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及其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63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包括固接于蜂箱底箱上的底箱后板本体,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蜂箱的底箱后板的蜂箱。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蜂箱清洗时不能产蜜的问题。

The back plate of a beehive and its beehi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discloses a bottom box back plate of a beehiv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box back plate body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box of a beehive, and the bottom box back plate body is at least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beehive applying a bottom box back plate of a beehive. The scheme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honey can not be produced during the current hive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及其蜂箱
本技术涉及畜牧业

技术介绍
我国是蜂业大国,2014年全国蜂蜜产量46.8万吨,比2010年增长16.7%,居世界首位。蜂王浆产量约4000吨,蜂花粉产量约6000吨,蜂胶产量约350吨,并且,2014年蜂产品出口金额相比2010年增长63%。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目前,通常使用的蜂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可扣合在箱体上实现对箱体的密封;长时间使用蜂箱后,箱体的底部会淤积许多杂物、秽物,需要及时进行清洗,即需要先将箱盖从箱体上取下,再对箱体的底部进行清洗;实际清洗过程中,由于蜜蜂不能在箱体内进行产蜜,将直接影响蜜蜂的产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以解决目前蜂箱清洗时不能产蜜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包括固接于蜂箱底箱上的底箱后板本体,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基础方案的优点:相较于现有技术,蜜蜂在蜂箱内活动期间,如蜂箱的底部淤积有许多杂物、秽物;在不动箱盖、不动蜂巢的情况下,可直接向通孔内通水,即可清洗蜂箱的底部,还不会影响蜜蜂的产蜜工作。进一步,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可拆卸地转动连接有巢门,所述巢门沿转动中心周向设有若干不同宽度的孔组,每个所述孔组均包括若干相同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能够与通孔相通。通过上述设置,不同类别的蜜蜂通过不同宽度的条形孔穿过通孔进入到蜂箱中,蜜蜂的天敌如马蜂、胡蜂等因体积较大而无法穿过通孔进入到蜂箱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敞开且固定尺寸的通孔,蜂箱上带有若干条形孔的巢门,一方面阻止了蜜蜂天敌的进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养蜂需要选择不同的条形孔与通孔相通,从而达到选择需要的蜂群进入到蜂箱中,最终达到控制蜂箱内不同种类蜜蜂数量的目的。巢门的条形孔在保证蜜蜂的天敌无法进入的同时,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通风作用,进而降低蜂箱内的温度,有利于蜜蜂酿蜜。巢门可拆卸连接在蜂箱上,使得在大蜜源时期,蜂农可以将巢门取下,蜜蜂通过大尺寸的通孔直接进入蜂箱,提高了蜜蜂进入蜂箱的速度。进一步,同一所述孔组内的条形孔平行设置,且同一孔组内的所述条形孔之间的中心连线与巢门的转动中心线相交。条形孔之间平行设置,且同一孔组内条形孔之间的中心连线与巢门本体的转动中心线相交,使得相同空间内的条形孔可以设置的数量更多,进一步增大了蜂群单位时间内进入蜂箱的蜂群数量。进一步,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巢门的转动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巢门孔位于巢门本体转动中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转动巢门本体,可以使得巢门本体上的条形孔位于水平位置或接近水平位置,蜂群在穿过条形孔时,可以依靠条形孔的横向底部支撑,进入到蜂箱中;而倘若条形孔位于竖向位置,则蜜蜂只能单只进入到蜂箱中,或者上面的蜜蜂踩踏在下面的蜜蜂上进入蜂箱中,降低了蜜蜂进入蜂箱的速度。进一步,所述孔组的数量为三组且分别为通风孔组、工蜂孔组和蜂王孔组,且通风孔组、工蜂孔组和蜂王孔组的孔径逐渐增大。根据养蜂的需要,可转动巢门,使得通风孔组、工蜂孔组和蜂王孔组分别与通孔相通;当通风孔组与通孔相通时,既能保证蜂箱内部与外界的空气流通,为蜜蜂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又能对蜂箱内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避免任何蜜蜂进入蜂箱内,可起到限流的作用。当工蜂孔组与通孔相通时,只允许工蜂能够通过工蜂孔组、通孔进入蜂箱内;当蜂王孔组与通孔相通时,允许蜂王工蜂孔组、通孔进入蜂箱内,但马蜂、胡蜂等蜜蜂天敌不能通过。进一步,所述通风孔组的条形孔宽度尺寸≤3.2mm,所述工蜂孔组的条形孔宽度尺寸为3.5-4.3mm,所述蜂王孔组的条形孔宽度尺寸为4.5-6mm。进一步,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与蜂箱底箱的连接处设有抱钩。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抱钩可提高底箱后板本体与蜂箱底箱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底箱后板本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箱后板本体1、通孔2、巢门3、通风孔组4、工蜂孔组5、蜂王孔组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包括安装在蜂箱底箱上的底箱后板本体1,底箱后板本体1与蜂箱底箱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抱钩;底箱后板本体1长335mm,高95mm,厚15mm;上长335mm,下短295mm,上下高度各47.5mm均分。底箱后板本体1上以距两端边线55mm、下边线17.5mm为圆心,各开一个直径为25mm的通孔2。底箱后板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巢门3,且巢门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箱后板本体1上;通孔2的中轴线与螺钉的中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且通孔2位于螺钉的上方。巢门3呈圆盘状,且巢门3的直径为80mm;巢门3上周向开设有条形状的通风孔组4、工蜂孔组5和蜂王孔组6,且通风孔组4、工蜂孔组5和蜂王孔组6的宽度逐渐增大;其中,通风孔组4的数量为3个,且3个通风孔组4的宽度尺寸均为3mm;工蜂孔组5的数量为3个,且3个工蜂孔组5的宽度尺寸均为3.75mm,蜂王孔组6的数量为3个,且3个蜂王孔组6的宽度尺寸均为5.95mm。所有的条形孔均能够与通孔2相通,每个孔组内的条形孔互相平行,且同一孔组内条形孔之间的中心连线与螺钉的中心线相交。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蜜蜂在蜂箱内活动期间,如蜂箱的底部淤积有许多杂物、秽物;在不动箱盖、不动蜂巢的情况下,可将巢门3取下后,向通孔2内通水,即可清洗蜂箱的底部,还不会影响蜜蜂的产蜜工作。根据养蜂的需要,可转动巢门3,使得通风孔组4、工蜂孔组5和蜂王孔组6分别与通孔2相通;当通风孔组4与通孔2相通时,既能保证蜂箱内部与外界的空气流通,为蜜蜂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又能对蜂箱内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避免任何蜜蜂进入蜂箱内,可起到限流的作用。当工蜂孔组5与通孔2相通时,只允许工蜂能够经工蜂孔组5、通孔2进入蜂箱内;当蜂王孔组6与通孔2相通时,允许蜂王经蜂王孔组6、通孔2进入蜂箱内,但马蜂、胡蜂等蜜蜂天敌不能通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蜂箱底箱上的底箱后板本体,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可拆卸地转动连接有巢门,所述巢门沿转动中心周向设有若干不同宽度的孔组,每个所述孔组均包括若干相同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能够与通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箱的底箱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蜂箱底箱上的底箱后板本体,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底箱后板本体上可拆卸地转动连接有巢门,所述巢门沿转动中心周向设有若干不同宽度的孔组,每个所述孔组均包括若干相同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能够与通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箱的底箱后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孔组内的条形孔平行设置,且同一孔组内的所述条形孔之间的中心连线与巢门的转动中心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箱的底箱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巢门的转动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华夏一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