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25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制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侧壁连接有支板,支板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旋转电机输出端贯穿外壳侧壁延伸至外壳内部与内壳侧壁连接,内壳内部放置有磨球,外壳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腔,底座顶部开设有插孔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齿条一、移动齿条二、齿轮、插杆、连接柱、转杆和插孔一,利用将连接柱插入内腔内部,转动转杆带动齿轮转动,带动移动齿条一和移动齿条二互相远离运动,将插杆插入插孔一内部,从而固定住整个装置,利用卡接代替螺栓固定,达到了不会出现时间一长,螺栓固定容易出现松动,导致容易对机器造成损害的目的。

Ni Al alloy pulveriz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lloy pulverizing, and discloses a nickel aluminum alloy pulveriz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side wall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rotating motor, the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n inner shell, the output end of the rotating motor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hell side wall, extends to the shell interio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hell side wall, the inner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ball, a base is arranged under the shell, and the base interior An inner cavity is arranged, and a jack 2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ack I, a movable rack II, a gear, a inserting rod, a connecting column, a rotating rod and a jack I, and uses the connecting column to be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the rotating rod to drive the gear to rotate, the movable rack I and the movable rack II are driven away from each other, the inserting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jack I, so as to fix the whole device, and the clamp is used to replace the bolt for fixing, so as to achieve It will not appear for a long time, and bolt fixing is easy to loosen, resulting in damage to th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镍铝合金制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合金制粉
,具体为镍铝合金制粉装置。
技术介绍
镍铝合金粉经碱处理,形成骨架镍催化剂(又名雷尼镍催化剂),它具有加氢,脱氢,脱酸,氧化,甲烷化等作用,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油脂,香料,染料,合成纤维等工业上,由于骨架镍的催化性高,价格较同类作用的催化剂低,导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对毒物不敏感等优点,深受各用户欢迎。镍铝合金在制粉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球磨机进行制粉,现有的球磨机在安装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螺栓安装,但是由于球磨机制粉原理是不停的通过磨球对粒状物体摩擦,是一种持续性高强度机械运动,导致球磨机外壳产生的振动比较大,如果通过螺栓固定,在长时间振动的情形下,螺栓会出现松动,导致固定不稳,容易对机器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镍铝合金制粉装置,达到了不会出现时间一长,螺栓固定容易出现松动,导致容易对机器造成损害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壁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贯穿外壳侧壁延伸至外壳内部与内壳侧壁连接,所述内壳内部放置有磨球,所述外壳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插孔二,所述插孔二与内腔连通设置,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插孔二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柱底部分别插入两个插孔二延伸至内腔内部与内腔腔壁底部接触,所述连接柱外径与插孔二内径一致,位于内腔内部的两个所述连接柱侧壁均开设有插孔一,所述底座外部设有转轮,所述转轮背面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贯穿底座正面延伸至内腔内部,所述转杆外壁与齿轮内壁连接,所述内腔内部设有移动齿条一和移动齿条二,所述移动齿条一的底部和移动齿条二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与移动齿条一和移动齿条二均啮合,所述移动齿条一和移动齿条二互相远离的侧壁均连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插孔一,所述插杆外径与插孔一内径一致。优选的,所述内腔腔壁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移动齿条一和移动齿条二的正面和背面均连接有滑杆,所述移动齿条一正面与背面的滑杆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滑槽槽口延伸滑槽内部与滑槽槽壁接触,所述移动齿条二正面与背面的滑杆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滑槽槽口延伸滑槽内部与滑槽槽壁接触,位于滑槽内部的四个滑杆顶部与底部均与滑槽槽壁接触。优选的,所述内腔腔壁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壁与转杆一端外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腔腔壁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限位块二,两个所述插杆底部均连接有限位块一,两个所述限位块一互相远离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柱外壁接触,所述齿轮中心到限位块二的水平距离小于齿轮中心到插杆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内壳一侧与连通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外壳外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依次贯穿外壳侧壁和连通管一端延伸至连通管内部,所述进料管外径与连通管内径一致,所述进料管外壁套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环形块内壁与进料管外部连接,所述环形块外壁与环形槽槽壁接触,所述进料管外壁与外壳被贯穿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壳外壁设置有出粉孔,所述磨球形状为椭圆形。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出料门。本技术提供了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齿条一、移动齿条二、齿轮、插杆、连接柱、转杆和插孔一,利用将连接柱插入内腔内部,转动转杆带动齿轮转动,带动移动齿条一和移动齿条二互相远离运动,将插杆插入插孔一内部,从而固定住整个装置,利用卡接代替螺栓固定,达到了不会出现时间一长,螺栓固定容易出现松动,导致容易对机器造成损害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俯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插孔二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内壳正视图。