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挤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54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铜挤压设备,涉及废铜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平基座、立板、矩形装料槽、第一压板、第一液压缸、第二压板、第二液压缸、第三压板、第三液压缸,水平基座包括用于安装立板的本体、铰接于本体的挡板、穿设于本体以及挡板的限位杆。在废铜挤压完成之后,将挡板翻转向远离本体一侧,之后将废铜拉向挡板一侧。这样使用者只需克服废铜与矩形装料槽槽底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使得废铜取出变得更为省力,且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较低。同时在挤压废铜时,附着于废铜表面的水分以及油分可以经由溢流孔排出,这样在后期使用挤压完成的废铜生产铜棒的过程中,铜棒内部不易残留有气孔,保证了铜棒的质量。

Copper scrap extrus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ste copper extrusion equip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 copper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including a horizontal base, a vertical plate, a rectangular loading groove, a first pressing plate,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 second pressing plate, a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 third pressing plate and a third hydraulic cylinder. The horizontal base includes a body for installing a vertical plate, a baffle plate hinged on the body, and a through set The body and the limit rod of the baffle plate. After the waste copper extrusion is completed, turn the baffle plate to the side away from the body, and then pull the waste copper to the side of the baffle plate. In this way, the user only needs to overcom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crap copp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ctangular charging groove, so that the scrap copper removal becomes more labor-saving,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user is l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and oil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copper scrap can be discharged through the overflow hole when extruding copper scrap. In this way,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copper bar with copper scrap after extrusion, it is not easy to leave air holes inside the copper bar, which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copper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铜挤压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铜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废铜挤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1044417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向铁屑压块机,包括水平基座、设置于水平基座上的矩形装料槽、设置于水平基座上的立板、铰接于矩形装料槽上用于将矩形装料槽槽口遮盖的第一压板、铰接于立板上并与第一压板铰接相连、滑移连接于矩形装料槽侧壁上的第二压板、设置于矩形装料槽侧壁上并用于驱动第二压板移动的第二液压缸、滑移连接于矩形装料槽上的第三压板、设置于矩形装料槽侧壁上并用于驱动第三压板移动的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二压板的滑移方向垂直于第三压板的滑移方向。在使用该三向铁屑压块机对废铜进行挤压的过程中,首先将废铜放入到矩形装料槽内部。接着控制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伸长,使得第一压板向着矩形装料槽一侧转动。当第一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抵触时,第一压板对废铜施加压力并将废铜挤压变形。当第一压板将矩形装料槽完全遮盖时,控制第二液压缸活塞杆伸长,使得第二压板向着矩形装料槽中心一侧移动。当第二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接触时,第二压板对废铜施加压力并将废铜挤压变形。当第二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壁的间距等于第三压板的宽度时,控制第三液压缸活塞杆伸长,第三液压缸活塞杆带动第三压板进行移动,而在第三压板移动的过程中,第三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接触并将废铜挤压变形。当废铜挤压完成时,控制第一液压缸活塞杆收缩并带动第一压板向着远离矩形装料槽一侧转动,控制第二液压缸活塞杆收缩并带动第二压板移动,控制第三液压缸活塞杆收缩并带动第三压板移动。当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露出时,使用者可以手动将废铜从矩形装料槽中取出。不过由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的重量较大,使用者在将废铜从矩形装料槽中取出时,需要克服废铜自身的重力,使得废铜取出过程较为费力,且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铜挤压设备,其具有能够较为方便将废铜从矩形装料槽中取出,且使用者劳动强度较小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铜挤压设备,包括水平基座、设置于水平基座上的立板、开设于所述水平基座上用于放置废铜的矩形装料槽、铰接于所述水平基座上且用于将所述矩形装料槽槽口遮盖的第一压板、铰接于所述立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压板铰接相连的第一液压缸、滑移连接于所述矩形装料槽内部的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水平基座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的第二液压缸、滑移连接于所述矩形装料槽内部的第三压板、设置于所述水平基座侧壁并与所述第三压板相连的第三液压缸,且所述第二压板的滑移方向与所述第三压板的滑移方向相垂直,所述水平基座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立板的本体、铰接于所述本体的挡板、穿设于所述本体以及所述挡板的限位杆;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立板的端部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挡板铰接于所述转动槽内部;当所述挡板翻转至与所述转动槽侧壁抵触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矩形装料槽;当所述挡板抵触于所述转动槽槽底时,所述挡板与所述矩形装料槽槽底齐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废铜挤压设备的过程中,将待挤压的废铜放入到矩形装料槽内部。接着控制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伸长,使得第一压板向着矩形装料槽一侧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挤出并将废铜挤压变形。