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时专利>正文

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91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且使橡胶筒的封闭端与安装孔的孔底接触;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螺栓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的底部,并与螺母连接;步骤C:将支承筒的一端与支撑块的底部拆卸连接;步骤D:将支承筒远离支撑块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中拔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The support method of reinforcement cage for pile found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 method for the reinforcement cage of pile founda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a: install an elastic rubber cylinder in each installation hole, and make the closed end of the rubber cylinder contact with the hole bottom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step B: place a bolt in each central hole of the rubber cylinder, and the rod end of the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block, and Nut connection; step C: dismantle and connect one end of the support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block; step D: place one end of the support cylinder away from the support block on the ground; step e: insert the main reinforcement into the central hole of a rubber cylinder respectively, and carry out the produc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cag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reinforcement cage; step f: after the produc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cage, remove the column reinforcement from the rubber Pull out the rubber cylinder.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workers to support and fix the main reinforcement,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大型建筑体在修筑中,桩基作为建筑体的基础部件。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求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部分种类桩基在修筑中,需要先将各个主体钢筋垂直于地面放置,并将其位置固定,围成圆形,然后再用钢丝绳将其围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钢筋笼,然后再将钢筋笼移入放置桩基的凹坑中,再进行后续的水泥浇筑作业。在制造钢筋笼中,通常小型的钢筋笼由工人徒手在工地现场制造,而现在没有便于人工制造钢筋笼的相关装置,需要多个工人扶持住主体钢筋,然后另外一个工人用钢丝绳将柱体钢筋围起来。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解决现有的钢筋笼生产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且使橡胶筒的封闭端与安装孔的孔底接触;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螺栓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的底部,并与螺母连接;步骤C:将支承筒的一端与支撑块的底部拆卸连接;步骤D:将支承筒远离支撑块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中拔出。橡胶筒的设置,消除了主体钢筋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利于各个主体钢筋均处于垂直于地面的固定位置,继而便于后续的钢丝绳围绕作业的顺利进行,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长期使用中,橡胶筒的内壁会因主体钢筋的摩擦而产生磨损甚至划裂,因此设置螺栓以及支撑筒。当橡胶筒受损后,松卸螺母,将螺栓从橡胶筒的中心孔中退出,然后取下橡胶筒,并更换上新的橡胶筒即可。支承筒的设置便于使用支撑块时,螺栓的杆部末端不与地面接触,提升了支撑块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为圆柱形,其轴线垂直于地面,在支撑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支撑块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橡胶筒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橡胶筒的封闭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向支撑块的底面延伸并贯穿支撑块;所述支撑筒两端均为开放端,且支承筒的轴线与支撑块的轴线重合。支承筒与支撑块拆卸连接,便于取下支撑筒,松卸或者拧紧螺母;螺栓等部件结构的设置,便于本专利技术后期的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筒上靠近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磁铁,支承筒通过磁铁吸附在支撑块1的底面上。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筒上远离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层。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支承筒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支承筒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消除了主体钢筋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利于各个主体钢筋均处于垂直于地面的固定位置,继而便于后续的钢丝绳围绕作业的顺利进行,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2、本专利技术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螺栓等部件结构的设置,便于本专利技术后期的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3、本专利技术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支承筒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支承筒在使用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仰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支撑块,2-安装孔,3-橡胶筒,4-螺栓,5-螺母,6-支承筒,7-磁铁,8-橡胶层,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2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3,且使橡胶筒3的封闭端与安装孔2的孔底接触;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4,螺栓4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1的底部,并与螺母5连接;步骤C:将支承筒6的一端与支撑块1的底部拆卸连接;步骤D:将支承筒6远离支撑块1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3中拔出。橡胶筒3的设置,消除了主体钢筋与安装孔2之间的间隙,利于各个主体钢筋均处于垂直于地面的固定位置,继而便于后续的钢丝绳围绕作业的顺利进行,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长期使用中,橡胶筒3的内壁会因主体钢筋的摩擦而产生磨损甚至划裂,因此设置螺栓4以及支撑筒6。当橡胶筒3受损后,松卸螺母5,将螺栓4从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退出,然后取下橡胶筒3,并更换上新的橡胶筒3即可。支承筒6的设置便于使用支撑块1时,螺栓4的杆部末端不与地面接触,提升了支撑块1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1为圆柱形,其轴线垂直于地面,在支撑块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沿支撑块1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橡胶筒3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橡胶筒3的封闭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向支撑块1的底面延伸并贯穿支撑块1;所述支撑筒6两端均为开放端,且支承筒6的轴线与支撑块1的轴线重合。支承筒6与支撑块1拆卸连接,便于取下支撑筒6,松卸或者拧紧螺母5;螺栓4等部件结构的设置,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2)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3),且使橡胶筒(3)的封闭端与安装孔(2)的孔底接触;/n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4),螺栓(4)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1)的底部,并与螺母(5)连接;/n步骤C:将支承筒(6)的一端与支撑块(1)的底部拆卸连接;/n步骤D:将支承筒(6)远离支撑块(1)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n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n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3)中拔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2)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3),且使橡胶筒(3)的封闭端与安装孔(2)的孔底接触;
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4),螺栓(4)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1)的底部,并与螺母(5)连接;
步骤C:将支承筒(6)的一端与支撑块(1)的底部拆卸连接;
步骤D:将支承筒(6)远离支撑块(1)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
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
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3)中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时
申请(专利权)人:曾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