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FCC专利>正文

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20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33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在此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根据需要变更反扭矩限制器凸轮操作时的扭矩以及压接触辅助凸轮操作时的扭矩,并且在使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凸轮面相互面对并且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凸轮面相互面对的同时地使离合器构件与压力构件满意地相互接合,因此使嘎嘎声最小化。压力构件(5)侧的用于离合器弹簧(10)的接收部包括与压力构件(5)分离的接收构件(11)。构成压接触辅助凸轮与反扭矩限制器凸轮中的一者的凸轮面形成在所述接收构件(11)上。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in which the torqu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verse torque limiter cam and the torqu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pressure contact auxiliary cam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need, and the clutch component and the pressure component can be satisfactorily engaged while the cam surfaces of the pressure contact auxiliary cam are facing each other and the cam surfaces of the reverse torque limiter cam are facing each other, So minimize the rattle. The receiving part for the clutch spring (10) on the pressure member (5) side includes a receiving member (11) separated from the pressure member (5). The cam surface forming one of the press contact auxiliary cam and the anti torque limiter cam is formed on the receiving member (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传递装置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80043671.9(国际申请号PCT/JP2015/072581)、申请日为2015年8月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动力传递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将输入构件的旋转力任意传递至输出构件或者中断该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用于摩托车的动力传递装置意图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变速器和驱动轮或者中断该传递。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通常包括连接至发动机侧的输入构件、连接至变速器与驱动轮侧的输出构件以及连接至输出构件的离合器构件。通过使多个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传递动力,并且通过释放压接触力而中断动力的传递。更具体地说,如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传统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该离合器壳体随输入构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在此离合器壳体中形成有多个驱动离合器板;与离合器壳体的驱动离合器板交替形成的多个从动离合器板;离合器构件,此离合器构件连接至输出构件;以及压力构件,此压力构件可沿离合器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地附接至离合器构件,并且此压力构件能借助其相对于离合器构件的轴向移动使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并且此压力构件构造成能够通过使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而将输入至输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至输出构件或者中断该传递。以上传统的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压接触辅助凸轮,在输入至输入构件的旋转力能够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情况下,压接触辅助凸轮能够使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彼此移近并因而增大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以及反扭矩限制器凸轮,在输出构件的旋转超过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情况下,反扭矩限制器凸轮使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远离彼此移动并因而释放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压接触辅助凸轮与反扭矩限制器凸轮均通过使形成在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上的凸轮面相对而形成。当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至正旋转侧时,压接触辅助凸轮操作。当压力构件与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至反旋转侧时,反扭矩限制器凸轮操作。优选根据诸如车辆的形态以及驾驶者的喜好之类的需求多样化地设置反扭矩限制器凸轮操作时的扭矩及压接触辅助凸轮操作时的扭矩。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13-137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上述传统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以下问题。例如,当反扭矩限制器凸轮操作时的扭矩设置得较小时,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凸轮面与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凸轮面需要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在此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在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凸轮面相互面对并且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凸轮面相互面对的情况下装配离合器构件与压力构件,构成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一对凸轮面之间的间隙必须设置得相当大,此间隙产生嘎嘎声、噪音以及振动。因此,压接触辅助凸轮与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倾斜角优选设置在特定范围内。在当反扭矩限制器凸轮操作时的扭矩设置得较小并且压接触辅助凸轮设置成不嘎嘎响的情况下,压接触辅助凸轮操作时的扭矩太大,并且动力以驾驶者不期望的正时传递,可能负面影响可操作性。因此,强行调节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倾斜角是不合适的。鉴于这些情形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在此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根据需要使反扭矩限制器凸轮操作时的扭矩与压接触辅助凸轮操作时的扭矩不同,令人满意地装配离合器构件与压力构件使压接触辅助凸轮的凸轮面相互面对并且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凸轮面相互面对,因此能够减少嘎嘎声。