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05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主要解决了舰船油管路中气体不定向串动而引起高频振动的问题。所述的转动滑阀(8)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的壳体(1)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有三个油孔,且与内部的转动滑阀(8)配合连通,上部油孔接通向外排油,中部油孔向外接通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下部油孔为动力油进油口,三个油孔与外部的接口均采用分体式法兰组件(10)及O型圈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1)与转动滑阀(8)通过密封圈(21)进行密封。能有效的防止系统管路在长时间停运再次启动时会在集成化切换阀管路附近出现高频振动的情况,同时也防止出现人为判断失误出现机械或远程控制的不确定状态。

Combination valve for switching and air release and vibration elim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ed valve for switching and venting and vibration elimination. It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caused by the non directional series movement of gas in the ship oil pipeline. The rotary slide valve (8) is installed in the shell (1), and three oil holes are arranged at 90 \u00b0 intervals o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shell (1),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rotary slide valve (8), the upper oil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ward oil discharge, the middle oil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verse oil motor and the front car switch small oil cylinder, the lower oil hole is the power oil inlet, and the three oil hol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interface The split flange assembly (10) and the O-ring are sealed, and the shell (1) and the rotary slide valve (8) are sealed by the sealing ring (21).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ystem pipeline from high-frequency vibration near the integrated switching valve pipeline when it is stopped for a long time and started again, and also prevent the mechanical or remote control uncertain state due to human error judg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
本技术涉及船舶机械领域,是一个放气阀及切换阀集成一体的组合阀,具体是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
技术介绍
当前舰船所使用集成化切换阀属于第一代正倒车就地与远传的切换阀。系统管路在长时间停运再次启动时会在集成化切换阀管路附近出现高频振动的情况,原因是油管路内部存在空气,无法及时排出,在管路中不定向串动而引起高频振动;同时由于原切换阀与管路连接采用船标管接头进行连接,长期运行经常漏油滴油现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主体切换阀门采用滑阀和套筒相对转动的方式进行切换,实现对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动力油通断,在切换阀本体上对切换阀的两种状态进行了限位并做了标识,防止出现人为判断失误出现机械或远程控制的不确定状态。同时在切换阀主体上增加了放气阀阀块接口,放气阀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在切换阀主体上。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包括壳体、转动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滑阀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的壳体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有三个油孔,且与内部的转动滑阀配合连通,上部油孔接通向外排油,中部油孔向外接通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下部油孔为动力油进油口,三个油孔与外部的接口均采用分体式法兰组件0及O型圈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与转动滑阀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盖、下盖均通过螺钉与垫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压盖9上设置有手柄座用以安装驱动手柄,且手柄座与转动滑阀通过菱形配合面进行连接限位;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的三个油孔分别具有备用孔,并用盲板法兰及O型圈进行封堵。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滑阀的上部、下部外侧与壳体内侧的接触面有相互垂直的孔,孔的位置与壳体相一致,上、下孔两端均铣有门洞槽,保证与转动滑阀中间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柄座与压盖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用以调整手柄座与压盖9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手柄外表面压滚花,与手柄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用紧定螺钉进行锁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盖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指示牌,指示盘标有“机旁控制”与“遥控室控制”两个位置,两个位置呈相隔90°布置,手柄座上面有指针槽,用于指定三通阀的当前状态。