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25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传感器保护外壳、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底座包括底座外壳、气室、进气口、出气口和中空室;底座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气室和中空室;底座外壳的侧面相对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通气室;中空室位于气室的顶面上且与气室连通,用于放置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隔离层用于隔离气室和气体传感器;气室中的待测气体通过隔离层渗入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位于隔离层的上方;传感器保护外壳位于气体传感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离层将待测气体与气体传感器隔离,避免了高压气体损坏气体传感器,提高了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

Gas de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as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ensor protection shell, an isolation layer and a gas sensor; the base comprises a base shell, an air chamber, an air inlet, an air outlet and a hollow chamber; the interior of the bas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chamber and a hollow chamber; the side of the base shell is rela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are both connected with the ventilation chamber; the hollow The chamber is locat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gas chamb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as chamber, which is used to place the isolation layer and gas sensor; the isolation layer is used to isolate the gas chamber and gas sensor; the gas to be measured in the gas chamber penetrates the gas sensor through the isolation layer; the gas sensor is located above the isolation layer; the sensor protection shell is located above the gas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isolates the gas to be measured from the gas sensor through the isolation layer, avoids the high-pressure gas damaging the gas sensor, and improves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sensitivity, response speed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gas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的待测气体压力都比较高,一般会达到0.7MPA。高压的待测气体直接接触气体传感器易造成气体传感器的损坏,降低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以避免高压气体损坏气体传感器,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传感器保护外壳、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底座包括底座外壳、气室、进气口、出气口和中空室;底座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气室和中空室;底座外壳的侧面相对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通气室;气室用于存储待测气体;进气口用于供待测气体进入气室;出气口用于供待测气体排出气室;中空室位于气室的顶面上且与气室连通,用于放置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隔离层用于隔离气室和气体传感器;气室中的待测气体通过隔离层渗入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位于隔离层的上方,用于检测待测气体;传感器保护外壳位于气体传感器的上方,用于保护及密封气体传感器。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拉环;拉环位于中空室内且在气体传感器和隔离层之间,用于密封隔离层;拉环上设置有通孔,待测气体经过通孔渗入气体传感器。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拉环还包括:两个螺钉,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盲孔;每个螺钉位于每个螺纹盲孔中,用于固定拉环。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衬垫;衬垫位于中空室内且在隔离层和拉环之间,用于密封隔离层。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衬垫为四氟衬垫。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位于中空室内且在隔离层和气室之间,用于密封隔离层。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隔离层的材料包括:氟硅树脂和镍氟复合材料;氟硅树脂位于镍氟复合材料的表面。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气室和中空室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传感器保护外壳、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底座包括底座外壳、气室、进气口、出气口和中空室;底座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气室和中空室;底座外壳的侧面相对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通气室;中空室位于气室的顶面上且与气室连通,用于放置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气室中的待测气体通过隔离层渗入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位于隔离层的上方;传感器保护外壳位于气体传感器的上方。本技术通过隔离层将待测气体与气体传感器隔离,避免了高压气体损坏气体传感器,提高了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鉴于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的待测气体与气体传感器直接接触,易造成气体传感器的损坏,降低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以避免高压气体损坏气体传感器,提高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7、传感器保护外壳1、隔离层5和气体传感器2;底座7包括底座外壳8、气室9、进气口10、出气口11和中空室12;底座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气室9和中空室12;底座外壳8的侧面相对设置有进气口10和出气口11,进气口10和出气口11均连通气室9;其中,气室9和中空室12为同轴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气室9用于存储待测气体;进气口10用于供待测气体进入气室9;出气口11用于供待测气体排出气室9;中空室12位于气室9的顶面上且与气室9连通,用于放置隔离层5和气体传感器1;隔离层5用于隔离气室9和气体传感器2;气室9中的待测气体通过隔离层5渗入气体传感器2的一侧;气体传感器2位于隔离层5的上方,用于检测待测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2可以为二氧化硫(SO2)传感器,气室中的待测气体可以为六氟化硫(SF6),六氟化硫分解产生二氧化硫供二氧化硫(SO2)传感器检测。传感器保护外壳1位于气体传感器2的上方,用于保护及密封气体传感器2。其中,隔离层5的材料包括:氟硅树脂和镍氟复合材料;氟硅树脂位于镍氟复合材料的表面。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氟硅树脂通过磁控溅射技术镀于镍氟复合材料的表面。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拉环3。拉环3位于中空室12内且在气体传感器2和隔离层5之间,用于密封隔离层5;拉环3的中心设置有通孔,待测气体经过通孔渗入气体传感器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拉环3还包括:两个螺钉,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盲孔;每个螺钉位于每个螺纹盲孔中,用于固定拉环3。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衬垫4;衬垫4位于中空室12内且在隔离层5和拉环3之间,用于密封隔离层5。其中,衬垫4可以为四氟衬垫。图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圈6;密封圈6位于中空室12内且在隔离层5和气室9之间,用于密封隔离层5。如图4所示,密封圈6、隔离层5、衬垫4、拉环3和气体传感器2由下往上地放置于中空室12内。中空室12的上表面与底座外壳8的上表面有高度差,形成一圆环柱状结构。当气体传感器2的直径大于中空室12的直径时,可以将气体传感器2放入该圆环柱状结构中。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传感器保护外壳、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外壳、气室、进气口、出气口和中空室;/n所述底座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气室和中空室;所述底座外壳的侧面相对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连通所述气室;/n所述气室用于存储待测气体;/n所述进气口用于供所述待测气体进入所述气室;/n所述出气口用于供所述待测气体排出所述气室;/n所述中空室位于所述气室的顶面上且与所述气室连通,用于放置所述隔离层和所述气体传感器;/n所述隔离层用于隔离所述气室和所述气体传感器;所述气室中的待测气体通过所述隔离层渗入所述气体传感器;/n所述气体传感器位于所述隔离层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气体;/n所述传感器保护外壳位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上方,用于保护及密封所述气体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传感器保护外壳、隔离层和气体传感器;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外壳、气室、进气口、出气口和中空室;
所述底座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气室和中空室;所述底座外壳的侧面相对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连通所述气室;
所述气室用于存储待测气体;
所述进气口用于供所述待测气体进入所述气室;
所述出气口用于供所述待测气体排出所述气室;
所述中空室位于所述气室的顶面上且与所述气室连通,用于放置所述隔离层和所述气体传感器;
所述隔离层用于隔离所述气室和所述气体传感器;所述气室中的待测气体通过所述隔离层渗入所述气体传感器;
所述气体传感器位于所述隔离层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气体;
所述传感器保护外壳位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上方,用于保护及密封所述气体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环;
所述拉环位于所述中空室内且在所述气体传感器和所述隔离层之间,用于密封所述隔离层;
所述拉环上设置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卫锋王传奇何宁辉陈洪刚李红旗黄志江张涛允朱大铭李永亮周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