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63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山地自行车,所述山地自行车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脚踏,脚踏为中空结构,脚踏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上均活动套接有带动杆,两个带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和摆动板,固定板活动安装在摆动板的一侧上,摆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内活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两个夹板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脚部可以牢牢的放置在脚踏上,不会滑出脚踏,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便于调整,可以使其适配不同的使用者的脚部,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A mountain bike with adjustable peda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ntain bike with adjustable pedals, which includes a mountain bike. Both sides of the mountain bike are rotationally equipped with pedals. The pedals are hollow structures. Two fixed shafts are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one side of the pedals. The two fixed shafts are movably sleeved with driving rods. The two driving rods are fixedly installed with fixed plates and pendulums on the sid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movable board and the fixed board are movably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swinging board, one side of the swing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hole, the moving block is movably installed in the moving hole, and one side of the mov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wo splints, the foot of the user can be firmly placed on the foot without slipping out of the foot, thus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plints is easy to adjust, which can adapt to the feet of different users, make the use more convenient, and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
技术介绍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公开号为CN207790966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由车架、轮胎和传动设备构成,所述轮胎由前轮和后轮构成,所述后轮上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通过链条与传动设备的传动盘连接,所述传动设备由传动盘、脚踏杆和脚踏构成,所述脚踏杆通过转动环与传动盘连接,所述脚踏杆由转动环和连接杆构成,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限位螺丝孔,所述脚踏杆与转动环焊接固定,所述脚踏由连接柱和脚踏板构成,但是现有的自行车脚踏多事通过防滑纹来实现防滑,但是防滑纹摩擦的效果有限,在极端条件下,比如下雪天,或者潮湿的阴雨天等,脚部因为雨雪的原因还是会滑脱脚踏,并且不同的使用者脚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现有的脚踏尺寸是固定的,脚大的人踩在较小的脚踏上,更容易滑脱,因此现有的脚踏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山地自行车,所述山地自行车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脚踏,脚踏为中空结构,脚踏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上均活动套接有带动杆,两个带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和摆动板,固定板活动安装在摆动板的一侧上,摆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内活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活动安装有安装轴,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一侧上,脚踏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拉动孔,拉动孔内活动安装有拉动杆,拉动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拉动孔外,拉动杆的一侧活动安装在摆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上,拉动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L型孔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L型杆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外,拉动杆靠近L型孔的一侧等距离间隔的开设有多个锁止槽,L型杆的一端延伸至锁止槽内,所述脚踏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推动孔,两个带动杆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推动杆,两个推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推动孔并均固定安装有夹板。优选的,所述L型杆远离拉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孔远离拉动杆的一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拉动杆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安装轴的一端贯穿转动孔。优选的,两个带动杆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固定轴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通孔。优选的,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套接有橡胶套,两个橡胶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脚踏的两侧上,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橡胶套内的第二弹簧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相互靠近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脚踏的两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山地自行车、脚踏、固定轴、带动杆、固定板、摆动板、移动孔、移动块、安装孔、安装轴、拉动杆、转动孔、推动孔、推动杆、连接杆、夹板、拉动孔、拉动杆的配合使用,推动拉动杆,拉动杆移动通过安装轴带动移动块在移动孔内滑动,从而使得摆动板转动,同时安装轴移动带动固定板转动,固定板与摆动板均通过带动杆在固定轴上转动,两个带动杆转动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杆带动两个推动杆推动两个夹板相互远离,通过山地自行车、脚踏、夹板、L型孔、L型杆、锁止槽的配合使用,当两个夹板之间的位置调好时,松开L型杆,在第一弹簧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使得L型杆的一端卡进锁止槽内,即可使得两个夹板的位置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两个夹板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脚部可以牢牢的放置在脚踏上,不会滑出脚踏,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便于调整,可以使其适配不同的使用者的脚部,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脚