进一步的,下盖配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将壳体固定在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柄座上安装有90°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动力油通断,在切换阀本体上对切换阀的两种状态进行了限位并做了标识,防止出现人为判断失误出现机械或远程控制的不确定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集成化切换三通阀的主视图;图2为集成化切换三通阀的俯视图;图3为集成化切换三通阀A-A旋转剖视图;图4为集成化切换三通阀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包括壳体1、转动滑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滑阀8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的壳体1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有三个油孔,且与内部的转动滑阀8配合连通,上部油孔接通向外排油,中部油孔向外接通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下部油孔为动力油进油口,三个油孔与外部的接口均采用分体式法兰组件10及O型圈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1与转动滑阀8通过密封圈21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盖19、下盖11均通过螺钉22与垫圈23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的压盖19上设置有手柄座6用以安装驱动手柄16,且手柄座6与转动滑阀8通过菱形配合面进行连接限位;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排气阀。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1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的三个油孔分别具有备用孔,并用盲板法兰9及O型圈进行封堵。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动滑阀8的上部、下部外侧与壳体内侧的接触面有相互垂直的孔,孔的位置与壳体相一致,上、下孔两端均铣有门洞槽,保证与转动滑阀中间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手柄座6与压盖19之间设置有调整垫7用以调整手柄座6与压盖19之间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手柄16外表面压滚花,与手柄座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用紧定螺钉15进行锁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压盖19上通过螺钉17固定有指示牌18,指示盘标有“机旁控制”与“遥控室控制”两个位置,两个位置呈相隔90°布置,手柄座6上面有指针槽,用于指定三通阀的当前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下盖11配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将壳体1固定在支架2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手柄座6上安装有90°电机。本技术实质是一种切换阀与放气阀集成一体的三通阀,对外接口采用承插焊接的分体式法兰及O型圈进行密封,便于维修及密封;本专利技术为两位控制阀,为就地控制或者远程控制状态,中间节流状态不作为最终使用状态;远程控制时,将手柄转至“遥控室控制”,高压动力油同时通向倒车油动机及切换小油缸;在机组就地控制时,将驱动手柄转至“机旁控制”,通向倒车油动机及切换小油缸的高压动力油截止,并将倒车油动机及切换小油缸动力油口与排油相通;本技术设计了专用的安装支架,支架上留有安装孔,并可通过调整垫圈调整安装位置,也可将支架拆除,固定在平面上或者直接安装在管路上,直接安装在管路上时,三处接头附近管路需要固定管卡进行固定。具体的,在壳体1三个方向上开有六个油孔,两个下孔为动力油进油口,两个中间孔连通倒车油动机及切换小油缸,两个上孔接通排油,上、中、下三孔均有一个备用孔用盲板法兰9及O型圈组合件进行封堵,其余工作接口均采用分体式法兰及O型圈组合件件10进行密封;转动滑阀8上、下与壳体1接触面有相互垂直的孔,孔的位置与壳体相一致,上、下孔两端均铣有门洞槽,保证与转动滑阀中间相通;转动滑阀与壳体之间通过O形圈21进行密封;压盖19、下盖11通过螺钉22与垫圈23固定在壳体上,下盖11配有安装孔,用于将本技术固定在支架2上,调整垫7用来调整手柄座6与压盖19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手柄座能带动转动滑阀进行旋转;盖形螺母3与弹性垫圈4固定转动滑阀在轴向的自由度;手柄座6与转动滑阀8通过菱形配合面进行连接限位,驱动手柄16外表面压滚花,与手柄座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用紧定螺钉15进行锁定;指示牌18通过螺钉17固定在压盖19上,指示盘标有“机旁控制”与“遥控室控制”两个位置,两个位置呈90°,手柄座6上面有指针槽,用于指定三通阀的当前状态;如图4所示,三通阀的行程为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包括壳体(1)、转动滑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滑阀(8)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的壳体(1)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有三个油孔,且与内部的转动滑阀(8)配合连通,上部油孔接通向外排油,中部油孔向外接通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下部油孔为动力油进油口,三个油孔与外部的接口均采用分体式法兰组件(10)及O型圈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1)与转动滑阀(8)通过密封圈(21)进行密封;/n所述的壳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盖(19)、下盖(11)均通过螺钉22与垫圈23固定在壳体(1)上;/n所述的压盖(19)上设置有手柄座(6)用以安装驱动手柄(16),且手柄座(6)与转动滑阀(8)通过菱形配合面进行连接限位;/n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排气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包括壳体(1)、转动滑阀(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滑阀(8)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的壳体(1)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有三个油孔,且与内部的转动滑阀(8)配合连通,上部油孔接通向外排油,中部油孔向外接通倒车油动机及正车切换小油缸,下部油孔为动力油进油口,三个油孔与外部的接口均采用分体式法兰组件(10)及O型圈进行密封,所述的壳体(1)与转动滑阀(8)通过密封圈(21)进行密封;
所述的壳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压盖(19)、下盖(11)均通过螺钉22与垫圈23固定在壳体(1)上;
所述的压盖(19)上设置有手柄座(6)用以安装驱动手柄(16),且手柄座(6)与转动滑阀(8)通过菱形配合面进行连接限位;
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中、下部分别相隔90°设置的三个油孔分别具有备用孔,并用盲板法兰(9)及O型圈进行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及放气消振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滑阀(8)的上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光余道刚张微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