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同刚专利>正文

自动关闭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57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关闭水阀,主要由壳体、传动叶轮、减速齿轮、平行固定板、回位杆、塞杆、分体螺母、回位转动杆和固定柱等组成。其主要是进水带动传动叶轮转动,通过三个减速齿轮与塞杆的圆板形齿轮传动,使塞杆下移,通过分体螺母螺孔后,自由落下,其下部锥形把出水口堵住。当继续放水时,转动回位转动杆,用分母片、支杆片与分体螺母、回位杆转位,带动塞杆上移,又可放水。此水阀操作方便,当放位一定量水即可关闭,防止浪费水源,便于用户。(*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自动关闭的水阀。目前使用的水龙头,大都没有自动关闭结构。特别是现在水源紧张,高层楼不能按时上水,所以当无水时忘记关闭水龙头,来水时,不但造成浪费水,而且由于水进到室内,给用户造成很大一损失。现专利上公开的自动关闭水龙头,有的要求手按压或者用手触其按钮,这样给操作者带来不便,有的也不能随时关闭等问题,同样给用人们生活上带来很多苦恼。本技术设制一种自动关闭水阀,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而且可以按要求放出一定量的水后,再自行关闭,不但解决用户需水的要求,也能自动关闭水龙头,解决人们夜间放水的麻烦,方便用户。本技术主要由壳体、前盖、传动叶轮、平行固定板、固定柱、减速齿轮、塞杆、回位杆、分体螺母、回位转动杆、支杆片和分母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四根固定柱12一端与平行固定板3的下板联接,另一端用螺母与其上板联接,减速齿轮Ⅰ4、减速齿轮Ⅱ6、减速齿轮Ⅲ14与平行固定板3的上、下板联接,传动叶轮7与平行固定板3上下板联接,传动叶轮7圆柱形齿与减速齿轮Ⅱ6的圆板形齿轮联接,减速齿轮Ⅲ14的圆柱形齿与塞杆13的架板形齿轮联接,回位杆10上部端与平行固定板3上板孔联接,下部经平行固定板3下板孔与其上端螺纹孔联接,塞杆13的圆柱形上部与平行固定板3上板联接,下部经回位杆10上部孔、固定板3下板孔和分体螺母11的螺纹孔联接,分体螺母11用分体螺母固定轴18、扁形螺母、螺母与平行固定板3上板联接固定,平行固定板3上、下板与壳体1的两侧凹槽联接,分母片8、支杆片9用螺母与回位转动杆5前端部联接,并分别与分体螺母11、回位杆10下部相接,回位转动杆5分别与壳体1两侧联接,组成自动关闭水阀。其中三个减速齿轮Ⅰ4、Ⅱ6、Ⅲ14上部是圆板形齿形,下部是圆柱形齿轮,分体螺母11两部分,一端铆合联接,中间用弹簧15联接,中部有螺纹孔,一端有V形槽,与分母片8的尖圆弧边相接。本技术是利用进水流带动传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叶轮相啮合的几个减速齿轮转动,最后使塞杆的圆板形齿轮慢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塞杆与圆板形齿轮固定在一起,塞杆又与分体螺母相联接,塞杆转动到脱离分体螺母时,塞杆下端的带锥形端自由落下而堵住出水管,实现自动关闭的作用。当需要打开出水管时,先将回位转动杆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分母片和支杆片转动,分母片先将分体螺母的两部分分开,随着支杆片将回位杆顶起,同时带动塞杆和圆板形齿轮托起,使塞杆上的带纹部分提到分体螺母之上。分体螺母分开着的两部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合并,重新将塞杆夹住,出水口又可放水。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去掉前盖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回位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分体螺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分体螺母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分母片的侧向示图;图8是本技术的支杆片的侧向示图;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壳体(1),其外形如图1所示,是一个立方空心壳体。上有进、出口,前面有方的前盖(2),用螺钉与壳体前面联接固定。壳体的左、右两侧内有凹槽,如图3所示,用来插放平行固定板(3)。传动叶轮(7)如图2、3所示;其上部为一个叶轮和柱形体齿轮组成。