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92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包括机架、流水线、拉伸装置、整形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拉伸装置包括夹紧传动辊、夹紧移动辊、第一气缸以及第一电机,夹紧移动辊包括上辊和下辊,第一气缸驱动上辊和下辊相互抵接或分离,第一电机驱动夹紧移动辊在流水线区域内往返运动,并驱动夹紧传动辊旋转与停转,整形装置包括多个整形辊、第二气缸以及第二电机,第二气缸驱动整形辊上下移动,第二电机驱动整形辊水平移动,流水线上设有驱动装置,气缸、电机以及驱动装置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机架前端设有厚度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输送自动化,实现无人作业,采用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产品品质重现性。

A special shaping machine for silk and cott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marathon shaping machine for silk and cotton,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low line, a stretching device, a shaping device and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he stretching device comprises a clamping driving roller, a clamping moving roller, a first cylinder and a first motor. The clamping moving roller comprises an upper roller and a lower roller. The first cylinder drives the upp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against each other or separate, and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upp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The clamping moving roller moves back and forth in the assembly line area, and drives the rotation and stop of the clamping driving roller. The shaping devic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haping rollers, a second cylinder and a second motor. The second cylinder drives the shaping roller to move up and down, and the second motor drives the shaping roller to move horizontally. The assembly line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he frame The front end is equipped with a thickness sen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realizes the unmanned operation, and adopts the standardized and mechanized operation to ensure the processing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reproduc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
本技术涉及蚕丝绵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
技术介绍
蚕丝被由于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备受人们的喜爱,加工蚕丝被时,需要将蚕丝绵进行撕制放大,工人们要力度均匀的一点一点的往外拉。如果在每一个操作台上分配4个工人,每个工人各持一角同时将蚕丝绵拉开,这样一次性的拉开,速度无疑会提高很多,但是这样做出来的蚕丝绵中间肯定会断裂脱节,而且4个工人需要工作20分钟才能制作一条,产量低下,产品的加工完全依靠人工,需要不断的作业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工作强度高,伴随着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又大无法满足,因此需要自动化机械代替人工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减少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降低用人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流水线、拉伸装置、整形装置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拉伸装置设置在流水线一侧的支架上,该拉伸装置包括夹紧传动辊、夹紧移动辊、第一气缸以及第一电机,所述夹紧移动辊设置于夹紧传动辊与流水线之间,且位于流水线前端,所述夹紧移动辊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上辊和下辊相互抵接或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夹紧移动辊在流水线区域内往返运动,并驱动夹紧传动辊旋转与停转,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整形装置设置在顶板上,该整形装置包括多个整形辊、第二气缸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整形辊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整形辊水平移动,所述整形辊的水平移动方向与所述夹紧移动辊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二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架前端设有厚度感应装置。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流水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的两端平齐。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厚度感应装置为光电开关。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整形辊的个数为3-4个。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多个所述整形辊为可拆卸串联形式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流水线为分离式履带流水线。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履带流水线表面设有点状突起物。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夹紧移动辊的长度等于所述分离式履带流水线的间距。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机架上设有显示触摸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上料、拉伸整形、下料等各环节实现输送自动化,节省人工,清洁高效,可以实现无人作业,一人可负责多台机器;2.采用拉伸整形机构完成蚕丝绵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整形,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产品品质重现性。3.各工序可同时运行,通过系统优化衔接,实现快速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拉伸之前拉伸装置与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伸之后拉伸装置与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拉伸之后整形装置工作示意图。