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97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包括升降总成和相套接的五个升降管,五个升降管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升降管、第二升降管、第三升降管、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升降总成固定在第三升降管内,升降总成包括:上传动组件、下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五节升降立柱不同的升降管在升降立柱启动时向上或向下移动,放置在台面上的五节升降立柱的五个升降管实现视觉上的同时上升,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速度为单根丝杆组件的升降立柱的多倍,提高升降立柱的整体升降速度。

A five section lifting colum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ve section lifting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assembly and five lifting tube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ve lifting tubes are successively the first lifting tube, the second lifting tube, the third lifting tube, the fourth lifting tube and the fifth lifting tub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lifting assembly is fixed in the third lifting tube. The lifting assembly includes an upper driving assembly, a lower driving assembly and a driving assembly.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nerator When the lifting column is started, the different lifting pipes passing through the five section lifting column move up or down. The five lifting pipes of the five section lifting column placed on the table top realize the visual rise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the lifting speed of the lifting column is multiple times that of the lifting column of a single screw rod assembly, and the overall lifting speed of the lifting column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节升降立柱
本专利技术属于升降立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节升降立柱。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升降立柱中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单根丝杆组件实现升降立柱的升降,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速度过慢,升降到指定的高度耗时过长,升降效率低,且需要把升降立柱的每一节的升降管设置的足够长才能实现升降到设定高度,使得处于收缩状态的升降立柱长度过长,不便于存放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快速升降的五节升降立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包括升降总成和相套接的五个升降管,五个升降管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升降管、第二升降管、第三升降管、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升降总成固定在第三升降管内,升降总成包括:上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上传动外丝杆组件,上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二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二升降管上升,上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一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一升降管上升;下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下传动外丝杆组件,下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四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四升降管下降,下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五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五升降管下降;驱动组件,分别与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相连,用于同时驱动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运行。进一步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相连的上传动内丝杆以及与上传动内丝杆螺纹连接的上传动内螺母,上传动内螺母与第二升降管相连。进一步的,上传动外丝杆组件包括上传动外丝杆以及与上传动外丝杆螺纹连接的上传动外螺母,上传动外丝杆套接在上传动内丝杆上并通过花键与上传动内丝杆共同转动,上传动外螺母与第一升降管相连。进一步的,第一升降管包括第一管体和设于第一管体上的顶板,上传动外螺母通过上传动管与顶板相连。进一步的,下传动外丝杆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相连的下传动管、通过花键与下传动管共同转动以推动第四升降管下降的下传动外丝杆以及与下传动外丝杆螺纹连接的下传动外螺母,下传动外螺母固定在第三升降管上。进一步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五升降管上的下传动内丝杆以及与下传动内丝杆螺纹连接的下传动内螺母,下传动外丝杆套接在下传动内丝杆外侧,下传动内螺母固定在下传动外丝杆的底部并与下传动外丝杆连动。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同时与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相连的减速箱。进一步的,减速箱包括与电机相连的蜗轮蜗杆装置、与上传动组件相连的第一传动装置以及与下传动组件相连的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和蜗轮蜗杆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传动。进一步的,蜗轮蜗杆装置包括连接在电机上的蜗杆和与蜗杆相连的蜗轮,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蜗轮相连的第一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以及与第二伞齿轮连动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进一步的,第三升降管包括第三管体和设置在第三管体底部的底板,减速箱固定在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五节升降立柱,当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时,上传动组件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上传动外丝杆组件分别推动第一升降管和第二升降管向上远离第三升降管,下传动组件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下传动外丝杆组件分别推动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向下远离第三升降管,第一升降管和第二升降管相对于第三升降管上升,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相对于第三升降管下降,放置在台面上的五节升降立柱的五个升降管实现视觉上的同时上升,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速度为单根丝杆组件的升降立柱的多倍,在丝杆组件输出速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升降立柱的整体升降速度,且五节升降立柱不同的升降管在升降立柱启动时向上或向下移动,在升降立柱处于收缩状态时五节升降管重合或部分重合,每个升降管无需设置过长即可实现升降立柱升降到设定高度,即实现低安装距高行程的目的,便于升降立柱的存放和运输。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五节升降立柱的立体图;图2为升降总成示意图;图3为齿轮箱、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连接示意图一;图4为齿轮箱、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连接示意图二;图5为专利技术一种五节升降立柱的剖面示意图一;图6为专利技术一种五节升降立柱的剖面示意图二。附图说明:110、第一升降管;120、第二升降管;130、第三升降管;140、第四升降管;150、第五升降管;200、电机;300、减速箱;311、蜗轮;312、蜗杆;321、第一伞齿轮;322、第二伞齿轮;323、第一传动齿轮;331、第二传动齿轮;410、上传动内丝杆;420、上传动内螺母;510、上传动外丝杆;520、上传动外螺母;530、上传动管;610、下传动内丝杆;620、下传动内螺母;710、下传动外丝杆;720、下传动外螺母;730、下传动管。810、第一花键;820、第二花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包括升降总成和相套接的五个升降管,五个升降管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升降管、第二升降管、第三升降管、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升降总成固定在第三升降管内,升降总成包括:上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上传动外丝杆组件,上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二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二升降管上升,上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一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一升降管上升;下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下传动外丝杆组件,下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四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四升降管下降,下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五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五升降管下降;驱动组件,分别与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相连,用于同时驱动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运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五节升降立柱,当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时,上传动组件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上传动外丝杆组件分别推动第一升降管和第二升降管向上远离第三升降管,下传动组件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下传动外丝杆组件分别推动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向下远离第三升降管,第一升降管和第二升降管相对于第三升降管上升,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相对于第三升降管下降,放置在台面上的五节升降立柱的五个升降管实现视觉上的同时上升,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速度为单根丝杆组件的升降立柱的多倍,在丝杆组件输出速度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升降立柱的整体升降速度,且五节升降立柱不同的升降管在升降立柱启动时向上或向下移动,在升降立柱处于收缩状态时五节升降管重合或部分重合,每个升降管无需设置过长即可实现升降立柱升降到设定高度,即实现低安装距高行程的目的,便于升降立柱的存放和运输。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总成和相套接的五个升降管,五个所述升降管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升降管、第二升降管、第三升降管、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所述升降总成固定在第三升降管内,所述升降总成包括:/n上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上传动外丝杆组件,所述上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二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二升降管上升,所述上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一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一升降管上升;/n下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下传动外丝杆组件,所述下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四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四升降管下降,所述下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五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五升降管下降;/n驱动组件,分别与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相连,用于同时驱动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总成和相套接的五个升降管,五个所述升降管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升降管、第二升降管、第三升降管、第四升降管和第五升降管,所述升降总成固定在第三升降管内,所述升降总成包括:
上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上传动外丝杆组件,所述上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二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二升降管上升,所述上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一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一升降管上升;
下传动组件,包括相连的下传动内丝杆组件和下传动外丝杆组件,所述下传动外丝杆组件与第四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四升降管下降,所述下传动内丝杆组件与第五升降管相连,用于带动第五升降管下降;
驱动组件,分别与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相连,用于同时驱动上传动组件和下传动组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内丝杆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相连的上传动内丝杆以及与上传动内丝杆螺纹连接的上传动内螺母,所述上传动内螺母与第二升降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外丝杆组件包括上传动外丝杆以及与上传动外丝杆螺纹连接的上传动外螺母,所述上传动外丝杆套接在上传动内丝杆上并通过花键与上传动内丝杆共同转动,所述上传动外螺母与第一升降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节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管包括第一管体和设于第一管体上的顶板,所述上传动外螺母通过上传动管与顶板相连。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裘凯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