图中:1外壳、2支板、3旋转电机、4内壳、5磨球、6进料管、7插杆、8连接柱、9插孔一、10限位块一、11底座、12内腔、13限位块二、14转轮、15滑杆、16滑槽、17移动齿条一、18移动齿条二、19转杆、20插孔二、21齿轮、22连通管、23环形块、24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板2,支板2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3,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4,旋转电机3输出端贯穿外壳1侧壁延伸至外壳1内部与内壳4侧壁固定连接,内壳4内部放置有磨球5,内壳4一侧与连通管22一端连通设置,连通管22内壁开设有环形槽24,外壳1外部设有进料管6,进料管6一端依次贯穿外壳1侧壁和连通管22一端延伸至连通管22内部,进料管6外径与连通管22内径一致,进料管6外壁套设有环形块23,环形块23形状为圆环形,环形块23内壁与进料管6外壁固定连接,环形块23外壁与环形槽24槽壁接触,进料管6外壁与外壳1被贯穿处固定连接,内壳4外壁设置有出粉孔,磨球5形状为椭圆形,外壳1底部倾斜设置,外壳1侧壁开设有出料门,外壳1下方设有底座11,底座11内部设置有内腔12,底座11顶部开设有插孔二20,插孔二20与内腔12连通设置,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连接柱8的插孔二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连接柱8底部分别插入两个插孔二20延伸至内腔12内部与内腔12腔壁底部接触,连接柱8外径与插孔二20内径一致,位于内腔12内部的两个连接柱8侧壁均开设有插孔一9,底座11外部设有转轮14,转轮14背面固定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一端贯穿底座11正面延伸至内腔12内部,内腔12腔壁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壁与转杆19一端外壁固定连接,转杆19外壁与齿轮21内壁固定连接,内腔12内部设有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移动齿条一17的底部和移动齿条二18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牙,齿轮21与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均啮合,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互相远离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插杆7,两个插杆7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插孔一9,插杆7外径与插孔一9内径一致,内腔12腔壁开设有四个滑槽16,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5,移动齿条一17正面与背面的滑杆15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滑槽16槽口延伸滑槽16内部与滑槽16槽壁接触,移动齿条二18正面与背面的滑杆15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滑槽16槽口延伸滑槽16内部与滑槽16槽壁接触,位于滑槽16内部的四个滑杆15顶部与底部均与滑槽16槽壁接触,内腔12腔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二13,两个插杆7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一10,两个限位块一10互相远离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柱8外壁接触,齿轮21中心到限位块二13的水平距离小于齿轮21中心到插杆7的距离,设置限位块一10和限位块13防止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脱离齿轮21,通过设置移动齿条一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壁连接有支板(2),所述支板(2)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3),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4),所述旋转电机(3)输出端贯穿外壳(1)侧壁延伸至外壳(1)内部与内壳(4)侧壁连接,所述内壳(4)内部放置有磨球(5),所述外壳(1)下方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内部设置有内腔(12),所述底座(11)顶部开设有插孔二(20),所述插孔二(20)与内腔(12)连通设置,所述外壳(1)底部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插孔二(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柱(8)底部分别插入两个插孔二(20)延伸至内腔(12)内部与内腔(12)腔壁底部接触,所述连接柱(8)外径与插孔二(20)内径一致,位于内腔(12)内部的两个所述连接柱(8)侧壁均开设有插孔一(9),所述底座(11)外部设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背面连接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一端贯穿底座(11)正面延伸至内腔(12)内部,所述转杆(19)外壁与齿轮(21)内壁连接,所述内腔(12)内部设有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所述移动齿条一(17)的底部和移动齿条二(18)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21)与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均啮合,所述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互相远离的侧壁均连接有插杆(7),两个所述插杆(7)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插孔一(9),所述插杆(7)外径与插孔一(9)内径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壁连接有支板(2),所述支板(2)顶部安装有旋转电机(3),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4),所述旋转电机(3)输出端贯穿外壳(1)侧壁延伸至外壳(1)内部与内壳(4)侧壁连接,所述内壳(4)内部放置有磨球(5),所述外壳(1)下方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内部设置有内腔(12),所述底座(11)顶部开设有插孔二(20),所述插孔二(20)与内腔(12)连通设置,所述外壳(1)底部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插孔二(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柱(8)底部分别插入两个插孔二(20)延伸至内腔(12)内部与内腔(12)腔壁底部接触,所述连接柱(8)外径与插孔二(20)内径一致,位于内腔(12)内部的两个所述连接柱(8)侧壁均开设有插孔一(9),所述底座(11)外部设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背面连接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一端贯穿底座(11)正面延伸至内腔(12)内部,所述转杆(19)外壁与齿轮(21)内壁连接,所述内腔(12)内部设有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所述移动齿条一(17)的底部和移动齿条二(18)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21)与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均啮合,所述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互相远离的侧壁均连接有插杆(7),两个所述插杆(7)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插孔一(9),所述插杆(7)外径与插孔一(9)内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铝合金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2)腔壁开设有四个滑槽(16),所述移动齿条一(17)和移动齿条二(18)的正面和背面均连接有滑杆(15),所述移动齿条一(17)正面与背面的滑杆(15)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滑槽(16)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莹聂士博张居里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富世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