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583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29
新型多功能仪表包括上壳、下壳、端子盖、透明板、面板、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上壳有安装端子盖的安装槽;上壳长边中间有限位边与下壳中间的限位扣配合;上壳与下壳配合后各装配间隙都具备足够的路径长度保证静电防护要求;仪表一侧边缘有电源端设于第一线路板,上壳电源隔离槽将电源端隔离,电源端同侧功能端子设置于第二线路板,与电源端保持一个垂直距离,接线时更安全,与电源端相对一侧为两排功能端子,分别设置于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阶梯状错开排列,不影响各自接线,电源端可设于上侧或下侧,与电源端同侧的功能端只设置一排且与电源端保持垂直距离;液晶显示区采用面板和透明板双重保护,避免外力和静电造成的损坏。

New multifunctional instrument

The new multifunctional instrument includes upper shell, lower shell, terminal cover, transparent plate, panel, first circuit board, second circuit board and third circuit board. The upper shell has an installation slot for installing the terminal cover; the middle limited edge of the long side of the upper shell is matched with the limit buckle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shell; after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re matched, each assembly clearance has enough path length to ensure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ne side of the instrument The edge power supply terminal is set on the first circuit board, the upper shell power supply isolation slot isolates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the function terminal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is set on the second circuit board, keeping a vertical distance from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which is safer when wiring.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is two rows of function terminal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set on the first circuit board and the second circuit board, arranged in staggered steps, without affecting their wiring. The power supply The end can be set on the upper side or the lower side, and only one row of the functional end on the same side with the power supply end is set and kept at a vertical distance from the power supply end; the LCD area is double protected by the panel and the transparent plate to avoid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orce and static electr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功能仪表
本技术属于多功能仪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仪表。
技术介绍
多功能仪表相对普通仪表体积更大,接线更复杂,传统多功能仪表电源端不隔离,和接线端使用同一个端子排,且接线端没有端子盖不能避免误触危险,接线不安全;由于体积更大,壳体容易发生翘曲降低安装可靠性;在功能排满需要增加功能时只能重新设计更大的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仪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仪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上壳、下壳、三个端子盖、透明板、面板、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电源端和第一功能端,所述第二线路板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第三线路板的表面设有显示区,所述上壳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对应功能端的安装槽,所述上壳的长边中间开设有限位边,所述上壳上还开设有搭扣、电源端隔离槽和透明板槽,所述下壳的长边中间开设有限位扣,所述下壳上还设有搭扣槽。所述搭扣与搭扣槽相扣接,所述限位边与限位扣相扣接,以使得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由下壳至上壳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且所述电源端置于电源端隔离槽内,所述第一功能端、第二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分别置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所述显示区置于透明板槽内,所述透明板槽上依次安装有面板和透明板,所述端子盖设置于上壳对应的安装槽内。较佳地,所述端子盖采用可翻转180度的外翻方式设置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所述端子盖的内凹的内面上设置有接线图。较佳地,所述上壳两侧的底部长边中间均设有限位边,所述下壳两侧的底部长边中间均设有限位扣。较佳地,所述电源端和第二功能端位于同一侧。较佳地,所述第一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位于电源端的相对一侧。较佳地,所述电源端为带防护盖端子排。较佳地,所述显示区为液晶显示区。较佳地,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功能扩展接口。