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及高效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0794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及高效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罐的外筒内设有与外筒同轴的内筒,将外筒内空间分隔为位于所述内筒内的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两个周向隔板,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横截面为扇形的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二扇形空间,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的出气管和进水管,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水管,所述底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泥管。所述处理系统主要由上述处理罐和人工湿地构成,处理罐的出水接入所述人工湿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养殖废水的处理要求,减少占地,提高效率,改善效果。

High efficiency biochemical treatment tank and high efficiency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ffici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tank and an 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processing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ylinder which is coaxial with the outer cylinder. The inner space of the outer cylinder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space i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a second space betwee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ylinder. The second space is provided with two circumferential diaphragms. The second space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sector space and a second sector space with a fan-shaped cross section, and the top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An air outlet pipe and a water inlet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to connect the first space, an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cylinder to connect the second sector space, and a mud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to connect the second sector space. The treatment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treatment tank and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nd the effluent of the treatment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artificial wetland. The utility model adapts to the treat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aquaculture wastewater, reduces the land occupation,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improves th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及高效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还涉及采用这种生化处理罐的适应于养殖废水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属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中国是养殖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养殖业已趋于规模化和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养殖废水,由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依据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养殖业COD和氨氮排放量占农业源COD和氨氮排放量的95.8%和78.1%,是主要的农业污染源。然而由于养殖废水处理难度高,现有污水处理工艺不完善,导致大量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对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削减养殖废水污染物排放、开发高效的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已成为发展生态农业当务之急。养殖废水水质特点复杂,有研究显示,养殖废水水质与规模化养殖的养殖类型、清粪工艺和冲洗方式有关,总体表现为COD浓度高(887-15600mg/L)、氨氮浓度高(22.1-601mg/L)、悬浮颗粒物SS浓度高、臭味大等特点。目前,国内养殖废水典型处理工艺主要为混凝-脱氮-好氧生化;水解酸化-厌氧消化-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气浮-吹脱-厌氧-好氧-絮凝等。这些工艺各有优势,同时也普遍存在处理成本高,占地大、处理系统不稳定等问题,难以在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很好地满足养殖废水的处理要求。例如,现有厌氧-自然处理工艺和厌氧-好氧处理技术,由于养殖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等特点,很难使出水氨氮、COD浓度达标,而养殖废水水量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处理系统经常出现运行不稳、处理效率低等现象。另外,这些处理系统还存在占地面积大,工艺流程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操作,建设费用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及相应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以适应养殖废水的处理要求,减少占地,提高效率,改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主要由外筒以及分别密封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端和下端的顶板和底板组成,所述外筒内设有与外筒同轴的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所述外筒内的空间由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内筒内的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两个周向隔板,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横截面为扇形的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二扇形空间,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底部连通,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的出气管和进水管,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水管,所述底板上或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泥管。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处理罐和人工湿地,所述生化处理罐采用本技术公开的任意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所述生化处理罐的出水接入所述人工湿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厌氧消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工艺组合形成高效处理罐,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获得更好的净化效果;由于废水先进入生化处理罐的第一空间进行厌氧生化反应,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第一空间出水的可生化性,然后自动流入第二空间的第一扇形空间,在第一扇形空间通过曝气形成好氧环境,对污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然后进入第二扇形空间进行污泥沉淀,污泥沉淀后的上清水通过溢流方式经相应的出水管流出,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等处理设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于第一空间采用底部进水,上部出水,有助于保持体形内的污泥浓度,保持厌氧微生物生态的稳定,保持生化强度;由于第一扇形空间从上部进水,底部出水,水流与曝气气流形成逆流,有助于增强体系的混合和传质,有助于提高好氧生化强度;由于第二扇形空间采用底部进水、上部溢流出水,不仅有利于减少整个反应罐的动力消耗,而且有利于污泥沉淀,降低出水中夹带的污泥量,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因夹带污泥对后续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的负面影响;由于在集约型生化反应罐的后面设置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净化,达到所需的净化程度,且动力消耗少,基本上不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还能够与水景观相结合,作为水景观的一部分,以美化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高效生化处理罐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高效生化处理罐的横截面构造示意图;图3是高效废水处理系统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涉及的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主要由外筒21以及分别密封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端和下端的顶板24和底板25组成,所述外筒内设有与外筒同轴的内筒22,所述内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所述外筒内的空间由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内筒内的第一空间26和位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两个周向隔板23,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横截面为扇形的第一扇形空间27和第二扇形空间28,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底部连通,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的出气管84和进水管81,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水管82,所述底板上或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泥管82。所述第二扇形空间内优选设有快速沉淀装置32。所述快速沉淀装置通常应在垂向上位于所述出水管和出泥管之间。所述快速沉淀装置优选为斜板沉降装置。所述第一扇形空间内优选设有柔性填料31。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可以设有曝气管道36。所述曝气管道连接有空气泵35,所述空气泵通常可以位于所述外筒的外面。所述曝气管道上设有曝气通孔或曝气器,采用微孔曝气。所述第一扇形空间内的柔性填料优选采用填料固定件进行位置固定。所述填料固定件可以为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的条形件39,例如塑料绳等柔性条形件,硬质钢丝等非柔性条形件等。所述填料固定件上下两端与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先连接在框架上,通过相应框架与所述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之间的连通方式可以为所述内筒的上部设有连通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一空间的孔洞和/或槽口。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底部之间的连通方式可以为所述周向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留有间距或者所述周向隔板的下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二扇形空间的孔洞或槽口。所述外筒的内侧优选设有环形溢流槽33。所述环形溢流槽优选以相应部位的所述外筒作为其外壁,所述出水管设在所述环形溢流槽上,由此可以通过溢流出水。所述内筒的上部优选设有三相分离装置。所述三相分离装置优选为折流分离装置。所述折流分离装置可以设有折流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出气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主要由外筒以及分别密封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端和下端的顶板和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设有与外筒同轴的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所述外筒内的空间由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内筒内的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两个周向隔板,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横截面为扇形的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二扇形空间,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底部连通,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的出气管和进水管,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水管,所述底板上或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泥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养殖废水的高效生化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主要由外筒以及分别密封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端和下端的顶板和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设有与外筒同轴的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所述外筒内的空间由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内筒内的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两个周向隔板,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横截面为扇形的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二扇形空间,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底部连通,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的出气管和进水管,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水管,所述底板上或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出泥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内优选设有快速沉淀装置,所述快速沉淀装置在垂向上位于所述出水管和出泥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空间内优选设有柔性填料,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设有曝气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空间内的柔性填料采用填料固定件进行位置固定。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生化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部之间的连通方式为所述内筒的上部设有连通第一扇形空间和第一空间的孔洞和/或槽口,所述第一扇形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扇形空间的底部之间的连通方式为所述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灵慧李阳张劝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