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74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起落架通过驱动装置连接在机体的底部,驱动装置驱动起落架旋转,起落架向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起落架向机体的后下方延伸,实现仿生姿态,可减少风阻;起落架向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起落架向机体的下方延伸,可用于支撑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

A kind of UAV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craft, providing an UAV, including a body and a landing gear device, the landing gear device includes a landing gear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landing gear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body through a driv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landing gear to rotate, the landing gear swings to the first position towards the rear of the body, and the landing gear extends to the rear lower part of the body, so as to realize the bionic posture The landing gear swings to the front of the engine body to the second position, and the landing gear extends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engine body, which can be used to support the engin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landing gear resistance is large when the UAV fl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技术介绍
起落架是无人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水面)滑行时支撑无人机或用于地面(水面)移动的附件装置。起落架是唯一一种支撑整个无人机的部件,因此它是无人机中不可分缺的一部份。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的起落架有固定式、伸缩式和折叠式等多种类型,设置在无人机下部,除固定式起落架不可收回外,大多数起落架均可在无人机起飞后,可视飞行性能及具体需要而收回,而这些起落架,除非将其全部收入机舱内,否则对飞行具有一定的阻力影响,若需将起落架全部收回到机舱内,这需要在机舱上设置收纳结构,结构复杂且占用机舱的部分空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无人机,以解决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所述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落架旋转,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下方延伸;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下方延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包括三个呈三角设置的所述起落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两个所述起落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一个所述起落架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上,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后的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四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两侧的所述起落架,其中两个所述起落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两个所述起落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后的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落架呈流线型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杆,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涡轮用于连接起落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起落架旋转以实现收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蜗杆,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蜗杆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落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涡轮同心地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涡轮转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部同步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涡轮的两侧,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无人机还包括用于判断所述起落架收起和/或放下是否到位的开关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起落架通过驱动装置连接在机体的底部,驱动装置驱动起落架旋转,起落架向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起落架向机体的后下方延伸,实现仿生姿态,可减少风阻;起落架向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起落架向机体的下方延伸,可用于支撑机体。本技术解决了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驱动装置的一个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起落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7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2,根据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图中的右方为无人机的前方,图中的左方为无人机的后方。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起落架装置2,起落架装置1包括起落架10和驱动装置20,起落架10通过驱动装置20连接在机体1的底部,驱动装置20驱动起落架10旋转,起落架10向机体1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图1),起落架10位于该位置时,为起落架收起状态,无人机飞行时,可驱动起落架10收起至该第一位置,此时起落架10向机体1的后下方延伸,具有仿生效果,类似鸟类飞行时脚向后下方伸展的姿态,有助于稳定飞行并减小风阻。起落架10向机体1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图2),起落架10向机体1的下方延伸,起落架10位于该位置时,为起落架下放状态,该状态时,无人机可通过起落架10立于地面上,无人机降落和起飞时,可驱动起落架下放至该第二位置。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包括三个呈三角设置的起落架10。其中两个起落架10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的两侧,并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一个起落架10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上,并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后的位置,从而使得起落架10可稳定支撑整个机体。本技术的无人机还可设置四个起落架10,具体包括四个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两侧的起落架10,其中两个起落架10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两个起落架10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后的位置,从而使得起落架10可稳定支撑整个机体。起落架10呈流线型结构设置,可进一步减小风阻。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驱动装置20包括动力装置21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图中,齿轮传动机构位于齿轮箱22中,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动力装置21和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杆23,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涡轮24用于连接起落架10;动力装置驱动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涡轮蜗杆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起落架10旋转以实现对起落架10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所述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落架旋转,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下方延伸;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下方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所述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落架旋转,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下方延伸;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下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呈三角设置的所述起落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起落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一个所述起落架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上,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后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两侧的所述起落架,其中两个所述起落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两个所述起落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后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呈流线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保卫
申请(专利权)人:哈瓦国际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