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时专利>正文

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89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压板从螺栓的末端拆卸下;步骤B:松卸螺栓,直至螺栓的末端从通孔中退出;步骤C:将条块从滑槽的开放端退出;步骤D:将电缆卷的一段放置在底板上;步骤F: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围板,并弯曲移动板和围板,连接板从通槽的开口插入通槽中,通孔与螺纹孔同轴,然后将螺栓依次穿过通孔的上端、螺纹孔和通孔的下端,使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步骤G:将压板插入螺栓的末端与线材之间,然后继续旋转螺栓,直至压板压紧在线材圈上。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省力地绑紧电缆卷,防止电缆卷松散。

Storage method of applied wire rod

The storage method of the wire rod used in the inven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a: remove the pressing plate from the end of the bolt; step B: loosen the bolt until the end of the bolt exits from the through hole; step C: withdraw the strip from the open end of the chute; step d: place a section of the cable coil on the base plate; step f: rotate the coaming around the hinged axis and bend it Move the plate and the coaming,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channel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through-channel. The through-hole is coaxial with the threaded hole, and then the bolt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upper end of the through-hole, the threaded hol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through-hole in order to connect the bolt and the threaded hole; step G: insert the pressing plate between the end of the bolt and the wire, and then continue to rotate the bolt until the pressing plate is pressed on the wire coil.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cable coil can be tied fast and labor-saving to prevent the cable coil from being lo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的对象大到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等综合的环境设计构筑、社区形成前的相关营造过程,小到室内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建筑通常的对象为一定场地内的单位。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建筑项目都会由专案经理和建筑师负责统筹,由各级的承建商、分判商、工程顾问、建造师、工料测量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负责监督。要成功地完成每个建筑项目,有效的计划是必需的,无论设计以致完成整个建筑项目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冲击、建立建筑日程安排表、财政上的安排、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运输和运用、工程上的延误、准备投标文件等等。在建筑的修筑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1)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2)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3)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建筑修筑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线材,例如钢丝、电缆等。为了便于钢丝的库存与取用,常将钢丝收卷成钢丝卷,然后用绳索绑紧钢丝卷的一段,或者直接用扎带绑紧钢丝卷。在用伸缩绑紧的方式中,需要绑紧时使用较大的比例来压紧钢丝卷,然后再系紧绳索,这种方式需要的臂力极大,且一旦绑紧力度不够及其容易导致钢丝卷松散;采用扎带绑紧时,每次使用钢丝卷都需要剪短扎带,重新绑紧钢丝卷时,必须采用新的扎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解决采用绳索绑紧钢丝卷时,需要的臂力极大,且一旦绑紧力度不够及其容易导致钢丝卷松散;采用扎带绑紧时,每次使用钢丝卷都需要剪短扎带,重新绑紧钢丝卷时,必须采用新的扎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压板从螺栓的末端拆卸下;步骤B:松卸螺栓,直至螺栓的末端从通孔中退出;步骤C:沿着滑槽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直至条块从滑槽的开放端退出;步骤D:将电缆卷的一段放置在底板上,且使底板上与围板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内侧,围板位于电缆卷的中心孔中,底板远离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外侧;步骤E:沿着滑槽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直至条块与滑槽配合;步骤F: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围板,并弯曲移动板和围板,连接板从通槽的开口插入通槽中,通孔与螺纹孔同轴,然后将螺栓依次穿过通孔的上端、螺纹孔和通孔的下端,使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步骤G:将压板插入螺栓的末端与线材之间,然后继续旋转螺栓,直至压板压紧在线材圈上,从而线材圈固定,继而防止线材圈松散。通过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省力地绑紧电缆卷,防止电缆卷松散,且还能反复利用,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利性;且螺栓以及压板设置以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线材圈。