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继箱及其蜂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39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继箱及其蜂箱。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包括插条,插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条组成“#”字形,四个插条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两个交叉的插条的外壁相贴在一起,两个插条的交叉部位相互胀紧。另外,该稳固装置也应用于继箱和蜂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蜂巢的固定效果。

A beehive stabilizing device, a relay hive and its beeh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继箱及其蜂箱
本技术涉及蜜蜂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继箱及其蜂箱。
技术介绍
现目前,蜂农养蜂主要采用蜂箱进行养蜂。相比传统的土窝养蜂、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采用蜂箱养蜂的方式奠定了新的养蜂基础,使得养蜂生产出现了巨大的飞跃,蜂蜜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蜂农所使用的蜂箱从下到上通常依次堆叠有底箱、若干继箱和箱盖。底箱用于对整个蜂箱进行支撑;箱盖用于将整个蜂箱的顶部盖住,起到一定的遮光、遮雨作用;对于继箱,蜂农可根据蜜蜂所筑蜂巢的实际高度堆叠不同数量的继箱,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蜂巢。为了使蜂群所筑的蜂巢更加整齐,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286668.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蜂的养殖方法,该专利中的巢箱节(相当于继箱)侧壁上设有插孔,插孔中穿插有位于巢箱节内部的插条,通过插条对蜜蜂所筑的蜂巢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蜂巢更加整齐。但是,由于巢箱节中的若干插条比较松动,这样插条容易从插孔中脱落,从而无法起到对蜂巢进行固定和限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继箱及其蜂箱,以提高蜂巢的固定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种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包括若干插条,至少有一对插条相互交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由于至少一对插条相互交叉,相比所有的插条均处于松散的状态,相互交叉的插条之间可相互限制,从而可防止相互交叉的插条松动或者移动,使得胀紧的插条对蜂巢的固定更加稳定、牢固,保证了蜂巢的稳固效果。本方案中的稳固装置只需使自身的插条相互交叉即可提高蜂巢的稳固效果,无需使用其他稳固件,比如夹子等,因此本方案中的稳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本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进一步,相互交叉的一对插条中的一个插条从另一个插条中穿过。由此,通过一个插条贯穿到另一个插条中,实现了两个插条的相互限制、相互固定,防止相互交叉的插条移动、松动。进一步,相互交叉的一对插条中的一个插条的外壁与另一个插条的外壁相贴。由此,通过两个插条外壁的径向相贴,使得两个插条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可防止两个交叉的插条松动或者移动。进一步,插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条组成“#”字形。由此,“#”字形结构使得其中四对插条相互交叉,相比只有一对插条相互交叉且胀紧,使得四个插条均得到了稳定的固定,蜂巢的稳固效果更好。另外,“#”字形结构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形状也比较规则,相比其他结构,比如“十”字形结构、“丰”字形结构等,“#”字形结构四角均可受力,从而使得蜂巢的稳定效果更好。进一步,相互交叉的一对插条的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由于相互交叉的一对插条的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故为了防止两个插条交叉时相互阻碍、干涉,保证两个插条能够正常交叉,故两个插条相互交叉时,需要将两个插条的交叉部位相互错开,从而使得两个插条相互紧贴且发生一定的弹性弯曲形变,而形变的插条具有恢复形变的弹力,进而使得两个插条相互胀紧。另外,本技术的第二种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上述任一稳固装置的继箱,包括继箱框体,稳固装置位于继箱框体上。由此,该稳固装置应用于继箱上,可根据蜂巢的不同高度,对不同高度的蜂巢进行支撑和固定。进一步,继箱框体的侧壁上设有插孔,插条的端部位于插孔中。由此,将插条插在插孔中,实现了对插条的固定。通过这种方式对插条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另外,本技术的第三种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上述继箱的蜂箱,还包括底箱和箱盖,继箱具有若干个,底箱、若干继箱和箱盖从下到上依次堆叠设置。进一步,底箱和最下方的继箱之间、相邻的两个继箱之间均连接有扎带。