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的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的图2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山地自行车、2脚踏、3固定轴、4带动杆、5固定板、6摆动板、7移动孔、8移动块、9安装孔、10安装轴、11拉动杆、12转动孔、13推动孔、14推动杆、15连接杆、16夹板、17拉动孔、18拉动杆、19L型孔、20L型杆、21锁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山地自行车1,山地自行车1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脚踏2,脚踏2为中空结构,脚踏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3,两个固定轴3上均活动套接有带动杆4,两个带动杆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和摆动板6,固定板5活动安装在摆动板6的一侧上,摆动板6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7,移动孔7内活动安装有移动块8,移动块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内活动安装有安装轴10,安装轴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的一侧上,脚踏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拉动孔17,拉动孔17内活动安装有拉动杆18,拉动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拉动孔17外,拉动杆18的一侧活动安装在摆动板6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上,拉动孔1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19,L型孔19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20,L型杆20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19外,拉动杆18靠近L型孔19的一侧等距离间隔的开设有多个锁止槽21,L型杆20的一端延伸至锁止槽21内,脚踏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推动孔13,两个带动杆4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推动杆14,两个推动杆1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推动孔13并均固定安装有夹板16,在需要调节脚踏时,拉动L型杆20使其一端脱离锁止槽21并使得第一弹簧受力收缩,推动拉动杆18,拉动杆18移动通过安装轴10带动移动块8在移动孔7内滑动。L型杆20远离拉动杆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孔19远离拉动杆18的一侧内壁上,拉动杆18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12,安装轴10的一端贯穿转动孔12,两个带动杆4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固定轴3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通孔,两个夹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套接有橡胶套,两个橡胶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脚踏2的两侧上,两个夹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橡胶套内的第二弹簧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相互靠近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脚踏2的两侧上,从而使得摆动板6转动,同时安装轴10移动带动固定板5转动,固定板5与摆动板6均通过带动杆4在固定轴3上转动,两个带动杆4转动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杆15带动两个推动杆14推动两个夹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山地自行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地自行车(1)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脚踏(2),脚踏(2)为中空结构,脚踏(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3),两个固定轴(3)上均活动套接有带动杆(4),两个带动杆(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和摆动板(6),固定板(5)活动安装在摆动板(6)的一侧上,摆动板(6)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7),移动孔(7)内活动安装有移动块(8),移动块(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内活动安装有安装轴(10),安装轴(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的一侧上,脚踏(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拉动孔(17),拉动孔(17)内活动安装有拉动杆(18),拉动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拉动孔(17)外,拉动杆(18)的一侧活动安装在摆动板(6)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上,拉动孔(1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19),L型孔(19)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20),L型杆(20)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19)外,拉动杆(18)靠近L型孔(19)的一侧等距离间隔的开设有多个锁止槽(21),L型杆(20)的一端延伸至锁止槽(21)内,所述脚踏(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推动孔(13),两个带动杆(4)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推动杆(14),两个推动杆(1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推动孔(13)并均固定安装有夹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脚踏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山地自行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地自行车(1)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脚踏(2),脚踏(2)为中空结构,脚踏(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3),两个固定轴(3)上均活动套接有带动杆(4),两个带动杆(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和摆动板(6),固定板(5)活动安装在摆动板(6)的一侧上,摆动板(6)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孔(7),移动孔(7)内活动安装有移动块(8),移动块(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内活动安装有安装轴(10),安装轴(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的一侧上,脚踏(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拉动孔(17),拉动孔(17)内活动安装有拉动杆(18),拉动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拉动孔(17)外,拉动杆(18)的一侧活动安装在摆动板(6)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上,拉动孔(1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19),L型孔(19)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20),L型杆(20)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19)外,拉动杆(18)靠近L型孔(19)的一侧等距离间隔的开设有多个锁止槽(21),L型杆(20)的一端延伸至锁止槽(21)内,所述脚踏(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推动孔(13),两个带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詠芹倪丹吴伟明黄昊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