进一步地,所述围板和移动板均为弹性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围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围板上远离铰接的一端,所述螺纹孔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滑槽设置在底板上远离铰接的一端,滑槽的延伸轴线平行于铰接的轴线,滑槽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且滑槽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形成开放端;所述条块设置在移动板的一端,其轴线与铰接的轴线平行的条块,所述条块的横截面尺寸与滑槽的横截面尺寸一致,且条块从滑槽的开放端插入滑槽中,在移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在连接块上设置有延伸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与通孔相交;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围板,并弯曲移动板和围板,连接板从通槽的开口插入通槽中,且通孔与螺纹孔同轴;螺栓的杆部末端端面与压板拆卸连接,压板平行于底板。螺栓与压板之间的拆卸连接可以通过磁铁、魔术贴等部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燕尾槽。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层。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本专利技术与线材圈的同步性,防止打滑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省力地绑紧电缆卷,防止电缆卷松散,且还能反复利用,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利性;且螺栓以及压板设置以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线材圈;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本专利技术与线材圈的同步性,防止打滑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钢丝卷的俯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板,2-围板,3-移动板,4-螺栓,5-滑槽,6-连接板,7-螺纹孔,8-连接块,9-通孔,10-通槽,11-压板,12-条块,13-线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压板1从螺栓4的末端拆卸下;步骤B:松卸螺栓4,直至螺栓4的末端从通孔9中退出;步骤C:沿着滑槽5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3,直至条块12从滑槽5的开放端退出;步骤D:将电缆卷的一段放置在底板1上,且使底板1上与围板2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内侧,围板2位于电缆卷的中心孔中,底板1远离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外侧;步骤E:沿着滑槽5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3,直至条块12与滑槽5配合;步骤F: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围板2,并弯曲移动板3和围板2,连接板6从通槽10的开口插入通槽10中,通孔9与螺纹孔7同轴,然后将螺栓4依次穿过通孔9的上端、螺纹孔7和通孔9的下端,使螺栓4与螺纹孔7螺纹连接;步骤G:将压板11插入螺栓4的末端与线材之间,然后继续旋转螺栓4,直至压板11压紧在线材圈上,从而线材圈固定,继而防止线材圈松散。通过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省力地绑紧电缆卷,防止电缆卷松散,且还能反复利用,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便利性;且螺栓以及压板设置以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线材圈。进一步地,所述围板2和移动板3均为弹性板,所述底板1的一端与围板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6设置在围板2上远离铰接的一端,所述螺纹孔7设置在连接板6上,所述滑槽5设置在底板1上远离铰接的一端,滑槽5的延伸轴线平行于铰接的轴线,滑槽5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且滑槽5的一端为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A:将压板(1)从螺栓(4)的末端拆卸下;/n步骤B:松卸螺栓(4),直至螺栓(4)的末端从通孔(9)中退出;/n步骤C:沿着滑槽(5)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3),直至条块(12)从滑槽(5)的开放端退出;/n步骤D:将电缆卷的一段放置在底板(1)上,且使底板(1)上与围板(2)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内侧,围板(2)位于电缆卷的中心孔中,底板(1)远离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外侧;/n步骤E:沿着滑槽(5)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3),直至条块(12)与滑槽(5)配合;/n步骤F: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围板(2),并弯曲移动板(3)和围板(2),连接板(6)从通槽(10)的开口插入通槽(10)中,通孔(9)与螺纹孔(7)同轴,然后将螺栓(4)依次穿过通孔(9)的上端、螺纹孔(7)和通孔(9)的下端,使螺栓(4)与螺纹孔(7)螺纹连接;/n步骤G:将压板(11)插入螺栓(4)的末端与线材之间,然后继续旋转螺栓(4),直至压板(11)压紧在线材圈上,从而线材圈固定,继而防止线材圈松散。/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压板(1)从螺栓(4)的末端拆卸下;
步骤B:松卸螺栓(4),直至螺栓(4)的末端从通孔(9)中退出;
步骤C:沿着滑槽(5)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3),直至条块(12)从滑槽(5)的开放端退出;
步骤D:将电缆卷的一段放置在底板(1)上,且使底板(1)上与围板(2)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内侧,围板(2)位于电缆卷的中心孔中,底板(1)远离铰接的一端位于电缆卷的外侧;
步骤E:沿着滑槽(5)的延伸轴线移动移动板(3),直至条块(12)与滑槽(5)配合;
步骤F:绕着铰接的轴线转动围板(2),并弯曲移动板(3)和围板(2),连接板(6)从通槽(10)的开口插入通槽(10)中,通孔(9)与螺纹孔(7)同轴,然后将螺栓(4)依次穿过通孔(9)的上端、螺纹孔(7)和通孔(9)的下端,使螺栓(4)与螺纹孔(7)螺纹连接;
步骤G:将压板(11)插入螺栓(4)的末端与线材之间,然后继续旋转螺栓(4),直至压板(11)压紧在线材圈上,从而线材圈固定,继而防止线材圈松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的线材的收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2)和移动板(3)均为弹性板,所述底板(1)的一端与围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时
申请(专利权)人:曾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