平行固定板(3)如图2、3所示;上、下两块板对应7个小孔,分别用来固定传动叶轮(7)、三个减速齿轮Ⅰ(4)、Ⅱ(6)、Ⅲ(14)及塞杆(13)、回位杆(10)、分体螺母固定轴(18),用四根固定柱(12)联接固定在一起。固定柱(12)如图2、3所示;四根固定柱(12)下端与平行固定板(3)的下板铆合在一起,上端带螺纹,穿过平行固定板(3)的上板用螺母固定联接。减速齿轮Ⅰ(4)、Ⅱ(6)、Ⅲ(14)其结构如图2、3所示,它的上端为圆板形齿轮,下端为圆柱形齿轮,这三个减速齿轮形状相似,只是齿数不同,分别为减速轮Ⅰ(4)、减速齿轮Ⅱ(6)、减速齿轮Ⅲ(14),可以根据要求选用,保证流出一定量的水而使塞杆(13)落下自动关闭出水口。三级减速齿轮与传动叶轮(7)、塞杆(13)的圆板形齿轮啮合是传动叶轮(7)的圆柱形齿轮与减速齿轮Ⅱ(6)的圆板形齿轮啮合,减速齿轮Ⅰ(4)的圆板形齿轮与减速齿轮Ⅱ(6)的圆柱形齿轮啮合,减速齿轮Ⅲ(14)的圆板形齿轮与减速齿轮Ⅰ(4)的圆柱形齿轮啮合,塞杆(13)的圆板形齿轮与减速齿轮Ⅲ(14)的圆柱形齿轮啮合而依次联接传动。塞杆(13),如图2、3所示,由圆柱体和圆板形齿轮组成,圆柱体,上部带螺纹可与圆板形齿轮联接,下部有一段突粗段,也带有螺纹,可与分体螺母相联接,圆柱体最下端有一锥形堵头,用来当塞杆落下时堵住壳体下面的出水口,如图3所示。圆板形齿轮中心是螺孔,与圆柱体联接组成塞杆(13)。回位杆(10)如图4所示,它分为两部分,上部为L形,下部为型,为了安装方便,上、下两部分用螺纹联接,上部L形有二个孔,一个螺纹孔,可与下部联接,靠边处的孔,用来使塞杆(13)自由通过。下部型,立部分为圆柱形,可以穿过平行固定板的下板孔,其它部分的截面为方形的。分体螺母(11),如图5所示。它由对应相同的两部分组成,一端铆合;中间部分用拉簧(15)联接。中前部有螺纹孔,可与塞杆(13)的突粗部的螺纹联接。前端是带有V型槽,可与分母片(8)相接触。分体螺母固定轴(18),如图6所示,上、下端部有螺纹,用螺母和扇形螺母分体螺母(11)固定在平行固定板(3)的下面。回位转动杆(5),如图2、3所示。外形是T型圆柱体,前端部有一段是扁圆弧形,用来与分母片(8)、支杆片(9)联接,防止它们在回位转动杆上转动,用螺母固定位。带T字型端当把手,穿过壳体(1)壁时,用橡胶圆柱垫密封,防止渗水。分母片(8)、支杆片(9),如图7、8所示,分母分(8)是扁平半圆尖弧形,其上面有一个偏心扁圆弧形孔,与回位转动杆(5)的一端插接。支杆片(9)是扁平半圆弧形,其上也有一个偏心扁圆弧形,当回位转动杆(5)时,带动分母片(8)和支杆片(9)一起转动,当分母片(8)的尖弧形边先与分体螺母(11)的V形缺口先接触,随着转动,将分母体螺母(11)分开,支杆片(9)随着将回位杆(10)顶起,使塞杆(13)上移,塞杆(13)下部空粗部的螺纹部通过分体螺母(11)分开的螺纹孔,当转到一定程度时,分母片(8)和支杆片(9)脱离开分体螺母(11)和回位杆(10)时,分体螺母(11)在弹簧(15)的作用下收回,将塞杆(13)的突粗螺纹部卡住。当打开进水口时,进入由壳体(1)上部进入后冲击传动叶轮(7)转动,这时三个减速齿轮也随着转动,最后带动塞杆(13)上的圆板形齿轮转动,塞杆转动时,由于分体螺母不动,塞杆下部突粗部的螺母慢慢下移,当通过分体螺母的螺纹孔时,塞杆自由落下,其下部带锥形端将出水口堵住,放水停止。这时如果你还要继续放水,用手操纵回位转动杆(5),转动杆上的分母片(8)和支杆片(9),先将分体螺母(11)分开,支杆片(9)将回位杆(10)顶起,这时可将塞杆(13)移,当分母片8和支杆片(9)与分体螺母(11)和回位杆(10)分开时,分体螺母(11)合并,重新把塞杆下部突粗螺纹部卡位,出水口又重新打开放水。如果为了储水,可以按储水量的多少,设计出所需要的传动叶轮(7)、减速轮轮大小及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关闭水阀,包括壳体、螺钉、螺母,其特征在于:四根固定柱(12)一端与平行固定板(3)的下板联接,另一端用螺母与其上板联接,减速齿轮Ⅰ(4)、减速齿轮Ⅱ(6)、减速齿轮Ⅲ(14)与平行固定板(3)的上、下板联接,传动叶轮(7)与平行固定板(3)上下板联接,传动叶轮(7)圆柱形齿与减速齿轮Ⅱ(6)的圆板形齿轮联接,减速齿轮Ⅲ(14)的圆柱形齿与塞杆(13)的圆板形齿轮联接,回位杆(10)上部端与平行固定板(3)上板孔联接,下部经平行固定板(3)下板孔与其上端螺纹孔联接,塞杆(13)的圆柱形上部与平行固定板(3)上板联接,下部经回位杆(10)上部孔、固定板(3)下板孔和分体螺母(11)的螺纹孔联接,分体螺母(11)用分体螺母固定轴(18)、扁形螺母、螺母与平行固定板(3)上板联接固定,平行固定板(3)上、下板与壳体(1)的两侧凹槽联接,分母片(8)、支杆片(9)用螺母与回位转动杆(5)前端部联接,并分别与分体螺母(11)、回位杆(10)下部相接,回位转动杆(5)分别与壳体(1)两侧联接,组成自动关闭水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同刚
申请(专利权)人:姚同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