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5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极群(2),盖板(4),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分别穿过所述盖板(4)引出,所述电池的电解液通过所述盖板(4)上的螺塞孔注入,然后利用螺塞(7)进行紧固密封,所述壳体(1)与所述盖板(4)之间利用密封胶(5)进行密封,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在所述壳体(1)内部裸露部分用贴绝缘胶带(3)进行绝缘处理,在所述盖板(4)和所述螺塞(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锂硫电池使用金属壳体导致的能量密度下降的缺点,保持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丰富了锂硫电池的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A lithium sulfur battery with plastic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stic shell lithium sulfur batter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ncludes a shell (1), a pole group (2), a cover plate (4), the positive pole lug (6) and the negative pole lug (9) of the pole group (2) are respectively led out through the cover plate (4), the electrolyte of the battery is injected through the plug hole on the cover plate (4), and then the plug (7) is used for fastening and sealing, the shell (1) and the cover plate (4 The positive pole ear (6) and the negative pole ear (9) of the pole group (2) are insulated with insulating tape (3) on the exposed part of the shell (1), and a sealing washer (8)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ver plate (4) and the plug (7).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energy density reduction caused by the use of the metal shell of the lithium sulfur battery, maintain the advantages of the battery in the energy dens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simple and easy to realize, enriches the structure form of the lithium sulfur battery, and has a high util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迫切需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并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分依赖。电池能很好地通过电化学反应将能量进行存储及释放,但当下的商用锂离子电池受其理论能量密度所限,难以满足高容量、高密度储能体系的需求。锂硫电池的硫正极理论比容量高达1672mAh/g,远远高于目前常见的正极材料,也因锂硫电池在电化学角度上基于两电子反应体系,其能量密度高达2600Wh/kg,同时,因为硫元素丰富的储量与较低的成本,锂硫电池在商业上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者的热点研究方向。锂硫电池目前尚未实现产业化生产,仍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电池的形式主要有扣式和软包形式,尚不能满足未来实用化的需求,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使用金属壳体带来的能量密度显著下降的缺点,保持锂硫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丰富了锂硫电池的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现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使用金属壳体带来的能量密度显著下降的缺点,保持锂硫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同时,该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丰富了锂硫电池的结构形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极群(2),盖板(4),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分别穿过所述盖板(4)引出,所述电池的电解液通过所述盖板(4)上的螺塞孔注入,然后利用螺塞(7)进行紧固密封,所述壳体(1)与所述盖板(4)之间利用密封胶(5)进行密封,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在所述壳体(1)内部裸露部分用贴绝缘胶带(3)进行绝缘处理,在所述盖板(4)和所述螺塞(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8)。其中,壳体(1),盖板(4),螺塞(7)的材料是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材料。其中,壳体(1),盖板(4),螺塞(7)的材料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绝缘胶带(3)采用聚酰亚胺胶带。其中,所述密封胶(5)采用环氧胶、硅橡胶、聚硫橡胶中的一种。其中,所述正极极耳(6)采用铝条。其中,所述负极极耳(9)采用镍条。其中,所述密封垫圈(8)的材料采用氟橡胶。其中,所述密封垫圈(8)的材料采用硅胶。其中,所述密封垫圈(8)的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本技术实现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塑料壳锂硫电池,该电池的壳体、盖板、螺塞的材料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等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材料中的一种,可以耐受有机电解液;绝缘胶带采用聚酰亚胺胶带,既可以耐受有机电解液,又可以对电池极耳起到绝缘保护作用;密封垫圈的材料采用氟橡胶、硅胶、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既可以耐受有机电解液,又能起到密封性作用。该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且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塑料壳锂硫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仅在于举例说明,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塑料壳锂硫电池结构主要由壳体1、极群2、盖板4组成,其中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分别穿过盖板4引出,电池的电解液通过盖板4上的螺塞孔注入,然后通过螺塞7进行紧固密封。壳体1与盖板4之间采用密封胶5进行密封,以保壳体1和盖板4之间的密封性;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在壳体1内部裸露部分通过贴绝缘胶带3进行绝缘处理,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盖板4和螺塞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8,以保证电池的密封性。其中,壳体1,盖板4,螺塞7的材料是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材料。壳体1,盖板4,螺塞7的材料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中的一种。可选地,所述绝缘胶带3采用聚酰亚胺胶带。其中,所述密封胶5采用环氧胶、硅橡胶、聚硫橡胶中的一种。其中,所述正极极耳6采用铝条,所述负极极耳9采用镍条。其中,所述密封垫圈8的材料采用氟橡胶、硅胶、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极群(2),盖板(4),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分别穿过所述盖板(4)引出,所述电池的电解液通过所述盖板(4)上的螺塞孔注入,然后利用螺塞(7)进行紧固密封,所述壳体(1)与所述盖板(4)之间利用密封胶(5)进行密封,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在所述壳体(1)内部裸露部分用贴绝缘胶带(3)进行绝缘处理,在所述盖板(4)和所述螺塞(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极群(2),盖板(4),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分别穿过所述盖板(4)引出,所述电池的电解液通过所述盖板(4)上的螺塞孔注入,然后利用螺塞(7)进行紧固密封,所述壳体(1)与所述盖板(4)之间利用密封胶(5)进行密封,所述极群(2)的正极极耳(6)和负极极耳(9)在所述壳体(1)内部裸露部分用贴绝缘胶带(3)进行绝缘处理,在所述盖板(4)和所述螺塞(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盖板(4),螺塞(7)的材料是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壳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盖板(4),螺塞(7)的材料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中的一种。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王建勇陈铤袁再芳吴启兵陈晓涛石斌王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