由此,通过扎带可实现底箱和最下方的继箱的固定、相邻的两个继箱的固定,从而使底箱、继箱稳固在一起,保证了整个蜂箱的稳固性。进一步,扎带上设有识别标识。通过在扎带上设有识别标示,比如在扎带上设有特有的文字、颜色或者图形等商标,而雇员手中没有这种带有识别标示的扎带,这样雇员在养蜂过程中就不会将扎带破坏而盗取蜂箱中的蜂蜜,或者在蜂箱的蜂蜜中添假,一旦盗取蜂蜜或者在蜂蜜中添假,扎带就会被破坏,且不易复原,这样就容易被发现,从而保证了雇主的利益和蜂蜜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不带防退环的蜂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插条和继箱的俯向剖视图;图3为带防退环的蜂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带防退环的插条和继箱的俯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盖1、继箱2、底箱3、插条4、防退环5。实施例1基本如图2所示,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包括若干插条4,这样,相互交叉的插条4安装在继箱2上对蜂巢进行支撑和固定。为了保证插条4对蜂巢稳固效果更好,至少有一对插条4相互交叉,当然交叉的方式可为贯穿式交叉和相贴式交叉,所谓贯穿式交叉是指相互交叉的一对插条4的一个插条4上设有穿孔,另一个插条4从穿孔中穿过,从而对插条4进行限定,防止插条4松动和移动;所谓相贴式交叉是指相互交叉的一对插条4的外壁相贴,通过摩擦力可防止插条4松动和移动,从而保证了蜂巢的稳固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插条4的数量为四个,采用的是相贴式交叉,四个插条4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插条4组成“#”字形。由于四个插条4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四个插条4相互交叉时,为了防止交叉的两个插条4相互干涉影响,相互交叉的两个插条4需要一定的弯曲形变,这样交叉的插条4不会相互影响和干涉,弯曲形变的插条4具有恢复形变的弹力,从而使得交叉的插条4胀紧,交叉的插条4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防止插条4之间的移动。“#”字形结构使得四对插条4相互交叉且胀紧,且这四个插条4均具有一定的胀紧力,相比只有一对插条4相互交叉且胀紧,使得四个插条4均得到了稳定的固定,使得蜂巢的稳固效果更好。另外,“#”字形结构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形状也比较规则,相比“十”字形结构、“丰”字形结构等,“#”字形结构四角均可受力,从而使得蜂巢的稳定效果更好。实施例2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继箱2,包括继箱框体,实施例1中的“#”字形稳固装置位于继箱框体内。继箱框体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四个插孔,四个插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插条4的端部位于插孔中。由此,将插条4插在插孔中,实现了对插条4的固定。通过这种方式对插条4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并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四个插孔使得插条4的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使得相互交叉的插条4之间产生涨紧力。另外,插条4的两端均可从插孔中穿出,这样便于蜂农拿持插条4的端部,将插条4从继箱2中抽出。另外,结合图4所示,插条4的两端也可均套设有防退环5,防退环5用于封堵插孔和防止插条4退滑,同时起到了防水防光的作用。实施例3如图1、图3所示,一种蜂箱,从下到上依次堆叠有底箱3、实施例2中的若干继箱2和箱盖1。底箱3和最下方的继箱2之间、相邻的继箱2之间均通过扎带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为:底箱3、继箱2上均设有固定孔,扎带依次穿过相邻继箱2上的固定孔或者底箱3和最下方的继箱2之间的固定孔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扎带上设有识别标示,例如文字、颜色或者图形商标等。通常只有雇主的手中具有这种扎带,而雇员的手中是没有这种扎带的,这样雇员在养蜂过程中若破坏扎带而盗取蜂箱中的蜂蜜,或者在蜂蜜中添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包括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条组成“#”字形,四个插条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两个交叉的插条的外壁相贴在一起,两个交叉的插条的交叉部位相互胀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箱的蜂巢稳固装置,包括插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条组成“#”字形,四个插条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两个交叉的插条的外壁相贴在一起,两个交叉的插条的交叉部位相互胀紧。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稳固装置的继箱,包括继箱框体,其特征在于:稳固装置位于继箱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箱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华夏一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