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焦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29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焦环,其上卡块能够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旋杆作用下而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以便于收紧/松开所述上升通道,其控制方便;所述卡块设有所述第二卡齿段,便于使所述齿条的自由端不能反向脱出,有利于本跟焦环锁紧固定在镜头上,其连接方便,实用性好;另,由于所述导向斜面从所述齿条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使得穿入所述上升通道中的那段第一卡齿段上的卡齿在逐渐上升的所述导向斜面的作用下偏向后方,从而使所述第二卡齿段更好的阻碍所述齿条的自由端反向脱出。

A kind of follow focus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cus following ring, the upper clamp block can be close to / far away from the guide inclined plan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otary rod on the fixed sea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tightening / loosening of the rising channel, and the control is convenient; the clamp block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snap tooth section, so as to prevent the free end of the rack from being reversed ou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focus following ring to be locked and fixed on the lens, and its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convenient connection and good practicability; in addition, since the guide bevel rises gradually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end of the rack to the inside, the teeth on the first snap tooth segment penetrating into the rising channel incline to the rear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guide bevel rising gradually, so that the second snap tooth segment better prevents the free end of the rack from reverse diseng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焦环
本技术涉及一种跟焦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摄影爱好者数量的增长,各类摄影辅件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其中为实现相机镜头的变焦、跟焦运动,需要配置跟焦器,同时也需要在相机镜头上安装跟焦环。目前市面上的跟焦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跟焦环结构较简单,安装手法也简单但难以实现,具体是安装时直接将齿条多出的部分从侧面卡进齿槽,但要保证跟焦环与镜头间有足够的摩擦力,需要将齿条拉的足够紧,这样就难以从侧面卡入卡槽;第二种跟焦环较易安装,将跟焦环卡入镜头然后旋紧螺钉即可,但这种跟焦环的适用范围较小,需要4个规格的跟焦环才能涵盖所有的镜头,且制造成本较高;第三种跟焦环类似第一种,结构和安装手法较简单,具体是将齿条多出的一部分从齿槽中拉出,然后通过锁紧垂直方向的螺钉固定,但同样不便于安装。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跟焦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跟焦环,包括有用于绕成环状的齿条1,所述齿条1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设有从所述齿条1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的导向斜面21和通过第一横向光孔22连接有旋杆3,所述旋杆3一端螺纹转动连接有当转动旋杆3时进行横向移动以便于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1的上卡块4,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设置用于对所述上卡块4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4随所述旋杆3一起转动的横向导向机构,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导向斜面2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齿条1自由端穿过其中的上升通道5,所述齿条1的自由端外表面设有第一卡齿段11,所述上卡块4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齿段11配合以阻碍所述齿条1自由端从所述上升通道5反向脱出的第二卡齿段41,所述第一卡齿段11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的齿条1外表面设有用于与跟焦器上齿轮配合的第三卡齿段12。如上所述的一种跟焦环,所述横向导向机构包括有设置所述固定座2上用于对所述上卡块4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4随所述旋杆3一起转动的第一侧壁面2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卡块4上用于与所述第一侧壁面23面接触的第二侧壁面42。如上所述的一种跟焦环,所述固定座2设有从上向下卡在所述齿条1外的卡槽24,所述齿条1通过销轴6将卡在其外的固定座2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跟焦环,所述导向斜面21与所述固定座2的前侧面相交使得所述上升通道5的前侧完全敞开。如上所述的一种跟焦环,所述上卡块4上设有第二横向光孔43,所述第二横向光孔43中过盈配合有螺纹套筒7,所述旋杆3与所述上卡块4中的螺纹套筒7螺纹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跟焦环,所述旋杆3设有便于手动旋转旋杆3的手旋部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案跟焦环的上卡块能够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旋杆作用下而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以便于收紧/松开所述上升通道,其控制方便;所述卡块设有所述第二卡齿段,便于使所述齿条的自由端不能反向脱出,有利于本跟焦环锁紧固定在镜头上,其连接方便,实用性好;另,由于所述导向斜面从所述齿条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使得穿入所述上升通道中的那段第一卡齿段上的卡齿在逐渐上升的所述导向斜面的作用下偏向后方,从而使所述第二卡齿段更好的阻碍所述齿条的自由端反向脱出。2、所述横向导向机构包括有设置所述固定座上用于对所述上卡块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随所述旋杆一起转动的第一侧壁面、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卡块上用于与所述第一侧壁面面接触的第二侧壁面,其实施简单方便。