图中,1.蚕丝绵;10.机架;11.流水线;20.支架;21.拉伸装置;211.夹紧传动辊;212.夹紧移动辊;2121.上辊;2122.下辊;30.顶板;31.整形装置;311.整形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包括机架10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流水线11、拉伸装置21、整形装置31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拉伸装置21设置在流水线11一侧的支架20上,该拉伸装置21包括夹紧传动辊211、夹紧移动辊212、第一气缸以及第一电机,夹紧移动辊212设置于夹紧传动辊211与流水线11之间,且位于流水线11的前端,夹紧移动辊212包括上辊2121和下辊2122,第一气缸驱动上辊2121和下辊2122相互抵接或分离,第一电机驱动夹紧移动辊212在流水线11的区域内往返运动,并驱动夹紧传动辊211旋转与停转,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整形装置31设置在顶板30上,该整形装置31包括多个整形辊311、第二气缸以及第二电机,第二气缸驱动整形辊311上下移动,第二电机驱动整形辊311水平移动,整形辊311的水平移动方向与夹紧移动辊212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垂直,第二气缸和第二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流水线11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机架10的前端设有厚度感应装置。流水线11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0的两端平齐。厚度感应装置为光电开关,通过厚度感应装置测试蚕丝绵1的厚度,当测试到未经拉伸的厚度时,光电开关转化电信号反馈于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即可控制相应的气缸或电机进行工作。整形辊311的个数为3-4个,多个整形辊311为可拆卸串联形式连接,可以根据整形需求调整整形辊311的数量,以满足加工需求。流水线11为分离式履带流水线,可以使夹紧移动辊212带动蚕丝绵1向前进行拉伸,并将拉伸后的蚕丝绵1放置在流水线11上。履带流水线表面设有点状突起物,可以增大流水线11表面与蚕丝绵1之间的摩擦力,使蚕丝绵紧随流水线运动夹紧移动辊212的长度等于分离式履带流水线的间距,在确保夹紧移动辊212可以前进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可拉伸区域的面积。机架10上设有显示触摸屏,实现便捷化操作。工作原理:首先设定厚度感应装置的设定值为未经拉伸的蚕丝绵1厚度,如图2所示,启动机器后,夹紧传动辊211将通过其中的蚕丝绵1传送至夹紧移动辊212处,厚度感应装置测试到蚕丝绵1厚度达到设定值,即将电信号反馈于可编程控制器,上辊2121和下辊2122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相抵接,将蚕丝绵1夹紧,夹紧传动辊211停止转动,暂停蚕丝绵1的输送,如图3所示,第一电机驱动夹紧移动辊212向远离夹紧传动辊211的方向运动,对蚕丝绵1进行拉伸,当到达流水线11末端时,第一电机停止驱动作用,夹紧移动辊212停止运动,如图4所示,此时整形装置31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下移,整形辊311抵触到蚕丝绵1表面,第二电机驱动整形辊311对蚕丝绵1表面进行横向整形;整形完毕后,第二气缸与第二电机共同作用,整形装置31复位,第一气缸作用,上辊2121和下辊2122相分离,拉伸后的蚕丝绵1被平放置在流水线上,第一电机作用,夹紧移动辊212复位,流水线11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流水线11运转,同时,夹紧传动辊211运转,继续输送未经拉伸的蚕丝绵1至夹紧移动辊212处,当厚度感应装置测试到蚕丝绵1的厚度达到系统设定值时,可编程控制器即可控制相应的气缸或电机进行工作,停转夹紧传动辊211,运转夹紧移动辊212,进行蚕丝绵1拉伸工序。经如上步骤,蚕丝绵1的上料、拉伸整形、下料等各环节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人工,清洁高效,可以实现无人作业,一人可负责多台机器;同时采用拉伸装置21和整形装置31完成蚕丝绵1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整形,经过标准化和机械化的作业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产品品质重现性;各工序在PLC系统控制下优化衔接,实现快速作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包括机架(10)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流水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装置(21)、整形装置(31)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拉伸装置(21)设置在流水线(11)一侧的支架(20)上,该拉伸装置(21)包括夹紧传动辊(211)、夹紧移动辊(212)、第一气缸以及第一电机,所述夹紧移动辊(212)设置于夹紧传动辊(211)与流水线(11)之间,且位于流水线(11)的前端,所述夹紧移动辊(212)包括上辊(2121)和下辊(2122),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上辊(2121)和下辊(2122)相互抵接或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夹紧移动辊(212)在流水线(11)的区域内往返运动,并驱动夹紧传动辊(211)旋转与停转,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整形装置(31)设置在顶板(30)上,该整形装置(31)包括多个整形辊(311)、第二气缸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整形辊(31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整形辊(311)水平移动,所述整形辊(311)的水平移动方向与所述夹紧移动辊(212)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二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流水线(11)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机架(10)的前端设有厚度感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丝绵专用拉松整形机,包括机架(10)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流水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装置(21)、整形装置(31)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拉伸装置(21)设置在流水线(11)一侧的支架(20)上,该拉伸装置(21)包括夹紧传动辊(211)、夹紧移动辊(212)、第一气缸以及第一电机,所述夹紧移动辊(212)设置于夹紧传动辊(211)与流水线(11)之间,且位于流水线(11)的前端,所述夹紧移动辊(212)包括上辊(2121)和下辊(2122),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上辊(2121)和下辊(2122)相互抵接或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夹紧移动辊(212)在流水线(11)的区域内往返运动,并驱动夹紧传动辊(211)旋转与停转,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整形装置(31)设置在顶板(30)上,该整形装置(31)包括多个整形辊(311)、第二气缸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整形辊(31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整形辊(311)水平移动,所述整形辊(311)的水平移动方向与所述夹紧移动辊(212)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二电机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流水线(11)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安琪杨慧胡毓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