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水旺专利>正文

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77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其是在一体成型的本体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水量调节阀及切换开关,本体在冷水入口侧横设有感应器容置室,冷水及热水分别连通至此感应器容置室的温度感应器,来自温度感应器的温水在调节阀内经控制流量后被导出,借由该调节阀下陶瓷膜设有至少一个以上进水孔,使把手可在左右预定范围内被上下扳动以控制出水量,龙头本体增设可切换两种出水位置的切换开关,以使其更具实用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尤其涉及一种把手可多角度切换龙头流量,且其本体可提供两出水口切换设计的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具有较适宜水温的水,然而无论是在洗涤碗盘或者是一般经常性的清洗,水温的舒适度却是因人而异。然而传统的调水温方法,一般是在一桶槽内盛入适当的冷、热水进行调和,直到适宜的温度为止。这种调水温的方法既笨拙,又费时费力。为了能够快速、便捷的将水调节至适宜的水温,近年来又设计出多种改良的龙头,其中一种是置设一温度感应器的定温式龙头,因其具有相当准确的控温功能而被广泛采用,如图7所示,其是利用冷热水导入温度感应器71内而依设定来调节至适宜的水温,温水则是被一旋栓72所控制,该旋栓借由一切换把手73的左右偏摆而关闭或开启水流;具体地说,该旋栓72在切换把手73右偏摆时,其下端的顶塞即上升而脱离出水口,来自温度感应器的温水从被开启的出水口导引出。然而这样的设计虽解决了温控问题,但仍有待改善之处,例如旋栓顶塞,其经常反复被抵迫于出水口,常常使会顶塞产生弹性疲劳,使止水效果日益不彰。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再用力扳紧而暂时解决了漏水问题,久而久之切换把手即被受阻在龙头装设的空间,最后导致漏水问题无法再用扳紧方法解决。另外,厨房流理台经使用一段时间需进行清洁时,往往用水进行冲洗,目前的定温式龙头均仅能在其出水导管的回转半径内使用,无法提供其他供水方式,例如,流理台水槽是极易积存污垢,清理洗刷后的冲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若使用喷水枪可解决此一问题,但是,若要直接在原龙头本体或出水导管上安设一分水结构是很困难的。另外,在龙头本体的热水入口侧受热水的高温传递,使得龙头本体表面温度颇高,经常发生使用者因不慎触及而被烫伤的情况。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以解决定温式龙头的切换开关的止水问题以提升其使用寿命,进而使该切换把手可在任一位置均能开关水源以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以一体成型方式的本体增设可切换两种出水位置的切换开关,以使其更具实用性。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由于热水入口侧的前侧壁形成有一回流室,而借由回流室内的温水阻隔引水道内热水的温度传导,以防止水龙头在热水入口侧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主要是在一体成型的本体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水量调节阀及切换开关,其中,本体左右两侧分别为冷水入口及热水入口,该本体在冷水入口侧横设有感应器容置室,冷水入口及热水入口分别连通至此感应器容置室的热水及冷水室,感应器容置室并向本体外侧呈开放式供与温度感应器组配;其间,该水量调节阀的开关是以可前后平移的二密合的陶瓷膜片构成,一固定于水量调节阀顶侧的把手可借由上下扳动来推动用以调节水量的上陶瓷膜片,并且由该下陶瓷膜片所设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进水孔,使把手在左右预定范围内可被上下扳动,其特征在于,本体中段设有一调节阀容置室,该调节阀容置室向本体上方呈开放式,供水量调节阀置入,调节阀容置室底部的预定半径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温水入口,调节阀底端凸伸的进水口是对应于此温水入口,该温水入口经由调节阀容置室下方的导水道与感应器容置室底部形成导通,温水在调节阀内经控制流量后而被导至调节阀容置室底部,该调节阀容置室底部周缘具有一回流道,前述热水入口是借一沿本体后侧的引水道连通至感应器容置室,而该引水道的前侧壁与在本体热水入口侧的前侧壁形成一回流室,前述回流道侧面与此回流室连通,以使温水通过调节阀容置室的回流道再流入回流室内,该本体中段自前侧一体延伸一出水部,一自回流室及回流道前侧延伸的出水流道即设于出水部下侧,并连通至出水部中段下方所设的副出水口,出水部上侧另设一上流道,上流道与下方的出水流道间设有一截流孔,并借由一切换开关的上升或下降以控制截流孔的开关,上流道连通至出水部前端的主出水口。