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67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包括上布料层,所述上布料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防潮层,并且防潮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上吸附层,并且上吸附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香樟层,所述香樟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吸附层,并且下吸附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布料层,所述上布料层、防潮层、薄膜层、上吸附层、香樟层、下吸附层和下布料层之间依次通过针织线从上至下缝纫连接。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虫和防潮的效果,避免布体滋生细菌,保障的人们的身体健康。

A kind of insect proof and moisture-proof knitted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ect proof and moisture-proof knitted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abric lay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fabric layer is fitted with a moisture-proof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oisture-proof layer is fitted with a film lay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lm layer is fitted with an upper absorption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absorption layer is fitted with a camphor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mphor layer is fitted with a lower absorption lay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lower adsorption layer is fitted with a lower cloth layer, and the upper cloth layer, the moisture-proof layer, the film layer, the upper adsorption layer, the camphor layer, the lower adsorption layer and the lower cloth layer are successively sewn and connected from top to bottom by knitting thread. It can play a very good effect of insect prevention and moisture-proof, prevent cloth from breeding bacteria, and ensure people's heal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新型布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理念渐入国民内心,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用用布袋来进行购物,布袋不仅质量好而且能够避免应用一次性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在平时家中,空闲的袋子会被闲置放在家中的固定位置,常常会被蚊虫接触或由于潮湿滋生细菌,由于布袋经常需要在超市购买食品,这就使食品容易感染到细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对制作布袋的布料进行防虫防潮改进非常的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包括上布料层,所述上布料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防潮层,并且防潮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上吸附层,并且上吸附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香樟层,所述香樟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吸附层,并且下吸附层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布料层,所述上布料层、防潮层、薄膜层、上吸附层、香樟层、下吸附层和下布料层之间依次通过针织线从上至下缝纫连接。优选的,所述香樟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透气包裹层和下透气包裹层,并且上透气包裹层和下透气包裹层之间设置有香樟填充层。优选的,所述香樟填充层中填充有香樟细料颗粒,所述单个香樟细料颗粒的直径大于0.6mm,并且单个香樟细料颗粒的直径小于1mm。优选的,所述上透气包裹层和下透气包裹层表面均设置有复数个透气网孔,并且透气网孔的网孔直径为0.5mm。>优选的,所述上布料层和下布料层的厚度相同,并且上布料层和下布料层关于布料本体水平轴线中心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虫和防潮的效果,避免布体滋生细菌,保障的人们的身体健康;2.防潮层采用的是容易吸水的棉材质,其中在防潮层与上吸附层设置有薄膜层是为了隔绝外部的水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香樟层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布料层1、防潮层2、薄膜层3、上吸附层4、香樟层5、下吸附层6、下布料层7、针织线8、上透气包裹层51、香樟填充层52、下透气包裹层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包括上布料层1,上布料层1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防潮层2,并且防潮层2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薄膜层3,薄膜层3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上吸附层4,并且上吸附层4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香樟层5,香樟层5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吸附层6,并且下吸附层6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布料层7,上布料层1、防潮层2、薄膜层3、上吸附层4、香樟层5、下吸附层6和下布料层7之间依次通过针织线8从上至下缝纫连接。进一步地,香樟层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透气包裹层51和下透气包裹层53,并且上透气包裹层51和下透气包裹层53之间设置有香樟填充层52。进一步地,香樟填充层52中填充有香樟细料颗粒,单个香樟细料颗粒的直径大于0.6mm,并且单个香樟细料颗粒的直径小于1mm。进一步地,上透气包裹层51和下透气包裹层53表面均设置有复数个透气网孔,并且透气网孔的网孔直径为0.5mm。进一步地,上布料层1和下布料层7的厚度相同,并且上布料层1和下布料层7关于布料本体水平轴线中心对称。工作原理:在上布料层1与薄膜层3之间设置防潮层2对外部的水分能够进行吸取再进行散发,其中防潮层2采用的是容易吸水的棉材质,其中在防潮层2与上吸附层4设置有薄膜层3是为了隔绝外部的水滴,以上设置能够在雨天的时候能够有效的隔绝外部的雨水,而在平时布袋可能存在较为潮湿的空间,潮湿空气会从袋口侵入到布袋的内部,此时上吸附层4和下吸附层6就能够较好的吸附潮湿,香樟层5具有很好的防蚊虫效果,香樟填充层52中的香樟细料颗粒能够散发香味能够对蚊虫具有驱逐作用,而香味对人体无害,针织线8的上下缝纫使针织布整体各分层相互组合成一个整体。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包括上布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料层(1)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防潮层(2),并且防潮层(2)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薄膜层(3),所述薄膜层(3)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上吸附层(4),并且上吸附层(4)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香樟层(5),所述香樟层(5)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吸附层(6),并且下吸附层(6)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布料层(7),所述上布料层(1)、防潮层(2)、薄膜层(3)、上吸附层(4)、香樟层(5)、下吸附层(6)和下布料层(7)之间依次通过针织线(8)从上至下缝纫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包括上布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料层(1)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防潮层(2),并且防潮层(2)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薄膜层(3),所述薄膜层(3)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上吸附层(4),并且上吸附层(4)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香樟层(5),所述香樟层(5)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吸附层(6),并且下吸附层(6)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有下布料层(7),所述上布料层(1)、防潮层(2)、薄膜层(3)、上吸附层(4)、香樟层(5)、下吸附层(6)和下布料层(7)之间依次通过针织线(8)从上至下缝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虫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樟层(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透气包裹层(51)和下透气包裹层(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润泽华针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