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63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砜吡草唑的除草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两种活性成分,两种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60‑60:1。本发明专利技术除草谱广、除草效果显著,对作物安全。

A weeding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eed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ulfonylpyrazol, which comprises two active ingredients, sulfonylpyrazol and nitrosulsoketone, and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two active ingredients is 1:60-60:1. The invention has wide weeding spectrum, remarkable weeding effect and crop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草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含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技术介绍
Pyroxasulfone化学名称为[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开发代号:KIH-485、KUH-403),是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可用于大多数作物田的芽前土壤处理剂,其作用机制与乙草胺及其有关除草剂近似,但其应用作物种类广、生物活性远大于乙草胺与异丙甲草胺。单位面积用量比乙草胺及其他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品种低8~10倍,此品种从开发成功以来,受到广泛重视与高度评价。砜吡草唑通过抑制超长链脂肪酸延长合成酶而致效,是广谱、具有残留活性的除草剂品种,可有效地防治狗尾草属(Setaria)、马唐属(Digitaria)、稗属(Echinochload)、黍属(Panicum)、蜀黍属(Sorghum)等一系列禾本科杂草以及苋属(Amaranthus)、曼陀罗属(Datura)、茄属(Solanum)、苘麻属(Abutilon)、藜属(Chenopedium)等阔叶杂草。硝磺草酮(mesotrione)为三酮类除草剂,能防治水稻田的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优于禾本科。化学名称2-(4-甲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基)环己烷-1,3-二酮,化学结构式:其机理为抑制对-羟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的活性,HPPD可将氨基酸络氨酸转化为质体醌,质体醌是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的辅助因子,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使用硝磺草酮3-5天内植物分生组织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引起枯斑,两星期后遍及整株植物。使用硝磺草酮3-5天内植物分生组织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引起枯斑,两星期后遍及整株植物。用于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安全性能高、增产作用显著、施药方便、毒性低的除草组合物。具体的涉及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除草组合物。上述除草组合物,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重量比为1:60~60:1。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以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剂型。其可以加工的剂型为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①将两种除草剂进行复配,不仅除草效果好,且杀草谱广,对玉米安全,两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效果更快更好,对阔叶科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都有很好的防效。②与现有单剂相比,提高了持效期,复配后具有增效作用,从而降低了使用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③两成分之间无交互抗性。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首先对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两种有效成分在室温盆栽条件下进行除草试验,以评价两种成分复配的除草效果。马唐和灰藜均为玉米田常见杂草,较为难防。根据两种有效成分的除草谱,我们将生测对象定为马唐和灰藜,具体实施情况如下:试验药剂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重量95%的砜吡草唑原药和95%硝磺草酮原药,用适量的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加入含有0.1%吐温80乳化剂的清水l中,搅拌至均匀,即成含有一定有效成分的溶液。空白对照溶液:用等量二甲基甲酰胺加等量0.1%的吐温80乳化剂的水。试验方法如下:采用gowing法检验混用后药剂对马唐和灰藜的活性,试验土壤定量装至盆钵的4/5处。,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然后根据种子大小覆土0.5cm~2cm。播种24h后进行土壤喷雾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使用空白溶液作对照。处理后置于温室常规培养,以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用温湿度数字记录仪,记录试验期间温室内的温湿度动态数据。21天后调查记录除草活性,称量株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作用评价方法,根据gowing法评价除草剂联合作用方式,其公式如下:E0(%)=X+Y×(100-X)/100C=E-E0式中E0为两种有效成分混配后对杂草抑制的理论防效,E为两种有效成分混配后对杂草抑制的实测防效,X为砜吡草唑在该剂量下对目标杂草的防效,Y为硝磺草酮在该剂量下对目标杂草的防效,C为混配制剂的联合作用系数,用以评价两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当C大于1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10%时为拮抗作用,介于±10%时为加和作用。表1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不同配比对马唐草除草活性的生测试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复配后,对马唐的防效很好,联合作用系数(C)均大于12,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的增效作用明显。表2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不同配比对灰藜的除草活性的生测试验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复配后,对灰藜的防效很好,联合作用系数(C)均大于12,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的增效作用明显。上述两个生测试验表明,与单一药剂的作用相比,将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复配后,对马唐和灰藜的防效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两种药剂复配后,解决了单一药剂对某一类杂草的防效不好的问题,对玉米田常见种类的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下通过具体实例用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及助剂均为其他厂家购买。配方实例如下:实施例一:30.5%砜吡草唑·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二:31%砜吡草唑·硝磺草酮可湿性粉剂实施例三:22%砜吡草唑·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四:42%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水分散粒剂实施例五:40%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悬浮剂实施例六:30%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水分散粒剂实施例七:40%砜吡草唑·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八:45%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悬浮剂实施例九:32%砜吡草唑·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十:33%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悬浮剂实施例十一:31%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悬浮剂实施例十二:61%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悬浮剂选择以上实施例,进行防治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用于验证防治玉米田杂草的效果,同时与砜吡草唑单剂和硝磺草酮单剂进行对比,确定各个实施例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如下:40%砜吡草唑·硝磺草酮悬浮剂等制剂防治马唐和灰藜的除草剂试验。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药效评价。防效按照下述公式计算:表4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不同配比防治玉米田杂草的药效试验从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复配制剂,对马唐和灰藜两种玉米田常见的杂草15天、30天的防效均超过90%,相较于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单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活性成分由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组成,所述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重量比为1:60~6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活性成分由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组成,所述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重量比为1:60~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砜吡草唑和硝磺草酮的优选重量比为1:30~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营刘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燕化永乐乐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