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化量规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652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精密计量与计算机应用领域,将实体量规以数学模型的形式与测量数据相结合来评定零件的方式,具有涉及一种快速、稳定、形式简单,数字化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步骤:步骤1:获取测点集,并根据测点集建立边界元素集和状态元素集;步骤2:根据测点集以及相应的法向量建立特征行向量集;步骤3:加入一个关键点;步骤4:建立分析矩阵和分析列向量;步骤5:对分析矩阵及增广分析矩阵进行秩分析,以确定继续寻优、剔除关键点还是终止程序;步骤6:计算寻优方向;步骤7:以追及问题求解新的关键点,进行优化步骤计算,再按步骤1中的公式更新,进入下一次循环;或者按步骤4进入下一次循环;步骤8,终止程序并得到最优值。

A method of straightness evaluation in given plane based on digital gaug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recision measurement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It combines the solid gauge with the measurement data in the form of mathematic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parts. It has a fast, stable, simple and digit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straightness in a given plane. The steps are as follows: Step 1: obtain the measurement point set, and establish the boundary element set and the state element set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point set 2: set up characteristic row vector set according to test point set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vector; step 3: add a key point; step 4: set up analysis matrix and analysis column vector; step 5: carry out rank analysis on analysis matrix and augmented analysis matrix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continue optimization, remove key points or terminate the program; step 6: calculate the direction of optimization; step 7: follow up and solve new problems Key point, calculate the optimization step, and then update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in step 1 to enter the next cycle; or enter the next cycle according to step 4; step 8, terminate the program and get the optim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化量规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计量与计算机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快速、稳定、形式简单,数字化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设备中导轨表面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并为零件加工过程以及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指导。
技术介绍
尺寸误差、形位误差(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简称)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装配及其使用寿命,快速、准确地计算零件误差,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标准GB/T11336-2004和ISO标准中给出了任意方向上直线度的定义和判别方法,零件在任意方向上直线度误差评定需要满足最小区域条件以获得较好的评定验证结果。鉴于当前社会生产中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化测量的蓬勃发展,将实体量规以数学模型的方式与测量数据结合来处理零件的方式无疑是全面优于传统实体量规检测。它避免了量规因使用产生的损耗,且由于其以虚拟模型的形式存在,可根据不同零件的检测需求改变自身几何参数。相对于实体量规只能检测合格性的局限,数字化量规还能在检测中给出确切误差数值。目前,数字化量规用在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评定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评定的实现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中之一建立的评定方法模型将测点所在的空间位置与理想直线进行最优匹配,使得测点处于以理想直线为中心线的最小区域内。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评定方法,例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包容区域迭代搜索算法、天牛须算法等算法进行最小区域的搜索。这些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模型的形式比较复杂以及存在随机性,需要相应的方法来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当测点数目较多时,计算效率不高以至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综上所述,目前仍然缺少一种快速、稳定、形式简单,数字化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所述问题,涉及一种快速、稳定、形式简单,数字化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设备中导轨表面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并为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指导。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数字化量规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的:步骤1:将待测零件置于测量平台上,在三坐标测量机的坐标系中测量并获取测点Qj*={Xj,Yj},所有测点的集合为测点集{Qj*},其中:j=1,2,3,…,m。将测量集{Qi*}通过绕着坐标原点旋转,旋转公式:,使得评定基线接近于坐标系的原点,y轴垂直于主方向,再对y坐标值预定位,使得测点集更接近于x轴,得到的测点坐标值Qi={xi,yi},所有测点的集合为测点集{Qi},以下提到的测点都是测点Qi;之后,构建数字化量规形状:根据给定平面上直线度几何定义,由常规坐标变换得到的测点坐标值Qi={xi,yi}。根据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由评定基线、上边界直线、下边界直线等三条平行线组成的数字化量规,而且上边界直线与最上方的一个测点接触,下边界直线与最下方的一个测点接触为初始状态;之后,根据测点集{Qi},建立特征行向量集{Ai}、上下边界元素集{bi}和状态元素集{ti};其中:i=1,2,3,…,N;i为测点序号,N为测点总数;ti’为评定基线上方测点的状态元素,即;ti’’为评定基线下方测点的状态元素,即,所有的状态元素的集合为状态元素集{ti};bi=b,是一个大于0的实数,所有的边界元素bi的集合为边界元素集{bi}。步骤1结束后进行步骤2。步骤2:把测点集{Qi}视为刚体,预定位结束后,评定基线一直固定不动,而上、下边界直线收缩时推动测点集{Qi}向x轴线发生微小平移和转动,评定基线上方测点的法向量为Ni=[0,1]T,评定基线下方测点的法向量为Ni=[0,1]T,把测点的运动速度投影到法向量上。根据每个测点Qi以及相应的法向量建立特征行向量Ai,即:评定基线上方的测点Qi对应的特征行向量为Ai’=([-yi,-xiyi])/ti’,评定基线下方的测点Qi对应的特征行向量为Ai’’=([yi,xiyi])/ti’’,所有的特征行向量的集合为特征行向量集{Ai};步骤2结束后进行步骤3。步骤3:分别取状态元素ti’和ti’’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测点pm,1和pm,2为关键点,并将其测点序号m1和m2为入到关键点集{m}中。步骤3结束后进行步骤4。步骤4:根据关键点集{m}建立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其中:A=[…,AkT,…,AlT,…]T,是个L行2列的矩阵,L为关键点集{m}中的元素个数,k,l为关键点集{m}中的元素;b=[…,b,…]T,是个L行的列向量。步骤4结束后进行步骤5。步骤5:对分析矩阵A及增广分析矩阵[A,b]进行秩分析。计算rA=rank(A),rAb=rank([A,b]),并比较rA和rAb,只有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如果判断准则:rA=rAb,那么,应当继续寻优,跳到步骤6;情况二:如果判断准则:rA<rAb,那么,尝试从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中删掉关键点集{m}中的某一个元素m对应的行,得到缩小矩阵Am和缩小列向量bm,计算矩阵Am的秩,rAm=rank(Am),增广矩阵[Am,bm]的秩rAmbm=rank([Am,bm]),判断rAm与rAmbm是否相等;在rAm与rAmbm相等的情况下,则求线性方程Amvm=bm-的解vm=vm0,然后计算bm=Amvm0;如果在尝试关键点集{m}中的元素m时,得到bm>b,那么,将缩小矩阵Am和缩小列向量bm分别更新为A矩阵及分析列向量b,将元素l移出关键点集{m},并跳到步骤6;其中,vm=[vm,1,vm,2]T,vm0=[vm0,1,vm0,2]T。关键点集{m}中的每个m元素都尝试过了,每个m元素在rAm与rAmbm不相等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没有得到任何一个bm>b,那么,包容区域为最小包容区域,应当结束寻优,跳到步骤8;步骤6:求线性方程Av=b的解v=v0,其中,v=[v1,v2]T,v0=[v0,1,v0,2]T。步骤6结束后进行步骤7。步骤7:以追及问题求解新的关键点,计算评定基线上方的点的速度:vi’=Ai’v0,然后,计算测点与上边界接触需要的时间:τi’=(t’max–ti’)÷(b-vi’)或者测点与下边界接触需要的时间τi’=(ti’+t’’max)÷(b-vi’);计算评定基线下方的点的速度vi’’=Ai’’v0,计算测点与上边界接触需要的时间:vi’’=(t’max+ti’’)÷(b-vi’’)或者测点与下边界接触需要的时间:τi’’=(t’’max-ti’’)÷(b-vi’’),取τi’’和τi’中大于零的那部分中的最小值τmin对应的测点pm,3为新的关键点,并将其测点序号m3加入到关键点集{m}中。之后,将评定基线上方所有ti’更新为ti’–τmin∙vi;将评定基线下方所有ti’’更新为ti’’–τmin∙v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化量规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 步骤1:将待测零件置于测量平台上,在三坐标测量机的坐标系中测量并获取测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化量规的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待测零件置于测量平台上,在三坐标测量机的坐标系中测量并获取测点Qj*={Xj,Yj},所有测点的集合为测点集{Qj*},其中:j=1,2,3,…,m。将测量集{Qi*}通过绕着坐标原点旋转,旋转公式:,使得评定基线接近于坐标系的原点,y轴垂直于主方向,再对y坐标值预定位,使得测点集更接近于x轴,得到的测点坐标值Qi={xi,yi},所有测点的集合为测点集{Qi},以下提到的测点都是测点Qi;
之后,构建数字化量规形状:根据给定平面上直线度几何定义,由常规坐标变换得到的测点坐标值Qi={xi,yi}。根据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由评定基线、上边界直线、下边界直线等三条平行线组成的数字化量规,而且上边界直线与最上方的一个测点接触,下边界直线与最下方的一个测点接触为初始状态;
之后,根据测点集{Qi},建立特征行向量集{Ai}、上下边界元素集{bi}和状态元素集{ti};其中:i=1,2,3,…,N;i为测点序号,N为测点总数;

