frame, a sliding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frame, a sliding seat is connected on the sliding beam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 lifting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seat, two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lifting column are connected with sliding plates, and the side of the sliding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lifting column is fixed with a sliding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splint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are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opening for clamping the steel pipe.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processing safety hazards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lamps the steel pipe through two splints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then moves the steel pipe through the sliding of lifting column, sliding beam and sliding seat, so as to eliminate the processing safety hazards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辊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辊是印刷机中的一个重要工作部件,一般由钢铁类耐磨型金属材料制成。工作时,印刷辊与控制胶辊配合、执行连续平滑地传递油墨和润版液类印刷介质的任务,所以在印刷辊的技术要求中除了有确保正常运转的刚性强度要求外,还涉及一项正常传递印刷介质、确保印刷质量的表面粗糙度指标。印刷辊在制造时,需要先对原材料的钢管进行预设,预热后的钢管温度在80度甚至更高,再将钢管放置在焊接台上进行焊接工序,以确保焊接强度。现有工厂在将钢管预热后,多采用佩戴隔热手套的方式,将预热后的钢管搬运至焊接工作台上。由于钢管质量大且温度高,搬运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砸伤或烫伤加工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加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通过机械装置抓取预热钢管,提高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滑移设置有滑移梁,所述滑移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上升降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端的两侧相向滑移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所述升降柱的侧面固定有夹板,两侧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将钢管夹紧在两个夹板的夹口内,再利用升降柱、滑移座和滑移梁的移动,带动钢管,将钢管放置在焊接加工台上,无需加工人员手动搬运,从而排出生产的安全隐患,此外,采用机械自动设备搬运钢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滑板远离所述夹板的侧面固定有滑块,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夹板的侧面固定有滑轨,所述滑块滑移连接在所述滑轨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轨与滑块之间的滑移连接,实现滑板与升降柱之间的滑移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下端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远离所述升降柱的侧面固定有所述滑轨,所述安装框内相对固定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气缸相对设置,便于两个气缸之间的方作用力相互用于抵消,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板之间固定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插接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通过L型板带动滑块滑动,由于L型板与气缸活塞杆之间通过插块固定,而插块为可拆卸设置,通过拆卸插块,便于拆卸和维修。进一步的,所述滑移座靠近所述升降柱的侧面固定有滑移块,所述升降柱一侧固定有滑移轨,所述滑移块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轨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移块与滑移轨之间的滑移连接,便于升降柱升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条,所述升降柱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将自身转动转换成齿条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柱升降运动。进一步的,单个所述滑板上固定有多个所述夹板,相邻所述夹板间固定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增强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夹板增强夹紧钢管的稳定性,增强杆增强夹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梁和所述升降柱均采用中空钢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中空钢管可以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滑移梁和升降柱的重量,惯性小,提高设备的灵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滑移设置的夹板夹住钢管,再通过升降柱、滑移座和滑移梁的移动,便于将钢管搬运至焊接工作台上,排除加工的安全隐患,此外,还能有效提高加工的效率;(2)进一步地,通过将两个气缸相对设置,便于气缸向两侧推动滑板的同时,便于两个气缸受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有效提高本技术结构的稳定性;(3)进一步地,通过插板与气缸活塞杆的插接连接,由于插板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将气缸拆卸,方便拆卸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2、滑移梁;3、滑移座;4、升降柱;5、滑板;6、夹板;7、夹口;8、滑块;9、滑轨;10、安装框;11、气缸;12、L型板;13、插块;14、滑移块;15、滑移轨;16、齿条;17、驱动电机;18、增强杆;19、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移轨道,两个滑移轨道间沿滑移轨道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梁2,滑移梁2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座3,滑移座3上升降连接有升降柱4,滑移梁2和升降柱4均采用中空钢管,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结构质量。升降柱4下端的两侧相向滑移连接有滑板5,滑板5远离升降柱4侧面的两端均固定有夹板6,两侧夹板6相互靠近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口7。使用时,先驱动滑板5向相互背离的方向滑移,带动夹板6分离,升降柱4下降,使预热后的钢管位于两侧的夹板6之间,接着滑板5相互靠近,夹板6夹紧预热钢管后,升降柱4升起,并通过滑移座3滑移和滑移梁2滑移,便于将预热后的钢管输送至焊接工作台上。单个滑板5上固定有多个夹板6,相邻夹板6间固定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增强杆18。滑板5远离夹板6的侧面固定有滑块8,升降柱4下端固定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远离升降柱4的侧面固定有滑轨9,滑块8滑移连接在滑轨9上,便于升降柱4沿其长度方向滑移升降。滑块8与滑板5之间固定有L型板12,L型板1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插块13,插块13与气缸11的活塞杆插接连接,便于拆卸。安装框10内相对固定有气缸11,两个气缸1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滑板5固定,用于驱动两个滑板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移。如图2和图3所示,滑移座3靠近升降柱4的侧面固定有滑移块14,升降柱4一侧固定有滑移轨15,滑移块14滑移连接在滑移轨15上,以实现升降柱4的升降滑移。升降柱4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条16,升降柱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齿条16配合的齿轮19,使用时,驱动电机17驱动齿轮19转动,继而带动升降柱4升降运动。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时,通过滑移设置的夹板6夹住钢管,再通过升降柱4、滑移座3和滑移梁2的移动,便于将钢管搬运至焊接工作台上,排除加工的安全隐患,此外,还能有效提高加工的效率;通过插板与气缸11活塞杆的插接连接,由于插板为螺栓连接,方便将气缸11拆卸,方便拆卸维修;通过将两个气缸11相对设置,便于气缸11向两侧推动滑板5的同时,便于两个气缸11受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滑移设置有滑移梁(2),所述滑移梁(2)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座(3),所述滑移座(3)上升降设置有升降柱(4),所述升降柱(4)下端的两侧相向滑移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远离所述升降柱(4)的侧面固定有夹板(6),两侧所述夹板(6)相互靠近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滑移设置有滑移梁(2),所述滑移梁(2)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座(3),所述滑移座(3)上升降设置有升降柱(4),所述升降柱(4)下端的两侧相向滑移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远离所述升降柱(4)的侧面固定有夹板(6),两侧所述夹板(6)相互靠近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远离所述夹板(6)的侧面固定有滑块(8),所述升降柱(4)靠近所述夹板(6)的侧面固定有滑轨(9),所述滑块(8)滑移连接在所述滑轨(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4)下端固定有安装框(10),所述安装框(10)远离所述升降柱(4)的侧面固定有所述滑轨(9),所述安装框(10)内相对固定有气缸(11),两个所述气缸(1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辊筒的抓取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