当第一压板将矩形装料槽槽口完全遮盖时,控制第二液压缸活塞杆伸长,第二液压缸活塞杆推动第二压板移动。与此同时,第二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抵触并将废铜进一步挤压变形。当第二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槽壁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压板宽度时,控制第三液压缸活塞杆伸长,第三液压缸活塞杆推动第三压板移动。与此同时,第三压板与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抵触并进一步将废铜挤压变形。在该废铜挤压设备对废铜挤压完成时,将穿设于本体以及挡板上的限位杆取出,之后控制挡板向着本体外侧转动。当挡板抵触于转动槽槽底时,挡板与矩形装料槽槽底齐平,且挡板呈倾斜状态。此时对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施加以拉力,使得废铜移动向挡板一侧。在移动废铜的过程中,使用者只需要克服废铜所受的摩擦力即可。由于废铜所受摩擦力小于废铜自身的重力,所以使用者将废铜从矩形装料槽内部取出过程变得较为省力,且使用者劳动强度较低。同时,当废铜移动至挡板上时,由于挡板呈倾斜状态,所以废铜自身的重力能够对废铜的移动起到辅助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敌,且使得使用者将废铜从矩形装料槽中取出的过程变得更为省力。优选的,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挡板的端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铰接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于所述放置槽并与所述挡板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控制挡板向着远离本体一侧转动时,只需要控制第四液压缸活塞杆伸长即可。在需要控制挡板向着本体一侧转动时,只需要控制第四液压缸活塞杆收缩至缸体内部即可。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推动挡板进行转动,使得该废铜加压设备的使用过程变得更为省力、快捷。优选的,所述放置槽槽底处设置有橡胶块,且所述橡胶块用于与所述挡板侧壁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废铜推离矩形装料槽的过程中,橡胶块能够与挡板侧壁贴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挡板收到的压强,使得该挡板不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挡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朝向所述挡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推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废铜推离矩形装料槽的过程中,弹簧能够通过推板向废铜施加以弹力,且弹力指向远离立板一侧。这样在将废铜运离矩形装料槽的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对废铜施加的拉力较小,也就是说使用者能够更为方便将废铜搬离本体,且这一过程中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较小。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挡板的端面上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压板上设置有贯穿于第二压板的导向杆,这样在推板相对于第二压板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杆能够对推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这样能够保证弹簧对推板施加的弹力的方向不易变化。优选的,所述推板朝向所述挡板的端面处设置有阻料块,且所述阻料块位于所述推板顶部处,所述阻料块顶面与所述推板顶面齐平,所述阻料块的厚度向所述挡板一侧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二压板挤压矩形装料槽的过程中,阻料板能够对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进行阻挡,使得矩形装料槽内部的废铜不易进入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间隙中。优选的,所述矩形装料槽槽底处开设有若干溢流孔,且所述溢流孔贯穿于所述本体底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废铜挤压设备对废铜进行挤压的过程中,附着于废铜表面上的水分以及油分能够经由溢流孔中溢出。这样在后期使用废铜生产铜棒的过程中,铜棒内部不会残留有气泡,保证了生产的铜棒的质量。优选的,所述本体侧壁滑移连接有集液筐,所述集液筐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溢流孔相连通的储液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分以及油分经由溢流孔溢出的时候,集液筐能够对水分以及油分进行收集,避免水分以及油分滴落在地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铜挤压设备,包括水平基座(2)、设置于水平基座(2)上的立板(1)、开设于所述水平基座(2)上用于放置废铜的矩形装料槽(3)、铰接于所述水平基座(2)上且用于将所述矩形装料槽(3)槽口遮盖的第一压板(4)、铰接于所述立板(1)上并与所述第一压板(4)铰接相连的第一液压缸(5)、滑移连接于所述矩形装料槽(3)内部的第二压板(6)、设置于所述水平基座(2)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压板(6)相连的第二液压缸(7)、滑移连接于所述矩形装料槽(3)内部的第三压板(8)、设置于所述水平基座(2)侧壁并与所述第三压板(8)相连的第三液压缸(9),且所述第二压板(6)的滑移方向与所述第三压板(8)的滑移方向相垂直,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基座(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立板(1)的本体(21)、铰接于所述本体(21)的挡板(22)、穿设于所述本体(21)以及所述挡板(22)的限位杆(23);所述本体(21)远离所述立板(1)的端部上开设有转动槽(10),所述挡板(22)铰接于所述转动槽(10)内部;当所述挡板(22)翻转至与所述转动槽(10)侧壁抵触时,所述挡板(22)与所述本体(21)围合形成矩形装料槽(3);当所述挡板(22)抵触于所述转动槽(10)槽底时,所述挡板(22)与所述矩形装料槽(3)槽底齐平;所述第二压板(6)朝向所述挡板(22)的端面上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朝向所述挡板(22)的端部上设置有推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铜挤压设备,包括水平基座(2)、设置于水平基座(2)上的立板(1)、开设于所述水平基座(2)上用于放置废铜的矩形装料槽(3)、铰接于所述水平基座(2)上且用于将所述矩形装料槽(3)槽口遮盖的第一压板(4)、铰接于所述立板(1)上并与所述第一压板(4)铰接相连的第一液压缸(5)、滑移连接于所述矩形装料槽(3)内部的第二压板(6)、设置于所述水平基座(2)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压板(6)相连的第二液压缸(7)、滑移连接于所述矩形装料槽(3)内部的第三压板(8)、设置于所述水平基座(2)侧壁并与所述第三压板(8)相连的第三液压缸(9),且所述第二压板(6)的滑移方向与所述第三压板(8)的滑移方向相垂直,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基座(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立板(1)的本体(21)、铰接于所述本体(21)的挡板(22)、穿设于所述本体(21)以及所述挡板(22)的限位杆(23);所述本体(21)远离所述立板(1)的端部上开设有转动槽(10),所述挡板(22)铰接于所述转动槽(10)内部;当所述挡板(22)翻转至与所述转动槽(10)侧壁抵触时,所述挡板(22)与所述本体(21)围合形成矩形装料槽(3);当所述挡板(22)抵触于所述转动槽(10)槽底时,所述挡板(22)与所述矩形装料槽(3)槽底齐平;所述第二压板(6)朝向所述挡板(22)的端面上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朝向所述挡板(22)的端部上设置有推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鑫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