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标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60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标组件和车辆。该车标组件具有透镜(2)、光源(31)和支架(50),光源布置在由透镜(2)和支架(50)围成的空间中,在透镜(2)中形成有车标图案,其中,透镜(2)包括彼此叠合在一起的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在外透镜(10)的面向内透镜(20)的一侧施加有第一涂层(13),在内透镜(20)的面向外透镜(10)的一侧施加有第二涂层(23),在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的组装好的状态中,在第一涂层(13)和第二涂层(23)之间形成呈车标图案的透光部(24)。

Logo components and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logo component and a vehicle. The vehicle logo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lens (2), a light source (31) and a bracket (50). The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in a space enclosed by the lens (2) and the bracket (50), and a vehicle logo pattern is formed in the lens (2), wherein the lens (2) comprises an outer lens (10) and an inner lens (20) which are superposed with each other, and a first coating (13) is appli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lens (10) facing the inner lens (20), and the outer lens of the inner lens (20) facing the outer lens (20\uff08 One side of 10)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ating (23). In the assembled state of the outer lens (10) and the inner lens (20), a light transmitting part (24) with a logo pattern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coating (13) and the second coating (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标组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标组件和具有该车标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中,为了呈现独特并且吸引人的外观,越来越多地使用能发光的车标组件。例如由文献US6174075已知一种发光标示系统,其包括发光装置及标志物,其中,发光装置包括PVC(聚氯乙烯)板和光源装置,该PVC板底部具有容纳光源装置的凹槽,光源装置包括发光LED和驱动器,标志附着在PVC板的表面上。当光源装置发光时,光束射入PVC板并且通过其发散,由此照亮附着在它表明上的标志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标组件和具有该车标组件的车辆,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并且成本有利地实现车标组件的好的显示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该目的由此实现,即,提出的车标组件具有透镜、光源和支架,光源布置在由透镜和支架围成的空间中,在透镜中形成有车标图案,其中,透镜包括彼此叠合在一起的外透镜和内透镜,在外透镜的面向内透镜的一侧施加有第一涂层,在内透镜的面向外透镜的一侧施加有第二涂层,在外透镜和内透镜的组装好的状态中,在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之间形成有呈车标图案的透光部。通过将车标图案设置在内透镜和外透镜的协调作用的接触面上,可防止特别由金属构成的车标图案的组成部分由于外界环境、例如湿气的影响导致的腐蚀。此外,该方案还能很好地保护车标图案,以防止其刮伤,并且具有特别好的视觉效果。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在外透镜的面向内透镜的一侧构造有凹陷,第一涂层施加在除凹陷的区域中,在内透镜的面向外透镜的一侧构造有凸起,第二涂层施加在凸起的表面上,其中,凹陷与凸起彼此形状配合,并且内透镜与外透镜紧密贴合。这能够保证外透镜相对于内透镜相对彼此的精确定位,并且进一步简化了装配。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为外透镜施加涂层时,仅需将相应的模具装入凹陷中,便能有效防止涂料不期望地进入凹陷中,这能够实现成本有利地制造。优选地,第一涂层为漆层,例如黑色漆层;第二涂层为水电镀层,例如银色金属层。通过涂层之间的明显的色差,突出地呈现出车标图案本身。在点亮光源的情况下,光源穿透通过透光部,这呈现出好的视觉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内透镜为双组分注塑件,其中,形成内透镜的凸起的区段由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ABS与PC(聚碳酸酯)混合料构成,其他区段由其他透光塑料(例如PC、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这特别适用于涂覆在凸起上的第二涂层为水电镀层的情况,这种材料选择能够保证涂层的好的附着效果。优选地,第二涂层为金属镀层,例如金属铬层或金属铝层。在为金属铬层的情况下,适宜地选用三价铬,以符合环保要求。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涂层沿朝向凹陷的方向上逐渐变薄。这进一步防止在涂覆过程中涂料侵入形成凹陷的壁部中。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光源和透镜之间布置有光扩散板。这特别在光源为点光源时,有助于在各方向上均匀的出光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设置有多个光源,其布置在共同的印刷电路板上。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其颜色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例如白色、红色、黄色或其他颜色。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设置有用于光源的热沉,以进一步有利于光源的散热。