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9578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基于某个城市1个月内的移动通信数据,识别出手机用户的居住地和工作地,进而获取与该城市某一区域相关的通勤出行数据,进而得到每次通勤出行的时间和距离;若该区域95%的单程通勤时间满足相应的阈值标准,则认为该区域职住平衡;若该区域未达到职住平衡标准,则进一步分析造成职住不平衡的原因:包括通勤距离、区域内的职住比、居住者就业自足比例、就业者居住自足比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出了以通勤时间为主要评估指标、结合通勤距离等其他指标综合评价区域职住平衡现状的完整体系;同时,提供了利用移动通信数据实施该指标体系,评估某一区域职住平衡状态的方法流程。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regional job residence balance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regional job residence balance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of a city within one month, identifies the residence and work place of the mobile phone user, and then obtains the commuting data related to a certain area of the city, and then obtains the time and distance of each commuting trip; if 95% of the one-way commuting time of the area If the area does not meet the corresponding threshold standard, then it will be considered as the balance of occupation and residence in the area; if the area does not meet the balance standard, then further analysis will be made on the causes of the imbalance of occupation and residence, including commuting distance, the proportion of occupation and residence in the area,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ment and self-sufficiency of residen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idence and self-sufficiency of employee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a complete system is propo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job residence balance with commuting time as the main evaluation index and other indexes such as commuting distance; at the same time, a method flow for us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to implement th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e the status of a regional job residence balance is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规划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就业和居住是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职住分离”现象日益加剧,通勤出行成为城市交通出行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加剧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区域的职住平衡状态,能够为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提供决策依据。传统职住平衡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为人口普查或样本调查,人口普查数据准确率较高,但时效性差,且获取周期长;调查样本数据易受样本量、采样分布不均的影响,难以反映区域职住平衡的总体特征。移动通信数据具有空间覆盖范围广、样本量大、实时性强等优点,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区域职住平衡特征。常用的区域职住平衡测度指标有:职住比、自足度、空间相异指数、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等,现有研究大多没有给出平衡的标准,而是通过不同单元的纵向对比,或者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得出相对平衡或相对不平衡的结论。一套完整明确且具有普适性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对于缓解区域职住不平衡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首先利用某个城市1个月的移动通信数据,获取与该城市内某一区域相关通勤出行的通勤时长和通勤距离,然后对该区域的通勤时间进行评估,若满足职住平衡阈值标准,则认为该区域职住平衡;若不满足职住平衡标准,则进一步评估通勤距离、区域职住比、居住者就业自足比例、就业者居住自足比例等指标,为缓解该区域职住不平衡状态提供策略方向。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待分析的城市X、隶属于所述城市X内的区域A以及所述城市X内任一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数据,计算出每个手机用户的每次通勤时长和通勤距离;步骤2:根据所述城市X的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通勤出行中达到所述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的次数占比,判断是否达到职住平衡标准;步骤3: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平均通勤距离并与所述城市X的通勤距离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步骤4: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职住比,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步骤5:分别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居住者就业自足比例和就业者居住自足比例,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待分析的城市X、隶属于所述城市X内的区域A以及所述城市X内时间跨度为1个月的任一运营商的所有手机用户的移动通信数据,所述移动通信数据包括手机识别号MSID、时间戳TIMESTAMP、位置区ID、基站ID、基站经度、基站维度;其中,所述手机识别号MSID具有唯一性,所述位置区ID与所述基站ID共同确定唯一的基站;过滤筛除所述移动通信数据中的乒乓切换数据和漂移点,之后将每个手机用户的所述移动通信数据按时间升序排列,以得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计算手机用户在每个轨迹点的停留时长,挑选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中停留时长大于30分钟的轨迹点作为停留点,生成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所述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包含手机识别号MSID、时间戳TIMESTAMP、基站经度、基站维度以及停留时长STAY_TIME;所述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中时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停留点构成一次出行,将手机用户相邻的两个所述停留点通过手机识别号MSID和时间戳TIMESTAMP字段与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中的记录进行匹配,提取时间戳TIMESTAMP处于两个所述停留点之间的手机用户轨迹点,生成手机用户出行轨迹序列,所述手机用户出行轨迹序列包含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的全部字段以及出行编号字段OD_IND,所述手机识别号MSID和所述出行编号字段OD_IND唯一确定一个手机用户的一次出行;基于所述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统计每个手机用户夜间在不同的所述停留点的累积停留时长,所述夜间是指每日20:00至次日08:00,挑选在所述夜间累积停留时长最长的所述停留点识别为该手机用户的居住地;统计每个手机用户日间在不同的所述停留点的累积停留时长,所述日间是指每日08:00