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一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动力传递装置,此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此离合器壳体随输入构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多个驱动离合器板附接至所述离合器壳体;离合器构件,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交替形成的多个从动离合器板附接至所述离合器构件,并且所述离合器构件连接至输出构件;压力构件,所述压力构件附接至所述离合器构件,并且所述压力构件能够借助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构件的轴向移动而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偏压机构,所述偏压机构沿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的方向偏压所述压力构件;压接触辅助凸轮,当输入至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力能够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并且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能够增大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以及反扭矩限制器凸轮,当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超过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释放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能够通过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而将输入至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或者中断该传递,其中,压力构件侧的用于所述偏压机构的接收部包括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的至少一个接收构件,构成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与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中的一者的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分别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接收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上,并且构成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与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中的另一者的第三凸轮面与第四凸轮面分别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上。第二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一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构成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并且所述第三凸轮面与所述第四凸轮面构成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第三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二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收构件具有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凸轮面相对的那一侧上的第五凸轮面,面对所述第五凸轮面的第六凸轮面形成在所述压力构件上,并且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由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以及所述第五凸轮面与所述第六凸轮面形成。第四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三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构成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的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倾斜角与构成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的所述第三凸轮面和所述第四凸轮面的倾斜角基本相同。第五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四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面的倾斜角与所述第五凸轮面和所述第六凸轮面的倾斜角基本相同。第六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收构件具有:凹进部,此凹进部容纳所述偏压机构;接收部,此接收部形成在所述凹进部中并且与所述偏压机构的一端接触并接收偏压力;以及传递部,此传递部与所述压力构件接触并且能够将所述偏压机构的所述偏压力传递至所述压力构件。第七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至少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接收构件上的凸轮面与面对这些凸轮面的凸轮面包括平坦表面。第八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多个所述接收构件共圆地附接至所述压力构件。第九方面的本专利技术是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动力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n离合器壳体,此离合器壳体随输入构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多个驱动离合器板附接至所述离合器壳体;/n离合器构件,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驱动离合器板交替形成的多个从动离合器板附接至所述离合器构件,并且所述离合器构件连接至输出构件;/n压力构件,所述压力构件附接至所述离合器构件,并且所述压力构件能够借助其相对于离合器构件的轴向移动而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n偏压机构,所述偏压机构沿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的方向偏压所述压力构件;以及/n压接触辅助凸轮或者反扭矩限制器凸轮,当输入至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力能够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能够增大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当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超过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释放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n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能够通过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而将输入至输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至输出构件或者中断该传递,/n其中,所述压力构件侧的用于所述偏压机构的接收部包括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的接收构件,构成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与反扭矩限制器凸轮中的一者的凸轮面形成在所述接收构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12 JP 2014-164085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
离合器壳体,此离合器壳体随输入构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多个驱动离合器板附接至所述离合器壳体;
离合器构件,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驱动离合器板交替形成的多个从动离合器板附接至所述离合器构件,并且所述离合器构件连接至输出构件;
压力构件,所述压力构件附接至所述离合器构件,并且所述压力构件能够借助其相对于离合器构件的轴向移动而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
偏压机构,所述偏压机构沿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的方向偏压所述压力构件;以及
压接触辅助凸轮或者反扭矩限制器凸轮,当输入至所述输入构件的旋转力能够传递至输出构件并且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能够增大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当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超过输入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所述压力构件与所述离合器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所述反扭矩限制器凸轮释放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所述从动离合器板之间的压接触力,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能够通过使所述驱动离合器板与从动离合器板压接触或者释放压接触力而将输入至输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至输出构件或者中断该传递,
其中,所述压力构件侧的用于所述偏压机构的接收部包括与所述压力构件分离的接收构件,构成所述压接触辅助凸轮与反扭矩限制器凸轮中的一者的凸轮面形成在所述接收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由形成在所述接收构件自身上的第一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真曾恒香青野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CC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