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斗结构及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15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及挖掘机,涉及挖掘机领域。旨在改善现有的铲斗结构挖掘效率不高的问题。铲斗结构,铲斗本体;齿组,齿组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铲斗本体的多个斗齿;沿预设方向,位于齿组端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的齿距大于位于齿组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的齿距。挖掘机包括铲斗结构。齿组两端的斗齿齿距大于中部的斗齿齿距,相比现有的齿组,增大了端部的齿距,缩小中部的齿距,从而增大齿组中部的强度,能够整体增强齿组的挖掘能力,提高铲斗结构的挖掘效率。

Bucket structure and excavator

The bucket structure and excavator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 to the field of excavat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bucket structure mining efficiency is not high. Bucket structure, bucket body; tooth group, tooth group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bucket teeth arranged at intervals on the bucket body along the preset direction; along the preset direction, the tooth spacing of the two adjacent bucket teeth at the end of the tooth group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two adjacent bucket teeth in the middle of the tooth group. Excavator includes bucket structure. The tooth pitch of the two ends of the tooth group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middle par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ooth group, the tooth pitch of the end is increased, and the tooth pitch of the middle part is reduced, so as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oth group, which can enhance the digging ability of the tooth group as a whole and improve the digging efficiency of the buck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铲斗结构及挖掘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铲斗结构及挖掘机。
技术介绍
挖掘机铲斗在工作中,磨损很严重,较为突出的是其斗齿部件,尤其是在矿山作业中,往往需要频繁更换斗齿。现有铲斗齿座上的斗齿大小相等,粗细相同,采用等间距布置,该种铲斗结构存在挖掘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铲斗结构,其能够改善现有的铲斗结构挖掘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挖掘机,包括铲斗结构,其能够改善现有的铲斗结构挖掘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包括:铲斗本体;齿组,齿组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铲斗本体的多个斗齿;沿预设方向,位于齿组端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的齿距大于位于齿组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的齿距。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可选地:沿齿组的中部到齿组的端部的方向,斗齿的齿距逐渐增大。可选地:沿齿组的中部到齿组的端部的方向,斗齿的齿宽逐渐增大。可选地:沿齿组的中部到齿组的端部的方向,斗齿的齿尖夹角逐渐增大。可选地:多个斗齿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以及第五齿,第一齿和第二齿的齿距等于第四齿和第五齿的齿距,第二齿和第三齿的齿距等于第三齿与第四齿的齿距。可选地:第三齿的齿宽为X;第二齿的齿宽等于第四齿的齿宽,且均为Y1,Y1=A1*X;第一齿的齿宽等于第五齿的齿宽,且均为Y2,Y2=A2*X,A2>A1>1。可选地:1<A1≤1.8;1.1≤A2≤2.5。可选地:铲斗本体上设置有齿座,多个斗齿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齿座;沿预设方向,第一齿与齿座端壁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五齿与齿座端壁之间的距离,且均为d;第三齿的齿宽为X;第一齿和第二齿之间的齿距等于第四齿和第五齿之间的齿距,且均为D1,D1=B1*X+0.1d;第二齿和第三齿之间的齿距等于第三齿和第四齿之间的齿距,且均为D2,D2=B2*X-0.1d。可选地:1.5≤B1≤3;1≤B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挖掘机,挖掘机包括铲斗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铲斗结构及挖掘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铲斗结构,齿组两端的齿距大于中部的齿距,相比现有的齿组,增大了端部的齿距,缩小中部的齿距,能够增大齿组中部的强度,从而能够增强齿组整体的挖掘能力,提高铲斗结构的挖掘效率。挖掘机,包括铲斗结构,齿组两端的齿距大于中部的齿距,相比现有的齿组,增大了端部的齿距,缩小中部的齿距,能够增大齿组中部的强度,从而能够整体增强齿组的挖掘能力,提高挖掘机的挖掘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的示意图。图标:100-齿组;110-斗齿;111-齿尖;200-齿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现有铲斗齿座上的斗齿110大小相等,粗细相同,采用等间距布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两端斗齿110由于承受较大的力,往往最先磨损,齿尖111变秃变短,中间的斗齿110磨损相对较小,变化不大。随着继续使用,中间斗齿110也迅速变秃,这样齿座200上的斗齿110依次被磨损,并没有完全发挥各自的功能,使得铲斗结构存在挖掘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高铲斗结构挖掘效率主要通过提高斗齿110的强度,但是为了实现标准化加工以及安装,斗齿110的排布方式依然不变,依然是等齿宽以及等齿距,各个斗齿110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使得现有的铲斗结构依然存在挖掘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以及挖掘机能够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包括铲斗结构,还包括挖掘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挖掘机本体上的挖掘臂,铲斗结构设置在挖掘臂上。下面接合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铲斗结构,包括:铲斗本体;齿组100,齿组100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铲斗本体的多个斗齿110;沿预设方向,位于齿组100端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110的齿距大于位于齿组100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110的齿距。具体地,铲斗本体开口的下边沿设置有齿座200,多个斗齿110沿着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齿座200上。“预设方向”为图1中的A方向,一般为平行于齿座200外壁的方向,以及垂直于斗齿110长度方向的方向。当斗齿110的个数为偶数时,多个斗齿110一分为二,“齿组100的中部”包括偶数个斗齿110,“齿组100的端部”也包括偶数个斗齿110;当斗齿110的个数为奇数时,“齿组100的中部”包括奇数个斗齿110,“齿组100的端部”也包括偶数个斗齿110。具体地,多个斗齿110包括四个斗齿110,依次为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以及第四齿,“齿组100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110的齿距”包括第二齿以及第三齿之间的齿距,“齿组100端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110的齿距”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之间的齿距,以及第三齿和第四齿之间的齿距。多个斗齿110包括五个斗齿110,依次为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以及第五齿,“齿组100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斗齿110的齿距”包括第二齿和第三齿之间的齿距,以及第三齿和第四齿之间的齿距;“齿组100端部的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铲斗本体;/n齿组(100),所述齿组(100)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铲斗本体的多个斗齿(110);/n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齿组(100)端部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斗齿(110)的齿距大于位于所述齿组(100)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斗齿(110)的齿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铲斗本体;
齿组(100),所述齿组(100)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铲斗本体的多个斗齿(110);
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齿组(100)端部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斗齿(110)的齿距大于位于所述齿组(100)中部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斗齿(110)的齿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齿组(100)的中部到所述齿组(100)的端部的方向,所述斗齿(110)的齿距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齿组(100)的中部到所述齿组(100)的端部的方向,所述斗齿(110)的齿宽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齿组(100)的中部到所述齿组(100)的端部的方向,所述斗齿(110)的齿尖(111)夹角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斗齿(110)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第四齿以及第五齿,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齿距等于所述第四齿和所述第五齿的齿距,所述第二齿和所述第三齿的齿距等于所述第三齿与第四齿的齿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虎徐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