3、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固定座的前侧面相交使得所述上升通道的前侧完全敞开,如此,便于旋转所述旋杆而使所述第二卡齿段与第一卡齿段之间松动时,就可手动将所述齿条自由端从所述上升通道的前侧拉出,从而松开齿条两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的立体图。图2是本案的爆炸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跟焦环,包括有用于绕成环状的齿条1,所述齿条1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设有从所述齿条1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的导向斜面21和通过第一横向光孔22连接有旋杆3,所述旋杆3一端螺纹转动连接有当转动旋杆3时进行横向移动以便于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1的上卡块4,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设置用于对所述上卡块4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4随所述旋杆3一起转动的横向导向机构,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导向斜面2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齿条1自由端穿过其中的上升通道5,所述齿条1的自由端外表面设有第一卡齿段11,所述上卡块4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齿段11配合以阻碍所述齿条1自由端从所述上升通道5反向脱出的第二卡齿段41,所述第一卡齿段11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的齿条1外表面设有用于与跟焦器上齿轮配合的第三卡齿段12。如上所述,本案跟焦环的上卡块4能够在所述固定座2上的旋杆3作用下而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1,以便于收紧/松开所述上升通道5,其控制方便;所述卡块4设有所述第二卡齿段41,便于使所述齿条1的自由端不能反向脱出,有利于本跟焦环锁紧固定在镜头上,其连接方便,实用性好;另,由于所述导向斜面21从所述齿条1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使得穿入所述上升通道5中的那段第一卡齿段11上的卡齿在逐渐上升的所述导向斜面21的作用下偏向后方,从而使所述第二卡齿段41更好的阻碍所述齿条1的自由端反向脱出。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横向导向机构包括有设置所述固定座2上用于对所述上卡块4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4随所述旋杆3一起转动的第一侧壁面2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卡块4上用于与所述第一侧壁面23面接触的第二侧壁面42,其实施简单方便。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横向导向机构,如在固定座2上设置横向导轴和在上卡块4侧壁上设置与该横向导轴配合的横向滑槽。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座2设有从上向下卡在所述齿条1外的卡槽24,所述齿条1通过销轴6将卡在其外的固定座2固定,其安装方便。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导向斜面21与所述固定座2的前侧面相交使得所述上升通道5的前侧完全敞开,如此,便于旋转所述旋杆3而使所述第二卡齿段41与第一卡齿段11之间松动时,就可手动将所述齿条1自由端从所述上升通道5的前侧拉出,从而松开齿条1两端。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上卡块4上设有第二横向光孔43,所述第二横向光孔43中过盈配合有螺纹套筒7,所述旋杆3与所述上卡块4中的螺纹套筒7螺纹连接。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旋杆3设有便于手动旋转旋杆3的手旋部31。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跟焦环,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跟焦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绕成环状的齿条(1),所述齿条(1)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设有从所述齿条(1)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的导向斜面(21)和通过第一横向光孔(22)连接有旋杆(3),所述旋杆(3)一端螺纹转动连接有当转动旋杆(3)时进行横向移动以便于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1)的上卡块(4),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设置用于对所述上卡块(4)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4)随所述旋杆(3)一起转动的横向导向机构,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导向斜面(2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齿条(1)自由端穿过其中的上升通道(5),所述齿条(1)的自由端外表面设有第一卡齿段(11),所述上卡块(4)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齿段(11)配合以阻碍所述齿条(1)自由端从所述上升通道(5)反向脱出的第二卡齿段(41),所述第一卡齿段(11)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的齿条(1)外表面设有用于与跟焦器上齿轮配合的第三卡齿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焦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绕成环状的齿条(1),所述齿条(1)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设有从所述齿条(1)端部外侧向内侧方向逐渐上升的导向斜面(21)和通过第一横向光孔(22)连接有旋杆(3),所述旋杆(3)一端螺纹转动连接有当转动旋杆(3)时进行横向移动以便于接近/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1)的上卡块(4),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设置用于对所述上卡块(4)进行横向导向及防止所述上卡块(4)随所述旋杆(3)一起转动的横向导向机构,所述上卡块(4)与所述导向斜面(2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齿条(1)自由端穿过其中的上升通道(5),所述齿条(1)的自由端外表面设有第一卡齿段(11),所述上卡块(4)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齿段(11)配合以阻碍所述齿条(1)自由端从所述上升通道(5)反向脱出的第二卡齿段(41),所述第一卡齿段(11)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的齿条(1)外表面设有用于与跟焦器上齿轮配合的第三卡齿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理蔡宾王海波李勇卢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一合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