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97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塑料管的压套(10),该压套包括具有相同的壁厚度(14)的筒形的基体(12),其中该压套(10)包括至少一个凸起(18;20),其中至少一个凸起(18;20)通过壁(14)的材料折叠与基体(12)一体构成,其中至少一个凸起(18;20)构造成由两个边棱(26、28;30、32)与波峰(22;24)构造,所述边棱通过波峰(22;24)连接,该边棱的指向彼此的内侧面相对于彼此以最大1mm、尤其是最大0.5mm、优选地最大0.1mm的间距布置或相互接触。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压连接结构,该挤压连接结构包括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套(10)和支承套,该支承套被设置用于与管连接,其中压套(10)与支承套在预先确定的位置中接合。

Press slee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ssing sleeve (10) for connecting plastic pipes,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shaped base (12) with the same wall thickness (14), wherein the pressing sleeve (10)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rotrusion (18; 20), wherein at least one protrusion (18; 20) is integrated with the base (12) through the material folding of the wall (14), wherein at least one protrusion (18; 20) is configured to be composed of two edges (26, 28; 30, 32) and Wave crest (22; 24) structure, wherein the edges are connected by wave crest (22; 24), and the inner faces of the edges pointing to each other are arranged or contacted with each other at a maximum spacing of 1mm, in particular a maximum spacing of 0.5mm, preferably a maximum spacing of 0.1mm. In another aspec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xtrus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pressing sleeve (10) and a supporting sleev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supporting sleeve is arrang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pipe, wherein the pressing sleeve (10) and the supporting sleeve are connected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连接塑料管的压套。
技术介绍
为了使管元件相互连接而使用挤压连接结构。在此两个管元件被推到支承套上,并且然后如此变形,使得在管元件和支承套之间形成了形状配合连接或至少一个高度摩擦配合连接,这足以防止通过支承套连接的两个管元件分开。为了管元件针对性的变形,使用部分地包围相应的管元件的压套。由EP2677223A1已知多种压套,其中在压套处构造了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该凸起在其径向内侧具有环,其支撑凸起的结构。尤其是在这种挤压连接结构的组件的生产成本方面存在持续改善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套或一种挤压连接结构,这种挤压连接结构可以借助简化的措施并且尤其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本更为有益地来制造。该目的通过用于连接塑料管的压套来实现,该压套包括具有相同的壁厚度的筒形的基体,其包围基体的内部空间,其中压套包括至少一个凸起,该凸起从基体的外周径向向外突出,其中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基体的壁的材料折叠与基体一体构成,其中至少一个凸起由两个边棱与波峰构成,所述边棱通过所述波峰连接,所述边棱的指向彼此的内侧面相对于彼此以最大1mm、尤其是最大0.5mm、优选地最大0.1mm的间距布置或相互接触。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压套中,通常在使用深冲处理时构造至少一个凸起,由此在至少一个凸起的区域中出现材料扩展进而壁厚度变薄。为了在构成至少一个凸起之后、即在至少一个凸起的区域中壁厚度变薄之后,在至少一个凸起的区域中也存在足以用于压套的预设的应用的壁厚度,必须应用具有相当厚的壁厚度的基体,或基体必须配有用于选择性地稳定基体的壁的附加元件。基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套的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基体的壁的材料折叠而构成的情况,基体的壁厚度在凸起的区域中不会变薄。因此,为了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套可以使用与已知的压套的基体相比具有较小壁厚度的基体,而不需要布置额外的支承元件。压套的至少一个凸起尤其可以实现,在使用相应的挤压工具时首先使压套的基体的仅一个区段变形,并且根据挤压钳与压套的预先确定的共同作用随后使至少一个凸起的区域变形。此外,至少一个凸起用于挤压工具相对于压套的取向。具有与现有技术相比更薄的壁厚度的基体的应用还可以导致,挤压工具或整个挤压装置对于使压套变形构造更简单、尤其就待传递至压套的力而言。除了使用具有较薄的壁厚度的基体的可能性,通过凸起的两个边棱的“彼此相叠(Aufeinanderzufaltung)”可以使凸起具有高稳定性,从而该凸起能可靠地满足用于挤压工具的取向辅助的功能或/和力至管元件的传递的功能。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下述优点,不需要额外的支撑该凸起的元件与压套连接。这一点可以进一步有利地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套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在这方面要指出的是,凸起的边棱的与波峰相对的端部至筒形基体的过渡部在基体的壁的朝向压套的内部空间的侧面处可以具有下述半径,在观察两个边棱彼此之间的间距时可忽略该半径。替选地,凸起还可以在基体中如此构成:没有形成这种半径或例如以低于0.5mm的值、尤其以低于0.25mm的值来形成这种半径。为此芯的使用是有利的,在构造至少一个凸起之前将基体推到芯上,其中芯的外径有利地可以基本上相应于基体的内径,从而可以确保,基体仅径向向外变形。在此,芯例如可以具有可移位的凸起,该凸起可以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处辅助基体的壁拱起。替选地或附加地,基体可以布置在至少部分地包围基体的套中,套的内径基本上相应于基体的外径。该套可以具有凹部,该凹部被设置用于在基体的壁的区段变形之后而容纳该区段,该区段形成基体的至少一个凸起。在此,该套可以由多个元件构成,所述元件例如相对于彼此可移位。基体可以由金属、尤其是由铝、黄铜、钢或不锈钢构成。这种压套或挤压连接结构尤其适合于16-32mm范围内的管直径。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套的内径在16-32mm的范围内。其中凸起在压套的纵向延伸方向上适当地延伸的区域优选地可以为1.1mm至1.5mm、尤其地1.2mm至1.4mm、优选地1.3mm。