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911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9:19
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经编间隔织物领域。在幅宽方向分成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间隔层原料选用不同抗弯刚度的化纤单丝织造;2、织造过程采用不同的穿经方式;3、在后整过程中,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和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不同比例的硬挺剂处理,或者,大抗压弹性模量和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不同比例的低熔点纱织造,经过热整定型后,不同区域显现出不同的抗压弹性模量。抗压弹性模量大、中、小不同区域的冲击疲劳变形率均小于8%,小抗压弹性模量压缩应力值CV

Compression modulus of elasticity slitting warp knitted spacer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ression elastic modulus striped warp knitted spacer fabric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warp knitted spacer fabric. In the width direction, it is divided into areas with different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which can be realiz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s: 1. The material of the interlayer is made of chemical fiber monofilament with different bending rigidity; 2. The weaving process is made of different warping methods; 3. In the later process, the areas with large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the areas with medium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tiffening agent, or the areas with large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medium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tiffening agent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low melting point yarn is used to weave the middle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fter heat setting, different areas show different compressive modulus of elasticity. The deformation rate of impact fatigue in different areas with large, medium and small compressive modulus is less than 8%,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ss value CV of small compressive modulus is less than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编间隔织物领域,尤其涉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垫类材料,近年来在床垫、保洁垫、婴幼儿爬爬垫、瑜伽垫、坐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为止,市场上的经编间隔织物多以同一种抗压弹性模量的产品为主,织物各部分抗压弹性模量相同。而作为垫用材料,尤其是床垫内胆用料,当人体躺在床垫上时,人体不同部位对床垫各部分的挤压程度各不相同,比如肩部和臀部对床垫的挤压较大,腰部对床垫的挤压相对较小。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希望床垫内胆材料的肩部和臀部区域其抗压弹性模量相对较小,具有优异的包容性,能够尽量减小床垫对人体的挤压,而腰部区域其抗压弹性模量相对较大,具有优异的承托性,能够使人体脊柱处于自然状态。然而现有的市场产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产品结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不仅能制备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材料,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现有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包括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分别为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面层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纱;所述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的间隔层原料选用不同抗弯刚度的化纤单丝织造;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聚丙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单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小的聚酰胺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单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编织或者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混合编织。所述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由PET与PBT或PTT切片混合纺丝而成,或者所述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为由PET作芯层,PBT或PTT作皮层构成的皮芯结构单丝。所述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的PET和PBT或PTT混合比例为4:1~1:4;所述皮芯结构单丝中,皮层和芯层的比例为1:2~1:5。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混合编织时,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的混合比例为5:1~1:5。所述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穿经方式以实现抗压弹性模量的不同。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在间隔梳梳栉的穿经方式为2空1穿—5空1穿,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在间隔梳梳栉的穿经方式为1穿2空—1穿5空,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在间隔梳梳栉的穿经方式为1穿1空。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在后整理过程中采用硬挺剂处理以使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抗压弹性模量不同;所述硬挺剂采用聚丙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间隔丝采用皮层熔点较低、芯层熔点较高的皮芯结构低熔点丝织造,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低熔点丝和常规化纤丝混合织造,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常规化纤丝织造。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冲击疲劳变形率小于8%,压缩应力值CV40大于13kpa;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冲击疲劳变形率小于8%,压缩应力值CV40为5~8kpa;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冲击疲劳变形率小于8%,压缩应力值CV40为9~12kpa。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人体工程学要求设计成品大、中、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宽度和数量,设计单丝和面纱的整经总根数,并根据成品大、中、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宽度和数量对不同抗弯刚度的单丝根数及不同颜色的面纱根数进行设计并排列;2)将单丝和面纱根据设计好的整经根数和排列规律整经成织造需要的盘头,供织造生产使用;3)根据设计要求将单丝盘头按一定的规律上到织机经轴上,并按照设计好的工艺要求穿经织造;4)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抗弯刚度单丝和皮芯低熔点单丝的特性,以一定的温度和车速对织造毛坯进行定型后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各大、中、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间隔层使用不同抗弯刚度的化纤材料,利用织造混编工艺,或者利用后整理工艺,实现分条产品的常规化简便生产,降低现有的生产难度,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不同的穿经工艺,利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出各区域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产品,提高成品的附加值。3、由于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选用新型的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单丝生产,其单丝本身的弹性优异,用其生产的分条产品耐压缩疲劳度优良,床垫成品不会出现局部塌陷的问题,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大、中、小不同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结构示意图;图2为皮芯结构的改性聚酯单丝截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七区分条经编间隔织物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五区分条经编间隔织物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人体工程学要求,将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在产品的幅宽(横向)方向设计成3~7个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包括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抗压弹性模量大、中、小不同区域的面层分别用不同的色纱区分。不同区域抗压弹性模量的差别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其间隔层原料选用不同抗弯刚度的化纤单丝织造;(2)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织造过程采用不同的穿经方式来实现抗压弹性模量的不同;(3)相同抗压弹性模量的毛坯织物在后整过程中,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不同比例的硬挺剂处理来达到最终成品不同区域的抗压弹性模量差别,或者,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不同比例的低熔点纱织造,经过热整定型后,不同区域显现出不同大小的抗压弹性模量。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可以选择抗弯刚度较大的聚丙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可以选择抗弯刚度较小的聚酰胺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丝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可以选择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或者选择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通过不同的比例混合编织。如图1所示,采用抗弯刚度不同的单丝织造的大、中、小不同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结构示意图,由PTT单丝织造的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为软区,由PET单丝织造的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为硬区,由PTT和PET混合织造的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为中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分别为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面层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纱;所述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的间隔层原料选用不同抗弯刚度的化纤单丝织造;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聚丙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小的聚酰胺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编织或者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混合编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分别为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和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的面层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纱;所述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的间隔层原料选用不同抗弯刚度的化纤单丝织造;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聚丙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所述小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小的聚酰胺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单丝、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编织或者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混合编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由PET与PBT或PTT切片混合纺丝而成,或者所述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为由PET作芯层,PBT或PTT作皮层构成的皮芯结构单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刚度中等的改性聚酯单丝的PET和PBT或PTT混合比例为4:1~1:4;所述皮芯结构单丝中,皮层和芯层的比例为1:2~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抗压弹性模量区域采用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混合编织时,抗弯刚度较大的单丝和抗弯刚度较小的单丝的混合比例为5:1~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穿经方式以实现抗压弹性模量的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压弹性模量分条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抗压弹性模量区域在间隔梳梳栉的穿经方式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芳芳陈亚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