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71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伸缩气缸、伺服电机、连接盘,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相互平行设置,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正上方固定安装有门型框架,门型框架上的横梁下方固定设有滑槽,滑槽内可滑动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电动滑块,伸缩气缸置于电动滑块正下方,伸缩气缸底座固定安装在电动滑块上,伺服电机置于伸缩气缸正下方,伸缩气缸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连接盘置于伺服电机正下方,伺服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远离伺服电机一侧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An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to help improve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production line,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which helps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cluding a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a second transmission device, a telescopic cylinder, a servo motor and a connecting plate, wherein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device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a door fram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crossbeam on the door frame The lower part is fix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sliding groove can be slidably installed with an appropriate electric sliding block, the expansion cylinder is placed under the electric sliding block, the expansion cylinder base is fixed on the electric sliding block, the servo motor is placed under the expansion cylind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expansion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servo motor,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laced under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end of the servo motor is fixed A connecting plate is installed, and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connecting column is fixed around th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servo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生产线就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锂电池从外形上可划分为方形、圆柱形等形状。对于一些小型的软包方形锂电池,可采用吸盘的方式提高电池转运效率,而对于一些大型、方形塑壳或金属壳锂电池,由于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在生产线上进行加工时,当工人在需要对锂电池的不同面进行加工,需要费力的将锂电池的不同面转向工人,在加工完成后,将锂电池从传送带上搬离时,也很费力,这样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现需要一种可以根据加工需要调整锂电池面向工人的加工面,且在加工完成后,自动的将锂电池搬离的智能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伸缩气缸、伺服电机、连接盘,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正上方固定安装有门型框架,所述门型框架上的横梁下方固定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滑动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电动滑块,所述伸缩气缸置于电动滑块正下方,所述伸缩气缸底座固定安装在电动滑块上,所述伺服电机置于伸缩气缸正下方,所述伸缩气缸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连接盘置于伺服电机正下方,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远离伺服电机一侧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连接盘一侧末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每两个相对应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电动滑块、伺服电机均采用外部电源供电。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一端直接固定安装在连接块底部,所述固定带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有限位孔,每两个相对应的所述连接块中的一个连接块底部开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与限位孔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凹槽内。优选的,所述门型框架两侧的支撑板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尼龙固定带。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安装在门型框架横梁上可移动的搬运装置,可以自动的将加工完成的锂电池搬离;通过设置搬运装置上的伺服电机,可以根据工人的需要来控制伺服电机旋转,从而改变锂电池面向工人的加工面;通过设置尼龙固定带,可以更好的搬运不同大小的锂电池,同时避免搬运过程中对锂电池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的连接块上的螺栓和凹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的固定带上的限位块和限位孔结构示意图。图中:门型框架1、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滑槽4、电动滑块5、伸缩气缸6、伺服电机7、连接盘8、连接柱9、连接块10、螺栓11、固定带12、凹槽13、限位块14、限位孔15、滑轮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伸缩气缸6、伺服电机7、连接盘8,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正上方固定安装有门型框架1,门型框架1两侧的支撑板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16,滑轮方便了门型框架1的移动。门型框架1上的横梁下方固定设有滑槽4,滑槽4内可滑动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电动滑块5,伸缩气缸6置于电动滑块5正下方,伸缩气缸6底座固定安装在电动滑块5上,伸缩气缸6可以根据搬运需求调整搬运装置高度,伺服电机7置于伸缩气缸6正下方,伸缩气缸6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用于调整锂电池面向工人的加工面,连接盘8置于伺服电机7正下方,伺服电机7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盘8,连接盘8远离伺服电机7一侧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9,连接柱9远离连接盘8一侧末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每两个相对应连接块10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带12,固定带12为尼龙固定带,尼龙固定带具有坚固耐磨的优点,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电动滑块5、伺服电机7均采用外部电源供电。固定带12一端直接固定安装在连接块10底部,固定带1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上开有限位孔15,每两个相对应的连接块10中的一个连接块10底部开有与限位块14相适配的凹槽13,限位块14通过螺栓11与限位孔15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凹槽13内。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锂电池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2上,工人在对锂电池进行加工时,当需要对锂电池不同的面进行加工时,控制电动滑块5调整搬运装置的横向位置,控制伸缩气缸6调整伺服电机7的高度,调整完毕后,利用固定带12穿过锂电池底部后将固定带12一端的限位块14通过螺栓11与限位孔15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凹槽13内,这样就利用若干固定带12相配合将锂电池兜住,然后控制伸缩气缸6将锂电池吊起,再控制伺服电机7旋转改变锂电池朝向工人的加工面,在加工完毕后,利用搬运装置将锂电池搬运到第二传送装置3上,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或包装。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伸缩气缸(6)、伺服电机(7)、连接盘(8),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正上方固定安装有门型框架(1),所述门型框架(1)上的横梁下方固定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可滑动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电动滑块(5),所述伸缩气缸(6)置于电动滑块(5)正下方,所述伸缩气缸(6)底座固定安装在电动滑块(5)上,所述伺服电机(7)置于伸缩气缸(6)正下方,所述伸缩气缸(6)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连接盘(8)置于伺服电机(7)正下方,所述伺服电机(7)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盘(8),所述连接盘(8)远离伺服电机(7)一侧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远离连接盘(8)一侧末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每两个相对应所述连接块(10)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带(12),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电动滑块(5)、伺服电机(7)均采用外部电源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提高效率的智能生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伸缩气缸(6)、伺服电机(7)、连接盘(8),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二传送装置(3)正上方固定安装有门型框架(1),所述门型框架(1)上的横梁下方固定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可滑动安装有与之相适配的电动滑块(5),所述伸缩气缸(6)置于电动滑块(5)正下方,所述伸缩气缸(6)底座固定安装在电动滑块(5)上,所述伺服电机(7)置于伸缩气缸(6)正下方,所述伸缩气缸(6)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连接盘(8)置于伺服电机(7)正下方,所述伺服电机(7)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盘(8),所述连接盘(8)远离伺服电机(7)一侧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远离连接盘(8)一侧末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每两个相对应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林超吴芳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拓普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