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71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该结构的特点是节流调节容易,截止密封可靠,可用于高、中、低压阀门之中,尤其是对高压阀门,采向该机构,其优点更为明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密封面进行了保护处理。故在流量和全量通过情况下,不损伤密封面,延长了密封机构的寿命。(*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使用于节流、截止密封条件下的高、中、低压阀门均可采用本技术机构。本技术的特点是流量调节容易,截止密封可靠。密封面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其目的就是为延长阀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截止密封阀一般只能作为全开启或全关闭使用。如果作为节流阀使用,由于介质连续冲击密封面,其密封面很快会被损坏,故寿命短。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是由活塞(1),阀座(5),阀体(6)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活塞(1)的下部开有节流孔(D)并留有中间孔(E),在节流孔(D)的上部装有密封圈(4)、在阀座(5)上装有密封圈(3),同时活塞(1)为变径结构,上体直径比下体直径大,在两种直径交接处设有斜面(A)节流孔(D)最下缘到活塞(1)下端面的距离大于三个密封圈(3)的总距离以起到保护密封圈(3)的作用。本技术的节流机构是由活塞(1)、阀座(5)、密封圈(3)、活塞(1)下部的节流孔(D)和中间孔(E)构成作流量节流使用时,流量介质从活塞(1)下部的中间孔(E)流入,经活塞(1)下部的节流孔(D)流出。节流孔(D)的面积大小可靠阀杆(2)带动活塞(1)上下调节。在流量介质流出过程中密封圈前后无压差产生。故仅对节流孔(D)有连续冲击作用,而对密封圈(3)、(4)无冲击力。这样保护了密封圈(3)、(4),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截止密封机构是由活塞(1)、阀座(5)和密封圈(3)、(4)构成。作为截止密封使用时,使活塞(1)下部的密封面(B)与密封圈(3)相接触;使活塞(1)下部的密封圈(4)与阀座(5)上的密封面(C)相接触;使活塞(1)上的斜面(A)与阀座(5)相接触。形成了两道软密封和一道硬密封,故截止密封可靠。如果全开启全通流量使用时,靠上提阀杆(2)增大活塞(1)下部的节流孔(D)的面积来实现。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的纵向剖面图。参照图1,阀关闭时,顺时针方向旋转手柄(8)带动大螺母(9)沿轴承(10)一起滚动旋转。由于螺母旋转迫使阀杆(2)向下,这时活塞(1)同步向下,使活塞(1)下部的密封面(B)与密封圈(3)接触密封圈(4)与阀座(5)上的密封面(C)接触;活塞(1)上的斜面(A)与阀座(5)接触形成密封阀开启时,反时针方向旋转手柄(8)带动大螺母(9)沿轴承(10)一起滚动旋转。由于螺母旋转迫使阀杆(2)向上运动,可以根据阀杆向上提的距离控制节流孔(D)的面积大小。活塞(1)至上死点时,处于全开启位置。由于流量流通过程中对密封圈(3)、(4)无冲击力,故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1、活塞 2、阀杆 3、密封圈 4、密封圈5、阀座 6、阀体 7、连接螺钉8、手柄9、大螺母10、轴承 A、斜面B、密封面C、密封面D、节流孔E、中间孔权利要求1.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其由活塞(1),阀座(5),阀体(6)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在活塞(1)的下部开有节流孔(D),并有中间孔(E),在节流孔(D)的上部装有密封圈(4),在阀座(5)上装有密封圈(3),活塞(1)为变径结构,在变经处设有斜面(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其特征是前面所述的活塞(1)的变径结构,上体直径比下体直径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其特征是节流孔(D)的最下缘到活塞(1)下端面的距离大于三个密封圈(3)的总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该结构的特点是节流调节容易,截止密封可靠,可用于高、中、低压阀门之中,尤其是对高压阀门,采用该机构,其优点更为明显。本技术对于密封面进行了保护处理。故在流量和全量通过情况下,不损伤密封面,延长了密封机构的寿命。文档编号F16K3/00GK2073959SQ9021074公开日1991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用民, 李玲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胜利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的节流,截止密封两用机构,其由活塞(1)、阀座(5)、阀体(6)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活塞(1)的下部开有节流孔(D),并有中间孔(E),在节流孔(D)的上部装有密封圈(4),在阀座(5)上装有密封圈(3),活塞(1)为变径结构,在变径处设有斜面(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用民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胜利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