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建仁专利>正文

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87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它包括龙头主壳体,龙头主壳体上带有底盖、外壳、阀座、出水管和进水管,该龙头主壳体包括完整水龙头主壳体前后剖切得到的前组合个体和后组合个体,前组合个体包含出水管以及局部的外壳、阀座和进水管,后组合个体包括外壳、阀座和进水管的局部,两者沿分割处复合后可得到完整的龙头主壳体。该水龙头的创新构造促使其既能够直接采用注塑工艺直接制造,又不会在进行电镀等外表处理时将污染物积留在水龙头壳体内,而且该水龙头涉及的部件极少而且该水龙头涉及的部件极少各分割部分的对接也极为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水龙头一般包括龙头主壳体,龙头主壳体上带有底盖、 外壳、阀座、出水管和进水管,但是由于内部通道一般较为弯曲复杂,很难采 用塑料注塑工艺等制造。曾经有人采用将水龙头作为对剖的两个部分,分别制 造,然后对接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还是会存在由于工艺原因而在电镀外 壳时将电解液积留在水龙头内,而且上述的两部分对接的水龙头涉及的部件较 多,安装和制造非常繁琐,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对剖式构造的龙头,该水 龙头的创新构造促使其既能够直接采用注塑工艺直接制造,又不会在进行电镀 等外表处理时将污染物积留在水龙头壳体内,而且该水龙头涉及的部件极少而 且该水龙头涉及的部件极少各分割部分的对接也极为方便。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龙头主壳体上带有底盖、 外壳、阀座、出水管和进水管,该龙头主壳体包括完整水龙头主壳体前后剖切 得到的前组合个体和后组合个体,前组合个体包含出水管以及局部的外壳、阀 座和进水管,后组合个体包括外壳、阀座和进水管的局部,两者沿分割处复合 后可得到完整的龙头主壳体。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包括完整水龙头主壳体前后剖切得到的前组合个体和后组合个体,前组合个体包含整个出水管以及局部的外 壳、阀座和进水管,后组合个体包括外壳、阀座和进水管的局部,两者沿分割 处复合后可得到完整的龙头主壳体,在此容易形成弯曲通道的出水管由于通道 部分可从后侧抽芯,因此不会存在抽芯的死角,而容易形成弯曲通道的进水管 可以在密封板的密封处得到抽芯出口,因此同样可以解决抽芯问题。另外这种 构造的龙头主壳体涉及的组装部件仅有两个组合个体,因此组装和制造均较为 简便,而且成本也较低,并且在采用电镀和喷漆等工艺处理龙头主壳体时,可 以将容易进入电解液的阀座出水孔、阀座进水孔和进水接头均预先封闭,而对 剖处可采用焊接等对接工艺进行液密封处理,因此整个龙头主壳体均处于液密 封的状态,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电镀时电解液积留的问题。在本技术中作为 龙头主壳体的第一组合个体和第二组合个体的对接面大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上, 因此对接的处理较容易进行,对接的效果也比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分体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分体示意图。 图4为带有延伸部的柱式水龙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龙头主壳体,2、底盖,3、外壳,4、阀座,5、出水管,6、 进水管,7、前组合个体,8、后组合个体,9、前隔板,10、导管,11、前竖向 板,12、后隔板,13、后竖向板,14、延伸部,15、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为柱式水龙头,包括 龙头主壳体l,龙头主壳体1上带有底盖2、外壳3、阀座4、出水管5和进水管6,该龙头主壳体1包括完整水龙头主壳体1前后剖切得到的前组合个体7和 后组合个体8,前组合个体7包含整个出水管5以及局部的外壳3、阀座4和进 水管6,后组合个体8包括外壳3、阀座4和进水管的局部,两者沿分割处复合 后可得到完整的龙头主壳体1,其中前组合个体7包含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前隔 板9,前隔板9下方带有将下方空腔分隔成前后两通道的前竖向板11,处于前 组合个体8上的阀座进水孔通过导管10与前竖向板11分隔得到的通道导通, 后组合个体8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与前隔板9和前竖向板11匹配的后隔板12 和后竖向板13,隔板9、阀座壳体和导管10之间形成导通出水管5和阀座出水 孔的腔体。