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40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宾主效应盒,宾主效应盒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朝向显示介质层上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第二基板朝向显示介质层上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第一透明电极朝向显示介质层上设置有第一配向膜层,第二透明电极朝向显示介质层上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层;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时,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施加偏置电压时,显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显示方法包括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不通电时为窄视角模式,通电时为宽视角模式,且无需复杂的驱动,宽窄视角切换便捷,效果好。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ethod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at can realize visual angle switch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a display method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which can realize the visual angle switching, belonging to the display technical field. Th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display module and an object main effect box, and the object main effect box includes a first substrate, a second substrate and a display medium layer; the first substrate faces the display medium laye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faces the display medium layer A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is arranged; a first matching film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toward the display medium layer, and a second matching film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toward the display medium layer; when no bias voltage is applied to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the display mode is narrow viewing angle mode; when bias voltage is applied, the display mode is wide viewing angle mode. The display methods include wide view mode and narrow view mode. The display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s a narrow viewing angle mode when the power is off, a wide viewing angle mode when the power is on, and does not need complex driving, the wide and narrow viewing angle switching is convenient, and th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依赖性越来越强,现在的显示器件逐渐朝着宽视角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手机移动终端应用,桌上显示器还是笔记本电脑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在使用一些电子设备时,有些信息是不想让其他人看到的,所以人们在处理机密事情的时候,为了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商业损失或尴尬,往往会采用窄视角模式。因此除了宽视角的需求之外,在许多场合还需要显示装置具备宽视角与窄视角相互切换的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对显示装置的宽视角与窄视角切换。第一种是在显示屏上贴附防窥膜片来实现,当需要进行防窥时,利用防窥膜片遮住屏幕即可缩小视角。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额外准备防窥膜片,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一张防窥膜片只能实现一种视角,一旦贴附上防窥膜片后,视角便固定了,只能实现窄视角模式,就无法再显示宽视角功能。第二种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双光源背光系统用于调节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该双光源背光系统由两层层叠的导光板结合反棱镜片构成,顶层导光板结合反棱镜片改变光线的走向使得光线限制在比较窄的角度范围,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视角,而底部导光板结合反棱镜片的功能则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宽视角。但是,这种双光源背光系统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及成本均增加,不符合液晶显示装置轻薄化的发展趋势。第三种是将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上的驱动电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宽视角显示驱动电极,另一种是控制视角电极,当在控制视角电极上施加适当的电压时可使得液晶显示装置产生适当的漏光,进而实现宽视角与窄视角的切换。但是,需在液晶显示装置上设置宽视角显示驱动电极与控制视角电极两种电极,其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减少,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亮度下降,制程也更加复杂。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光配向技术,适用多种显示装置,无需复杂的驱动,宽窄视角切换便捷且效果好的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视角切换控制及结构复杂,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宾主效应盒,宾主效应盒位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宾主效应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包括多个正性液晶分子和多个二向色性染料分子;第一基板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第二基板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第一透明电极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向膜层,第二透明电极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层;第一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相同且均为水平配向,第一配向膜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配向区和第二配向区,第一配向区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区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第二配向膜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三配向区和第四配向区;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配向区和第三配向区相重合,第二配向区和第四配向区相重合;当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当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施加偏置电压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宾主效应盒,宾主效应盒形成在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宾主效应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包括多个正性液晶分子和多个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在第一基板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在第二基板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在第一透明电极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一配向膜层,在第二透明电极朝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配向膜层;第一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相同且均为水平配向;在第一配向膜层上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一配向区和第二配向区,在第二配向膜层上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三配向区和第四配向区,第一配向区的配向方向和第二配向区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第三配向区的配向方向和第四配向区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形成的第一配向区和第三配向区相重合,形成的第二配向区和第四配向区相重合;当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当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施加偏置电压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任一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包括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在窄视角模式下,宾主效应盒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沿第一方向,显示装置形成以第一配向区和第二配向区为单位的周期性交替的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在宽视角模式下,宾主效应盒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施加偏置电压,显示装置整面形成全透光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宾主效应盒位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从而可以通过宾主效应盒来控制从显示模组出光面出射的光线,进而实现该显示装置的宽窄视角切换。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没有形成电场时,从显示模组出光面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在第二配向区对应范围内与二向色性染料分子(本专利技术以二向色性染料分子为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为例进行解释说明)的长轴方向平行,则进入该第二配向区对应范围内的线偏振光会被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吸收;在第一配向区对应范围内与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的长轴方向垂直,则进入该第一配向区对应范围内的线偏振光不会被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吸收,从该区域对应的范围内出射,形成以第一配向区和第二配向区为单位的周期性交替的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进而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视角显示模式。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施加偏置电压,形成足够大的垂直电场时,正性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后长轴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正性液晶分子带动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一起偏转,此时,从显示模组出光面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无论是在第一配向区还是第二配向区对应的范围内,均与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的长轴方向不平行,则进入宾主效应盒内的线偏振光均不会被正性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吸收,全部正常出射,进而实现显示装置的宽视角显示模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降低视角亮度实现宽窄视角切换,常态(本申请中特指不通电状态)为窄视角模式,通电时为宽视角模式,且无需复杂的驱动,宽窄视角切换便捷,效果好。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宾主效应盒,所述宾主效应盒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n所述宾主效应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所述显示介质层包括多个正性液晶分子和多个二向色性染料分子;/n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向膜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层;/n所述第一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相同且均为水平配向,所述第一配向膜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配向区和第二配向区,所述第一配向区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区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配向膜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三配向区和第四配向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n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配向区和所述第三配向区相重合,所述第二配向区和所述第四配向区相重合;/n当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当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施加偏置电压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宾主效应盒,所述宾主效应盒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宾主效应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所述显示介质层包括多个正性液晶分子和多个二向色性染料分子;
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向膜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层;
所述第一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相同且均为水平配向,所述第一配向膜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配向区和第二配向区,所述第一配向区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区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配向膜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三配向区和第四配向区;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配向区和所述第三配向区相重合,所述第二配向区和所述第四配向区相重合;
当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不施加偏置电压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窄视角模式;当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施加偏置电压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宽视角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朝向所述宾主效应盒的一侧的表面,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出射的光线转化为线偏振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为块状结构且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块状结构且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一个所述第一配向区的宽度与一个所述第二配向区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一个所述第一配向区的宽度小于所述子像素的宽度,一个所述第二配向区的宽度小于所述子像素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子像素的宽度为一个所述第一配向区的宽度的6-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任一者,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IPS模式的显示面板或FFS模式的显示面板。


8.一种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和宾主效应盒,所述宾主效应盒形成在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宾主效应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所述显示介质层包括多个正性液晶分子和多个二向色性染料分子;
在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一配向膜层,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二配向膜层;所述第一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膜层的配向方向相同且均为水平配向;
在所述第一配向膜层上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丛龙辛龙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