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军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85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包括:控制面板、把手、整平装置主体、车轮、卡槽、支撑架、整平板、连杆、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板、液压杆、吊耳、视窗,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罩壳、马达、齿轮、涡杆、涡轮、直齿轮、直齿条、转轴、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油管、油阀,所述连杆受到的冲击载荷会被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吸收一部分,从而降低所述直齿轮及所述直齿条受到的冲击载荷,避免了所述直齿轮的频繁更换;同时,该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中的高度调节装置不含有液压油储存罐和液压泵,还是采用原有的马达作为动力源,便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A leveling equipment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veling device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panel, a handle, a leveling device main body, a wheel, a clamping groove, a support frame, a leveling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 supporting rod, a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a connecting plate, a hydraulic rod, a lifting lug and a window. The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using, a motor, a gear, a vortex rod, a turbine, a spur gear, a straight rack and a rotating shaft ,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the oil pipe, the oil valve, the impact load of the connecting rod will be absorbed by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so as to reduce the impact load of the spur gear and the straight rack and avoid the frequent replacement of the spur gear; at the same time, the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in the leveling equipment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does not contain the hydraulic oil storage The storage tank and hydraulic pump still use the original motor as the power sour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专利号申请号为CN201820439542.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1、把手2、整平装置主体3、车轮4、卡槽5、支撑架6、整平板7、连杆8、支撑杆9、高度调节装置10、连接板11、液压杆12、吊耳13、视窗14,所述控制面板1的底面与整平装置主体3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把手2的右端面嵌入于整平装置主体3的左端面,所述车轮4的背部与整平装置主体3的正表面相连接,所述卡槽5的底面与连接板11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液压杆12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3的右端面,所述液压杆12的右端面与卡槽5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与整平板7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杆8与高度调节装置10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杆9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6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杆8的左端面与支撑架6的背部相焊接,所述吊耳13的底部与整平装置主体3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视窗14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3的上端面,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0包括外罩壳1001、马达1002、涡轮杆1003、配合齿轮1004、传送带1005、传动轮1006、联动杆1007、齿轮1008、啮合尺1009,所述马达1002的左端面与外罩壳1001内表面的左侧相黏合,所述马达1002的右端面与涡轮杆1003的左端面相焊接,所述涡轮杆1003的底部与配合齿轮1004的上端面相啮合,所述配合齿轮1004通过传送带1005与传动轮1006相连接,所述传动轮1006通过联动杆1007与齿轮1008相连接,所述齿轮1008的右端面与啮合尺1009的左端面相啮合,所述啮合尺1009的底部与连杆8的上端面相焊接且相互垂直,所述整平装置主体3通过连接板11与高低调节装置10的左端面相连接,所述整平装置主体3设于整平板7的左侧;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0来调节所述整平板7的高度,从而适应对不同厚度的公路的整平。由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带动整平板7上下运动的连杆8直接与啮合尺1009固定连接,啮合尺1009受到的振动和冲击载荷会直接传递到齿轮1008上,对齿轮1008造成磨损,从而导致齿轮1008需要经常更换,给施工过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啮合尺受到的振动和冲击载荷会直接传递到齿轮上,对齿轮造成磨损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包括:控制面板、把手、整平装置主体、车轮、卡槽、支撑架、整平板、连杆、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板、液压杆、吊耳、视窗,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面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把手的右端面嵌入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左端面,所述车轮的背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正表面相连接,所述卡槽的底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液压杆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右端面,所述液压杆的右端面与卡槽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整平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杆与高度调节装置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背部相焊接,所述吊耳的底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视窗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罩壳、马达、涡杆、涡轮、直齿轮、直齿条、转轴、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油管、油阀,所述外罩壳下端开口,所述马达内置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马达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涡杆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置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罩壳转动连接;所述涡轮、所述直齿轮均与所述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涡杆相啮合;所述直齿条水平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第一液压缸也水平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直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竖直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杆上下运动;所述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油口连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油口连通;所述油阀设置于所述油管上;其中,所述油管的两端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油管的中间段延伸至所述外罩壳的外部的一侧;所述油阀设置于所述外罩壳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中的高度调节装置采用马达作为动力源,马达先通过所述涡轮、涡杆将转速降低、扭矩提高,随后所述直齿轮带动所述直齿条水平运动,所述直齿条带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水平运动,由于所述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油口连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油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水平运动时,必然会驱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上下运动,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从而驱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整平板上下运动,完成所述整平板的高度调节,并且所述连杆受到的冲击载荷会被所述第二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吸收一部分,从而降低所述直齿轮及所述直齿条受到的冲击载荷,避免了所述直齿轮的频繁更换;同时,该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中的高度调节装置不含有液压油储存罐和液压泵,还是采用原有的马达作为动力源,便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完成高度调节后,可以直接将所述油阀关闭,避免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力的传递。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整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高度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包括:控制面板、把手、整平装置主体、车轮、卡槽、支撑架、整平板、连杆、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板、液压杆、吊耳、视窗,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面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把手的右端面嵌入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左端面,所述车轮的背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正表面相连接,所述卡槽的底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液压杆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右端面,所述液压杆的右端面与卡槽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整平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杆与高度调节装置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背部相焊接,所述吊耳的底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视窗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罩壳a1、马达a2、涡杆a4、涡轮a5、直齿轮a6、直齿条a7、转轴a8、第一液压缸a9、第二液压缸a10、油管a11、油阀a12,所述外罩壳a1下端开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包括:控制面板、把手、整平装置主体、车轮、卡槽、支撑架、整平板、连杆、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板、液压杆、吊耳、视窗,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面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把手的右端面嵌入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左端面,所述车轮的背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正表面相连接,所述卡槽的底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液压杆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右端面,所述液压杆的右端面与卡槽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整平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杆与高度调节装置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背部相焊接,所述吊耳的底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视窗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罩壳、马达、涡杆、涡轮、直齿轮、直齿条、转轴、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油管、油阀,所述外罩壳下端开口,所述马达内置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马达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涡杆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置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罩壳转动连接;所述涡轮、所述直齿轮均与所述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涡杆相啮合;所述直齿条水平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第一液压缸也水平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直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竖直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杆上下运动;所述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油口连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油口连通;所述油阀设置于所述油管上;/n其中,所述油管的两端内置于所述外罩壳,所述油管的中间段延伸至所述外罩壳的外部的一侧;所述油阀设置于所述外罩壳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包括:控制面板、把手、整平装置主体、车轮、卡槽、支撑架、整平板、连杆、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板、液压杆、吊耳、视窗,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面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黏合,所述把手的右端面嵌入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左端面,所述车轮的背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正表面相连接,所述卡槽的底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液压杆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右端面,所述液压杆的右端面与卡槽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整平板的上端面相焊接,所述连杆与高度调节装置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连杆的左右两端面与支撑架的背部相焊接,所述吊耳的底部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视窗嵌入安装于整平装置主体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罩壳、马达、涡杆、涡轮、直齿轮、直齿条、转轴、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油管、油阀,所述外罩壳下端开口,所述马达内置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马达与所述外罩壳固定连接;所述涡杆与所述马达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置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罩壳转动连接;所述涡轮、所述直齿轮均与所述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