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及基站技术

技术编号:225980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为所述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根据上行预调度参数与预调度时长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调度时长;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根据终端上一预设周期预调度情况,控制当前周期内的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实现自适应、动态配置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避免由于配置不当引起较多的padding包,降低IoT。

Pre scheduling time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 scheduling time length control method and a base sta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obtaining the first pre scheduling parameter of the terminal; wherein, the first pre scheduling parameter is the upstream pre scheduling parameter of the last preset period of the terminal, and the upstream pre scheduling parameter is the ratio of the effective pre scheduling times of the upstream pre scheduling operation to the total pre scheduling times; determining and The first pre scheduling time length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re scheduling parameter controls the duration of the uplink pre scheduling operation of the terminal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re scheduling time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pre scheduling situation of the last preset period of the termin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trols the upstream pre scheduling duration in the current period, realizes adaptive and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the upstream pre scheduling duration of the terminal, avoids more padding packets caused by improper configuration, and reduces I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及基站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及基站。
技术介绍
在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中,上行调度是指基站调度器根据掌握的各种信息动态地选择哪些终端被调度,以及为这些终端分配多少传输资源。调度器根据调度目的不同、算法不同,可以使得系统吞吐量最大或用户的使用体验最好,也可以在两者间追求一定平衡。目前,上行调度主要由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触发,主要包括以下流程:1、UE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中的上行控制消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传输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以向基站(EvolvedNodeB,eNB)请求上行资源;2、eNB收到SR后,下发ULgrant准许;3、UE通知eNB需要传输的数据量;4、eNB收到UE上报的缓冲区状态上报(bufferstatereport,BSR)之后,根据该UE上报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及eNB现有资源等综合分析决定如何给UE分配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而UE在每次传输上行数据时,如果没有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都需要通过SR申请PUSCH,这无疑会导致上行数据时延的增加,从而影响到用户的感知。因此,为了减少上行时延,引入了上行预调度机制。上行预调度机制预先给UE分配一定的上行资源,而不需要UE通过SR过程申请,这样可以降低上行数据的时延。但同时,由于开启预调度机制后,如果UE没有真实数据,也会发送填充(padding)包,造成空调度,导致UE发送的上行数据会增多,从而带来了干扰噪声(InterferenceoverThermal,IoT)的抬升。因此,目前预调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优化时延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IoT的抬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机制主要通过限制单子帧预调度的总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的个数,或者限制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来降低预调度带来的IoT恶化。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通过限制单子帧预调度总PRB个数或者限制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并不能有效降低IoT,原因是在一个小区内,可能存在某些UE在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内,通过预调度上来的数据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为真实数据,而其余部分是padding包,若存在较多的此类UE,发送大量的padding包,必然造成IoT抬升。因此,对小区内的所有UE设置相同的总PRB个数或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并不能有效降低IoT。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及基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限制单子帧预调度总PRB个数或者限制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不能有效降低IoT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为所述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根据上行预调度参数与预调度时长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调度时长;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为所述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预调度参数与预调度时长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及基站,通过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根据上行预调度参数与预调度时长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调度时长,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终端上一预设周期预调度情况,控制当前周期内的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实现自适应、动态配置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且不同的业务模型的终端,对应不同的上行预调度持续时间,避免由于配置不当引起较多的padding包,降低IoT。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为所述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其中,上行预调度的预设周期可以预先设定。预设周期可以设置为一个较短的时间值,比如10秒,30秒,在当前预设周期内,获取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第一预调度参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第一预调度参数即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若预调度操作对应的用户发送的上行数据中,包括真实数据,而并非都是padding包,则此次预调度为有效度预调度。具体的,上行预调度参数的确定可参考以下公式1:公式1:其中,P为上行预调度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为所述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n根据上行预调度参数与预调度时长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调度时长;/n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调度时长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为所述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为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与预调度总次数的比值;
根据上行预调度参数与预调度时长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预调度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调度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上行预调度参数的挡位,较大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属的挡位不低于较小的上行预调度参数所属的挡位;
每个所述挡位对应不同的预调度时长,且所述挡位与所述预调度时长之间为正比例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的第一预调度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预先记录的终端上一预设周期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有效预调度次数;
和/或
获取终端在上一预设周期的每个上行预调度操作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PUSCH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针对每个所述上行预调度操作,若所述上行预调度操作对应的PUSCH的MAC层的PDU中包括非MAC层的有效载荷,则确定所述上行预调度操作为有效预调度操作;
确定所述有效预调度操作的次数,所述有效预调度操作的次数为有效预调度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调度时长,控制所述终端的上行预调度操作的持续时间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在当前预设周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骢王建生周昌林赵锦松何雅君丁霞俊李海振姜奇华童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