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9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包括:若干个可收缩的气柱;若干个气柱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任一侧,气柱的底部插入地面以下,气柱的底端固定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通,气柱经由气泵可收缩于气柱底部或升起直立于地面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设置可收缩的气柱,只需设置气泵便可实现气柱升起对行人进行阻挡以及气柱降落使行人顺利通过,该隔离桩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简便且维护方便,可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可通过对行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从而培养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自觉性。

A kind of intelligent isolation pile for crosswal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ad safety, and discloses a pedestrian crossing intelligent isolation pile, which includes: a number of shrinkable air columns; a number of air columns are arranged on either side of the pedestrian crossing, the bottom of the air column is inserted below the ground, the bottom of the air column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ump through the air pipe, and the air column can be shrunk at the bottom of the air column or raised upright on the ground through the air pump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isolation pile for crosswalk,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retractable air column, and only needs to be provided with an air pump to realize the air column rising to block pedestrians and the air column falling to make pedestrians pass smoothly. The isolation pile is ingenious in design, simple in structure, low in cost,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in maintenance, which can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human resources,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traffic pressure and reduce the traffic volume The occurr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can also control the behavior of pedestrians so as to cultiv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pedestrian traffic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大量增多,大量人口对交通安全法的无知和淡薄,形成了大量过马路的不良现象,对城市道路使用率和路口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在当前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行人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作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其行为直接影响周边交通环境。在行人交通出行的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现象较为严重,“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城市交叉口这种情况较为严重。行人无视红绿灯乱闯人行横道,常常是引发系列交通事故、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道路拥挤不畅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很多城市在交叉口引入志愿者,通过拉警示条手动控制行人只需,这种方式单调辛苦且耗费大量人力资源,以及夜间和阴雨天气无法执勤。有些城市提出在人行横道路口设置地铁式闸机,虽然可对行人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效果较差,且该方式成本极高,维护困难且占地面积大,对路面造成较大损坏。另外,有些城市提出在人行横道路口设置电动栅栏,同样成本较高,易损坏,且智能性较差,安全性能低。现有的在道路人行横道处控制行人过马路的设备大多存在成本较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整顿城市交通秩序,规范行人有序过马路,急需设置一种智能的人行道隔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在道路人行横道处控制行人过马路的设备大多存在成本较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包括:若干个可收缩的气柱;若干个所述气柱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任一侧,所述气柱的底部插入地面以下,所述气柱的底端固定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气柱经由所述气泵可收缩于所述气柱底部或升起直立于地面之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气柱的两侧分别设置可收缩的侧臂,所述侧臂与所述气柱连通,且所述气柱升起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气柱之间的侧臂相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柱顶端与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地面上设置有相匹配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用于在所述气柱收缩在地面以下时对盖板进行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气泵、限位开关以及人行横道路面的信号灯相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人行横道两侧的地面上分别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开孔,所述气柱的底部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地下,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尺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人行横道两侧的地面之下分别设置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面为地面,在所述箱体中设置若干个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气柱的底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导气管、气泵和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内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柱的壳体包括内层橡胶气囊和外层帆布层;在所述橡胶气囊的内部设置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与橡胶气囊固连为一体。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柱升起时底部插入地面以下的深度为:30-50cm;所述气柱升起时位于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为:50-70cm。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人行横道任一侧,任一气柱与气泵相连通的导气管上设置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人行横道任一侧的若干个气柱分为进口区和出口区,在进口区和出口区之间设置固定柱,所述人行横道一侧进口区与人行横道另一侧出口区对应,所述人行横道一侧出口区与人行横道另一侧进口区对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设置可收缩的气柱,只需设置气泵便可实现气柱升起对行人进行阻挡以及气柱降落使行人顺利通过,该隔离桩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简便且维护方便,可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可通过对行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从而培养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自觉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在红灯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在绿灯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在绿灯转变为红灯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柱;2—导气管;3—气泵;4—控制器;5—信号灯;6—语音提醒装置;7—箱体;8—回位弹簧;9—盖板;10—侧臂;11—进口区;12—出口区;13—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参考图1,该隔离桩包括:若干个可收缩的气柱1;若干个所述气柱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任一侧,气柱1的底部插入地面以下,气柱1的底端固定且通过导气管2与气泵3连通,气柱1经由气泵3可收缩于气柱1底部或升起直立于地面之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通过设置可收缩的气柱1,通过气柱1的抽气收缩及充气膨胀来实现在人行横道对行人过马路的智能隔离控制。可收缩气柱1即可以通过抽气或充气,相应进行收缩折叠或者膨胀立挺的气柱1。在人行横道的两侧即道路的两侧分别沿道路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气柱1。在人行横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气泵3。人行横道一侧的气泵3用于对该侧的气柱1进行抽气或者充气。在人行横道一侧的气柱1均底部插入地面以下,且底部固定。在地面以下,位于人行横道一侧的若干个气柱1的底端分别与导气管2相连通。导气管2与气泵3连通。该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具体操作过程为:参考图2,在人行横道路口交通指示为禁止过马路时,气泵3对各气柱1进行充气,每个气柱1充气膨胀,底部固定在地面以下,顶部伸出地面升起直立在地面之上,从而在人行横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排立挺的气柱1,从而阻挡行人过马路。参考图3,在人行横道路口交通指示为可以过马路时,气泵3对各气柱1进行抽气,每个气柱1内部气体被抽出,气柱1会收缩降落,不再直立在地面之上,从而解除对行人的阻挡,此时,人行横道两侧无任何阻挡部件,行人可顺利通过路口。进一步地,在行人可以过马路时,气泵3可对气柱1抽气直至气柱1完全收缩在地面以下,从而保证行人的顺利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设置可收缩气柱1,只需设置气泵3便可实现气柱1升起对行人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收缩的气柱;若干个所述气柱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任一侧,所述气柱的底部插入地面以下,所述气柱的底端固定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气柱经由所述气泵可收缩于所述气柱底部或升起直立于地面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收缩的气柱;若干个所述气柱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任一侧,所述气柱的底部插入地面以下,所述气柱的底端固定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气柱经由所述气泵可收缩于所述气柱底部或升起直立于地面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柱的两侧分别设置可收缩的侧臂,所述侧臂与所述气柱连通,且所述气柱升起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气柱之间的侧臂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顶端与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地面上设置有相匹配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用于在所述气柱收缩在地面以下时对盖板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气泵、限位开关以及人行横道路面的信号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横道智能隔离桩,其特征在于,在人行横道两侧的地面上分别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开孔,所述气柱的底部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地下,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同珍田兴政余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