t

i



为评定基线上方测点的状态元素,即;ti’’为评定基线下方测点的状态元素,即,所有的状态元素的集合为状态元素集{ti};

b

i
=b,是一个大于0的实数,所有的边界元素bi的集合为边界元素集{bi};
步骤1结束后进行步骤2;
步骤2:把测点集{Qi}视为刚体,预定位结束后,评定基线一直固定不动,而上、下边界直线收缩时推动测点集{Qi}向x轴线发生微小平移和转动,评定基线上方测点的法向量为Ni=[0,1]T,评定基线下方测点的法向量为Ni=[0,1]T,把测点的运动速度投影到法向量上。根据每个测点Qi以及相应的法向量建立特征行向量Ai,即:评定基线上方的测点Qi对应的特征行向量为Ai’=([-yi,-xiyi])/ti’,评定基线下方的测点Qi对应的特征行向量为Ai’’=([yi,xiyi])/ti’’,所有的特征行向量的集合为特征行向量集{Ai};
步骤2结束后进行步骤3;
步骤3:分别取状态元素ti’和ti’’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测点pm,1和pm,2为关键点,并将其测点序号m1和m2为入到关键点集{m}中;
步骤3结束后进行步骤4;
步骤4:根据关键点集{m}建立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其中:

A=[…,AkT,…,AlT,…]T,是个L行2列的矩阵,L为关键点集{m}中的元素个数,k,l为关键点集{m}中的元素;

b=[…,b,…]T,是个L行的列向量;
步骤4结束后进行步骤5;
步骤5:对分析矩阵A及增广分析矩阵[A,b]进行秩分析;
计算rA=rank(A),rAb=rank([A,b]),并比较rA和rAb,只有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判断准则:rA=rAb,那么,应当继续寻优,跳到步骤6;
情况二:如果判断准则:rA<rAb,那么,尝试从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中删掉关键点集{m}中的某一个元素m对应的行,得到缩小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廷伟黄美发唐哲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