从压套的筒形的基体的内周径向外向测量,凸起的高度可以为1.5mm至1.8mm、尤其地1.55mm至1.7mm、优选地1.6mm。如此构成的凸起可以将材料折叠的出色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可行性结合起来。有利地,压套包括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在基体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至少两个凸起构造成,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套能与不同的挤压工具接合。由此,挤压工具例如与形成在两个凸起之间的区域接合,并且选择性地作用于该区域。同样可以考虑,挤压工具在凸起非常宽时可以与至少两个凸起接合,即分别与一个凸起的边棱的并非指向另一个凸起的外侧面接合,在凸起非常宽时所述一个凸起与所述另一个凸起共同作用。如开头所述,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同样可以考虑,该挤压工具可以自由地定位,其中至少一个凸起可以实现压套的随后的变形。两个凸起之间的间距可以为3mm至5mm、尤其地3.5mm至4.5mm、有利地4.0mm。特别有利地,两个凸起之间在该范围内的间距可以影响支承套且进而整个挤压连接结构的挤压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凸起可以构造成完全围绕所述基体的外周延伸。由此,该挤压工具相对于压套能可靠地以预先确定的方式取向,而不必注意压套相对于挤压工具的旋转取向。在此特别有利的可以是,围绕基体的外周延伸的凸起构造成平行于基体的纵向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当至少两个凸起被构造成完全围绕基体的外周延伸的环时,还可以是有利的是,所述凸起构造成彼此平行取向,以便例如能够确保形成在两个凸起之间的区域围绕基体的外周的保持不变的构造。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考虑,凸起并不强制性地构造成闭合的围绕基体的外周延伸的环,而是构造成至少在一个区段中断开的环。有利的是,基体的壁厚度的值为0.5mm至1.0mm、尤其为0.6mm至0.8mm。具有这种壁厚度的基体可以使尤其是在用于构成至少一个凸起的材料折叠方面的良好的变形性与高稳定性统一,从而可以保证与待连接的管元件的可靠的挤压连接。尤其地,通过基体在其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镦锻来构造至少一个凸起。在此利用作用于两个纵向端部的力、例如平面地作用于基体的纵向端部的端侧的力来对基体施加作用,该力足够大,由此基体的壁从筒形的基体的外壳面拱起并且由此在基体的壁中产生材料折叠。为此,芯或/和套的上述应用是特别有利的。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凸起的边棱的外侧面基本上与压套的筒形的基体垂直地延伸。应该指出,术语“外侧面”应描述边棱的外侧面的二维区段。因此清楚的是,例如在波峰中在边棱与基体之间的弯曲部(Radius)的、第一弯曲部到第二弯曲部的以点或线延伸的过渡部不能够被视为边棱的与基体垂直的外侧面。通过凸起的边棱的外侧面的垂直取向相对于径向向内作用于凸起的力能提高凸起的稳定性。所述边棱的指向彼此的内侧面可以在与所述波峰相邻的第一区段中相互贴靠,并且在与所述基体的所述内部空间相邻的第二区段中具有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接塑料管的压套(10、110、210),包括:/n具有相同的壁厚度(14、114、214)的筒形的基体(12、112、212),其包围所述基体(12、112、212)的内部空间(16、116),/n其中所述压套(10、110、210)包括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所述凸起从所述基体(12、112、212)的外周径向向外突出,/n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通过所述基体(12、112、212)的壁(14、41、42)的材料折叠与所述基体(12、112、212)一体构成,和/n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由两个边棱(26、28、126、128、226、228;30、32、130、132、230、232)与波峰(22、122、222;24、124、224)构造,所述边棱通过所述波峰(22、122、222;24、124、224)连接,所述边棱的指向彼此的内侧面相对于彼此以最大1mm、尤其是最大0.5mm、优选地最大0.1mm的间距布置或相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7 DE 102017210844.41.用于连接塑料管的压套(10、110、210),包括:
具有相同的壁厚度(14、114、214)的筒形的基体(12、112、212),其包围所述基体(12、112、212)的内部空间(16、116),
其中所述压套(10、110、210)包括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所述凸起从所述基体(12、112、212)的外周径向向外突出,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通过所述基体(12、112、212)的壁(14、41、42)的材料折叠与所述基体(12、112、212)一体构成,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由两个边棱(26、28、126、128、226、228;30、32、130、132、230、232)与波峰(22、122、222;24、124、224)构造,所述边棱通过所述波峰(22、122、222;24、124、224)连接,所述边棱的指向彼此的内侧面相对于彼此以最大1mm、尤其是最大0.5mm、优选地最大0.1mm的间距布置或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套(10、110、2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10、110、210)包括至少两个凸起(18、20、118、120、218、220),所述凸起在所述基体(12、112、212)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相互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套(10、110、2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构造成完全围绕所述基体(12、112、212)的外周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套(10、110、2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112、212)的所述壁厚度(14、114、214)的值为0.5mm至1.0mm、尤其为0.6mm至0.8mm。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套(10、110、2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通过所述基体(12、112、212)在其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镦锻来构造。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套(10、110、2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凸起(18、118、218;20、120、220)的所述边棱(26、28、126、128、226、228;30、32、130、132、230、232)的外侧面基本上与所述压套(10、110、210)的筒形的基体(12、112、212)垂直地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套(10、110、2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韦尔施
申请(专利权)人:法兰克管厂基希讷兄弟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