本技术可解决习用定温式龙头的切换开关的止水问题,以提升其使用寿命,进而使该切换把手可在任一位置均能开关水源以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同时可防止水龙头在热水入口侧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事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与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III-III部位的剖面示意,该图显示内部流道的配置。图4是图3所示把手上扳后,水量调节阀的陶瓷膜片动作示意图。图5是把手在预定范围内均可上下扳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把手扳动的示意图。图7是习用定温式龙头主要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主要是在一体成型的本体1内设有温度感应器2、水量调节阀3及切换开关4,其中,本体1左右两侧分别为冷水入口11及热水入口12,该本体在冷水入口11侧横设有感应器容置室13,冷水入口11及热水入口12分别连通至此感应器容置室13的热水及冷水室131、132,感应器容置室13向本体1外侧呈开放式而供温度感应器2的组配(该温度感应器2为习用技术,故不赘述),本体1中段设有一调节阀容置室14,调节阀容置室14向本体上方呈开放式,而供水量调节阀3置入,调节阀容置室14底部的预定半径上设有两温水入口141,两温水入口141经由调节阀容置室14下方的导水道15与感应器容置室13底部形成导通。在调节阀容置室14内置设的水量调节阀3底部凸伸有两进水口31以对应于调节阀容置室14两温水入口141,温水在水量调节阀3内经控制流量后由出水口35流至调节阀容置室14的底部。该调节阀容置室14底部周缘具有一回流道161,其间,该出水口35的水流供给开关是以水量调节阀3内二密合可前后平移的陶瓷膜片33、34构成,一固定于水量调节阀3顶侧的把手5可借由上下扳动来推动上陶瓷膜片33用以开关水流,并且由该下陶瓷膜片34两进水孔341的设定成预定夹角,把手5是在左右预定范围内可被上下扳动,如图5所示。本体热水入口12是借一沿本体1后侧的引水道19连通至感应器容置室13,而该引水道19的前侧壁与在本体热水入口侧的前侧壁形成一回流室16,该回流道161即连接于此回流室16。所以,温水通过调节阀容置室14及回流道161后再流入回流室16内,如此,可借由回流室16内的温水阻隔引水道19内热水的温度传导,以防止一般水龙头在热水入口侧因温度过高而烫伤使用者。上述本体1中段自前侧一体延伸一出水部10,一连通回流室16及回流道161前侧的出水流道17即设于出水部10内下侧,并连通至出水部10中段下方所设的副出水口101,出水部10上侧另设一上流道18,上流道18与下方的出水流道17间设有一截流孔171,并借由一切换开关4的上升或下降以控制截流孔171的开关,上流道18连通至出水部10前端的主出水口102。由上述有关本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把手5可借水量调节阀3的功能,而可在任意的位置开关水源,并均不影响其流量大小的控制,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因装设位置的不同或空间限制,而有操作上的不便。借由陶瓷膜片33、34来控制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多角度切换的可定温式龙头,主要是在一体成型的本体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水量调节阀及切换开关,其中,本体左右两侧分别为冷水入口及热水入口,该本体在冷水入口侧横设有感应器容置室,冷水入口及热水入口分别连通至此感应器容置室的热水及冷水室,感应器容置室并向本体外侧呈开放式供与温度感应器组配;其间,该水量调节阀的开关是以可前后平移的二密合的陶瓷膜片构成,一固定于水量调节阀顶侧的把手可借由上下扳动来推动用以调节水量的上陶瓷膜片,并且由该下陶瓷膜片所设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进水孔,使 把手在左右预定范围内可被上下扳动,其特征在于,本体中段设有一调节阀容置室,该调节阀容置室向本体上方呈开放式,供水量调节阀置入,调节阀容置室底部的预定半径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温水入口,调节阀底端凸伸的进水口是对应于此温水入口,该温水入口经 由调节阀容置室下方的导水道与感应器容置室底部形成导通,温水在调节阀内经控制流量后而被导至调节阀容置室底部,该调节阀容置室底部周缘具有一回流道,前述热水入口是借一沿本体后侧的引水道连通至感应器容置室,而该引水道的前侧壁与在本体热水入口侧的前侧壁形成一回流室,前述回流道侧面与此回流室连通,以使温水通过调节阀容置室的回流道再流入回流室内,该本体中段自前侧一体延伸一出水部,一自回流室及回流道前侧延伸的出水流道即设于出水部下侧,并连通至出水部中段下方所设的副出水口,出水部上侧另设一上流道,上流道与下方的出水流道间设有一截流孔,并借由一切换开关的上升或下降以控制截流孔的开关,上流道连通至出水部前端的主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水旺
申请(专利权)人:谢水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