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 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为座式水龙头,其中前组合个体7 包含的阔座壳体下方带有前隔板9,前隔板9下方带有将下方空腔分隔成前后两 通道的前竖向板11,处于前组合个体7上的阀座进水孔通过导管10与前竖向板 11分隔得到的通道导通,后组合个体8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与前隔板9和前竖 向板11匹配的后隔板12和后竖向板13。如图3并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 同,其区别仅在于阀座的设置方向,以及出水管5的归属,在本实施例中水龙 头为柱式水龙头,其出水管5被剖切成两个部分,分属于前组合个体7和后组 合个体8,其阀座4侧向设置,其中前组合个体7包含的阀座壳体前方带有前隔 板9,前隔板9下方带有将下方空腔分隔成前后两通道的前竖向板11,处于前 组合个体7上的阀座进水孔与前竖向板11分隔得到的通道导通,后组合个体8 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与前隔板9和前竖向板11匹配的后隔板12和后竖向板13, 前隔板9、后隔板12和阀座壳体之间形成导通出水管5和阀座出水孔的腔体。座式水龙头也可以参照本实施例制造。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和第三种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下述构造龙头主壳体 1的柱体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14,该延伸部14延伸部14带有外螺纹, 该延伸部14配备有带内螺纹的固定环15。这种水龙头的延伸部可以插入洗脸台 上开设有的安装孔内,然后将固定环15由洗脸台底部螺纹连接于延伸部14上, 从而可以将水龙头非常稳固的安装在洗脸台上。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1),龙头主壳体(1)上带有外壳(3)、阀座(4)、出水管(5)和进水管(6),其特征是该龙头主壳体(1)包括完整水龙头主壳体(1)前后剖切得到的前组合个体(7)和后组合个体(8),前组合个体(7)包含整个出水管(5)以及局部的外壳(3)、阀座(4)和进水管(6),后组合个体(8)包括外壳(3)、阀座(4)和进水管的局部,两者沿分割处复合后可得到完整的龙头主壳体(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水龙头为柱式水龙头, 其中前组合个体(7)包含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前隔板(9),前隔板(9)下方 带有将下方空腔分隔成前后两通道的前竖向板(11),处于前组合个体(8)上 的阀座进水孔通过导管(10)与前竖向板(11)分隔得到的通道导通,所述后 组合个体(8)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与前隔板(9)和前竖向板(11)匹配的后 隔板(12)和后竖向板(13),前隔板(9)、后隔板(12)、阀座壳体和导管(10) 之间形成导通出水管(5)和阀座出水孔的腔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水龙头为座式水龙头, 其中前组合个体(7)包含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前隔板(9),前隔板(9)下方 带有将下方空腔分隔成前后两通道的前竖向板(11),处于前组合个体(7)上 的阀座进水孔通过导管(10)与前竖向板(11)分隔得到的通道导通,所述后 组合个体(8)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与前隔板(9)和前竖向板(11)匹配的后 隔板(12)和后竖向板(13)。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水龙头为柱式水龙头, 其阀座(4)侧向设置,其中前组合个体(7)包含的阀座壳体前方带有前隔板(9),前隔板(9)下方带有将下方空腔分隔成前后两通道的前竖向板(11), 处于前组合个体(8)上的阀座进水孔与前竖向板(11)分隔得到的通道导通,所述后组合个体(8)的阀座壳体下方带有与前隔板(9)和前竖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1),龙头主壳体(1)上带有外壳(3)、阀座(4)、出水管(5)和进水管(6),其特征是:该龙头主壳体(1)包括完整水龙头主壳体(1)前后剖切得到的前组合个体(7)和后组合个体(8),前组合个体(7)包含整个出水管(5)以及局部的外壳(3)、阀座(4)和进水管(6),后组合个体(8)包括外壳(3)、阀座(4)和进水管的局部,两者沿分割处复合后可得到完整的龙头主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仁焦合金
申请(专利权)人:邹建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