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多功能仪表各功能接线端都有端子盖,端子盖与安装槽配合形成迂回路径使具备高静电防护特性,端子盖采用外翻方式可翻转180度,可在端子盖内面设置接线图,节省上预留标识空间;上壳长边中间有限位边,与下壳长边中间的限位扣配合,防止上壳长边翘曲,提高整体尺寸稳定性;上壳与下壳配合后,各装配间隙都具备足够的路径长度保证静电防护要求;电源端为带防护盖端子排,上壳电源隔离槽将电源端隔离,且电源端与操作面板距离最远,最大程度保证操作安全,电源端同侧功能端子与电源端保持一个垂直距离,接线时更安全,与电源端相对一侧为两排功能端子,分别设置于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阶梯状错开排列,不影响各自接线,端子数量满足多功能需求;液晶显示区采用面板和透明板双重保护,避免外力和静电造成的损坏;仪表右侧有功能扩展接口,可扩展功能模块增加功能。附图说明图1(a)-(b)为上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壳结构示意图;图3(a)-(b)为端子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方案实施示意图;图5(a)-(h)为本技术方案装配过程图;图6(a)-(d)为端子盖安装及功能示意图;图7(a)-(f)端子盖防护示意图,壳体防翘曲示意图及静放电路径示意图,其中图7(b)为图7(a)中A-A剖视图,图7(c)为图7(b)中a区放大图,图7(d)为图7(a)中B-B剖视图,图7(e)为图7(d)中b区放大图,图7(f)为图7(a)中C-C剖视图;图8(a)-(b)为端子布局示意图;图9(a)-(b)为功能模块扩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a)-(b)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仪表包括:上壳1有安装端子盖3的安装槽1a,上壳1的长边上有限位边1b,上壳1上有与下壳2配合固定的搭扣1c,上壳1上有电源端隔离槽1d和透明板槽1e。具体地,安装槽1a有3个,分别位于上壳1的两侧,其中上壳1的一侧设有一个安装槽1a、另一侧设有两个安装槽1a。如图2所示,下壳2长边中间有与限位边1b相匹配限位的限位扣2a,下壳2上有与搭扣1c配合固定的搭扣槽2b。如图3(a)-(b)所示,端子盖3两端设有转轴3a,端子盖3的表面设有内凹的内面3b。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包括上壳1、下壳2、端子盖3、透明板4、面板5、第一线路板6、第二线路板7和第三线路板8,第一线路板6上有电源端6a和功能端6b分布于两侧,第二线路板7有功能端7a和7b分布于两侧,还有扩展接口7c,第三线路板8有显示区8a。如图5(a)-(h)为本技术方案装配过程图,首先依次往下壳2中装入第一线路板6、第二线路板7和第三线路板8,然后装上上壳1,三块线路板完全固定,接着依次安装面板5和透明板4,形成操作界面并对显示区形成双重保护,最后装上三个端子盖3,这三个端子盖3分别装进对应的安装槽1a内,对三处功能端进行保护。即,所述搭扣1c与搭扣槽2b相扣接,所述限位边1b与限位扣2a相扣接,以使得上壳1和下壳2固定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由下壳2至上壳1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线路板6、第二线路板7和第三线路板8,且所述电源端6a置于电源端隔离槽1d内,所述三个功能端分别置于对应的安装槽1a内,所述显示区8a置于透明板槽1e内,所述透明板槽1e上依次安装有面板5和透明板4,所述端子盖3盖设对应的安装槽1a。如图6(a)-(d)所示,端子盖3采用外翻方式可翻转180度,可在端子盖3内面3b设置接线图,节省上壳(1)预留标识空间。如图7(a)-(f)端子盖防护示意图,壳体防翘曲示意图及静放电路径示意图,如图7(b)-(c)所示,端子盖3与安装槽1a配合形成迂回路径L1和L2使具备高静电防护特性,如图7(d)-(e)所示上壳1长边中间的限位边1b与下壳2长边中间的限位扣2a配合,防止上壳1长边翘曲,同时此处进入内部有足够的路径L5保证高静电防护特性,如图7(f)所示显示区为有透明板4和面板5双重保护,并具有足够的静电防护路径L3,仪表侧面进入内部有路径L4保证高静电防护特性。如图8(a)所示电源端6a与操作面板距离D2为最远距离,同侧功能端与电源端保持垂直距离D1,电源端6a为带防护盖端子排,上壳1的电源端隔离槽1d将电源端与功能端隔离,最大程度保证操作安全和接线安全,如图8(b)结合图7(d)所示,电源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仪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壳、下壳、三个端子盖、透明板、面板、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电源端和第一功能端,所述第二线路板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第三线路板的表面设有显示区,所述上壳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对应功能端的安装槽,所述上壳的长边中间开设有限位边,所述上壳上还开设有搭扣、电源端隔离槽和透明板槽,所述下壳的长边中间开设有限位扣,所述下壳上还设有搭扣槽;/n所述搭扣与搭扣槽相扣接,所述限位边与限位扣相扣接,以使得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由下壳至上壳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且所述电源端置于电源端隔离槽内,所述第一功能端、第二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分别置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所述显示区置于透明板槽内,所述透明板槽上依次安装有面板和透明板,所述端子盖设置于上壳对应的安装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仪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壳、下壳、三个端子盖、透明板、面板、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电源端和第一功能端,所述第二线路板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第三线路板的表面设有显示区,所述上壳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对应功能端的安装槽,所述上壳的长边中间开设有限位边,所述上壳上还开设有搭扣、电源端隔离槽和透明板槽,所述下壳的长边中间开设有限位扣,所述下壳上还设有搭扣槽;
所述搭扣与搭扣槽相扣接,所述限位边与限位扣相扣接,以使得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由下壳至上壳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第三线路板,且所述电源端置于电源端隔离槽内,所述第一功能端、第二功能端和第三功能端分别置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所述显示区置于透明板槽内,所述透明板槽上依次安装有面板和透明板,所述端子盖设置于上壳对应的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雏顾益刚许文专朱君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