至20:00,挑选在所述日间累积停留时长最长的所述停留点识别为该手机用户的工作地;识别后得到每个手机用户的居住地RXp(p=1,2,…,M)和工作地WXq(q=1,2,…,N),其中M为居住地处于所述城市X内的手机用户数量,N为工作地处于所述城市X内的手机用户数量;筛选所述居住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RAj(j=1,2,…,m)和工作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WAk(k=1,2,…,n),其中m为所述居住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RAj的数量,n为所述工作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WAk的数量;提取手机用户RAj和手机用户WAk在所述区域A内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通勤出行的手机用户通勤出行轨迹序列;假设满足所述通勤出行条件的通勤出行共有K次,第i次通勤出行的通勤时长为Ti,通勤距离为Si,i=1,2,…K;其中,所述通勤时长是指所述手机用户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出行所花费的时长;所述通勤距离是指所述手机用户在一次所述通勤出行中,所有的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按时间顺序排列,计算相邻两个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间的最短距离并进行累加获得所述通勤距离。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已知所述城市X的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为Cx,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所述通勤出行中,达到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Cx的次数占比RTA:其中,,如果次数占比RTA≥职住平衡标准,所述职住平衡标准为95%,则所述区域A内达到职住平衡,输出评估结果;如果次数占比RTA<职住平衡标准,所述职住平衡标准为95%,则所述区域A内未达到职住平衡,继续执行所述步骤3。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已知所述城市X的规划人口规模为P,单位为万人,以及所述城市X的通勤距离标准为单程的所述通勤出行的平均出行距离不大于Dx,单位为km;计算所述区域A的平均出行距离,其中Si为第i次单程的所述通勤出行的距离;如果MSA≤Dx,即所述区域A的平均出行距离满足通勤距离标准,则通勤距离不是造成所述区域A职住不平衡的原因,调控建议为:提高交通供给,改善方式结构,降低通勤时间;如果MSA>Dx,即所述区域A的平均出行距离不满足通勤距离标准,则造成所述区域A职住不平衡的原因是通勤距离未达到通勤距离标准,进一步分析通勤距离未达到通勤距离标准的原因,继续执行所述步骤4。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所述区域A的职住比REA=(区域A的就业岗位数EA/区域A的居住人口RA);如果职住比REA<0.8,则造成所述区域A职住不平衡的原因为:职住比REA偏低,调控建议为:增加住宅供给,提高职住比;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选取待分析的城市X、隶属于所述城市X内的区域A以及所述城市X内任一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数据,计算出每个手机用户的每次通勤时长和通勤距离;/n步骤2:根据所述城市X的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通勤出行中达到所述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的次数占比,判断是否达到职住平衡标准;/n步骤3: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平均通勤距离并与所述城市X的通勤距离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n步骤4: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职住比,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n步骤5:分别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居住者就业自足比例和就业者居住自足比例,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待分析的城市X、隶属于所述城市X内的区域A以及所述城市X内任一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数据,计算出每个手机用户的每次通勤时长和通勤距离;
步骤2:根据所述城市X的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通勤出行中达到所述内部通勤单程时耗标准的次数占比,判断是否达到职住平衡标准;
步骤3: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平均通勤距离并与所述城市X的通勤距离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
步骤4: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职住比,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
步骤5:分别计算所述区域A内的居住者就业自足比例和就业者居住自足比例,判断是否为造成所述区域A内职住不平衡的原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区域职住平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待分析的城市X、隶属于所述城市X内的区域A以及所述城市X内时间跨度为1个月的任一运营商的所有手机用户的移动通信数据,所述移动通信数据包括手机识别号MSID、时间戳TIMESTAMP、位置区ID、基站ID、基站经度、基站维度;其中,所述手机识别号MSID具有唯一性,所述位置区ID与所述基站ID共同确定唯一的基站;
过滤筛除所述移动通信数据中的乒乓切换数据和漂移点,之后将每个手机用户的所述移动通信数据按时间升序排列,以得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计算手机用户在每个轨迹点的停留时长,挑选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中停留时长大于30分钟的轨迹点作为停留点,生成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所述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包含手机识别号MSID、时间戳TIMESTAMP、基站经度、基站维度以及停留时长STAY_TIME;所述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中时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停留点构成一次出行,将手机用户相邻的两个所述停留点通过手机识别号MSID和时间戳TIMESTAMP字段与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中的记录进行匹配,提取时间戳TIMESTAMP处于两个所述停留点之间的手机用户轨迹点,生成手机用户出行轨迹序列,所述手机用户出行轨迹序列包含所述手机用户轨迹点时间序列的全部字段以及出行编号字段OD_IND,所述手机识别号MSID和所述出行编号字段OD_IND唯一确定一个手机用户的一次出行;
基于所述手机用户停留点时间序列,统计每个手机用户夜间在不同的所述停留点的累积停留时长,所述夜间是指每日20:00至次日08:00,挑选在所述夜间累积停留时长最长的所述停留点识别为该手机用户的居住地;统计每个手机用户日间在不同的所述停留点的累积停留时长,所述日间是指每日08:00至20:00,挑选在所述日间累积停留时长最长的所述停留点识别为该手机用户的工作地;
识别后得到每个手机用户的居住地RXp(p=1,2,…,M)和工作地WXq(q=1,2,…,N),其中M为居住地处于所述城市X内的手机用户数量,N为工作地处于所述城市X内的手机用户数量;筛选所述居住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RAj(j=1,2,…,m)和工作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WAk(k=1,2,…,n),其中m为所述居住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RAj的数量,n为所述工作地处于所述区域A内的手机用户WAk的数量;提取手机用户RAj和手机用户WAk在所述区域A内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通勤出行的手机用户通勤出行轨迹序列;假设满足所述通勤出行条件的通勤出行共有K次,第i次通勤出行的通勤时长为Ti,通勤距离为Si,i=1,2,…K;其中,所述通勤时长是指所述手机用户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出行所花费的时长;所述通勤距离是指所述手机用户在一次所述通勤出行中,所有的所述手机用户轨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思陈明威李晗许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云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