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厚度在8-10μm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具有上述的车标组件。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车标组件的分解图示;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车标组件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车标组件的透镜沿着图2的剖切线A-A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示例性地说明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的那样,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构思的情况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因此,附图和说明书本质上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车标组件的分解图示。该车标组件1主要包括透镜2、电路板组件30和支架50,它们在装配的状态中彼此相叠地布置。透镜2中设有车标图案。电路板组件包括光源31和容纳光源的印刷电路板32、布置在透镜2和支架50围成的空间中、并且安装在支架50上。光源31可为LED光源,例如白色LED或其他颜色的LED。在此可有多个光源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为了点亮光源,设置有驱动器41,其与车载电源连接。为了有利于光源的散热,车标组件附加地具有热沉40,其布置在印刷电路板和支架之间。在此,光源可替代地直接布置在热沉40上,这进一步有利于散热。支架50中可具有用于容纳驱动器41的未示出的凹部,以实现尽可能紧凑的结构。支架50中还设有用于导电部件的穿孔51。可选地,可在光源和透镜之间布置有未示出的光扩散元件,以在各方向上实现均匀的出光效果。光扩散元件可由透光塑料基体和混合在该基体中的扩散离子构成。例如,光扩散元件为PC扩散板,其需求的透光率可通过选择其中的扩散粒子的含量来实现。通常,扩散粒子越少,透光率则越高,雾度则越低,而扩散粒子的含量越多,透光率则越低,雾度则越高。透镜2包括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它们都由高透光性的塑料制成,其中,外透镜的内侧的表面走向匹配于内透镜的外侧的表面走向,由此保证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的紧密贴合。在此,车标图案通过对外透镜10的内侧表面和内透镜20的外侧表面的相应的结构处理来实现,这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在图1中示出的外透镜10基本上呈罩盖状并且具有出光侧12,其敞开的开口被支架50覆盖。替代地,支架50可呈盆状,其具有容纳车标的其他元件的凹部,在此,外透镜10可为板状。在外透镜10的面向内透镜20的一侧、即与出光侧12相反的一侧施加有第一涂层13,其中,第一涂层13并未覆盖外透镜10的整个内侧,即,在外透镜10的内侧存在未涂覆部,如在图1中示意性地通过虚线区域显示的那样,在此,未涂覆的区域呈近似“V”形和环状的组合图案。光不可穿透第一涂层13,其例如为漆层,诸如黑漆或其他颜色的漆层。因此,光可从未涂覆部穿透出来。内透镜20在其面向外透镜10的一侧施加有第二涂层23。第二涂层的外轮廓的走向匹配于外透镜10的未涂覆部的外轮廓的走向,然而相邻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缝隙。光同样不可穿透第二涂层23。在图1中可看出呈近似“V”形和环状的组合图案。在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的组装好的状态中,在第一涂层13和第二涂层23之间形成呈车标图案的透光部24。为了使车标图案呈现出好的金属质感并且在电、热及耐蚀等方面具有好的性能,第二涂层23可为电镀层,特别是水电镀层。相比于真空镀的工艺流程复杂、环境、设备要求高的情况,水电镀成本更有利。第二涂层23优选地为金属镀层,例如采用水电镀形成的金属镀层,诸如铬层、铝层。对于铬层,优选地采用三价铬,以满足环保的要求。根据需要,金属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标组件(1),具有透镜(2)、光源(31)和支架(50),所述光源布置在由所述透镜(2)和所述支架(50)围成的空间中,在所述透镜(2)中形成有车标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包括彼此叠合在一起的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在所述外透镜(10)的面向所述内透镜(20)的一侧施加有第一涂层(13),在所述内透镜(20)的面向所述外透镜(10)的一侧施加有第二涂层(23),在所述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的组装好的状态中,在所述第一涂层(13)和所述第二涂层(23)之间形成有呈所述车标图案的透光部(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标组件(1),具有透镜(2)、光源(31)和支架(50),所述光源布置在由所述透镜(2)和所述支架(50)围成的空间中,在所述透镜(2)中形成有车标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包括彼此叠合在一起的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在所述外透镜(10)的面向所述内透镜(20)的一侧施加有第一涂层(13),在所述内透镜(20)的面向所述外透镜(10)的一侧施加有第二涂层(23),在所述外透镜(10)和内透镜(20)的组装好的状态中,在所述第一涂层(13)和所述第二涂层(23)之间形成有呈所述车标图案的透光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标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透镜(10)的面向所述内透镜(20)的一侧构造有凹陷(11),所述第一涂层(13)施加在除所述凹陷(11)的区域中,在所述内透镜(20)的面向所述外透镜(10)的一侧构造有凸起(22),所述第二涂层(23)施加在所述凸起(22)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凹陷(11)与所述凸起(22)彼此形状配合,并且所述内透镜与所述外透镜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标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13)为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标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琦何志锋刘莉先赖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