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勇专利>正文

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14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槽钢,且槽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两侧中间位置均开有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替传统的板材支撑结构,稳定效果好,无需人工固定处理,并使得装置具有便于移动的效果,可将混凝土底部的水通过导水孔和槽钢排出,加快混凝土的固化速度,也可将多个塑形建筑模板整个拼接在一起。

A plastic building formwork for pouring the connecting surface of the flo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stic building formwork for pouring floor connection surface,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platform, the top middl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the piston end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colum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nel steels, and the top of the channel ste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A top plate, the bottom four corners of the support platform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bottom plate, and the middle posi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form are provided with installation grooves. The invention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plate support structure, has good stability effect, does not need to be fixed manually, and makes the device have the effect of convenient movement. The water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crete can be discharged through the water guide hole and channel steel, so as to speed up the curing speed of the concrete, and also can splice multiple plastic building templates toge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楼房在进行建设时,楼层与楼层之间的连接面通常都是利用混凝土与钢筋混合筑成,常见于农村的两层楼房中,楼层连接面在进行浇注混领土时,都会在连接面底部固定一层塑形建筑模板,对混凝土进行承载,以保持混凝土能够快速塑形。目前,现有的楼层连接面浇注混凝土用塑形建筑模板通常都是由板材和支撑结构组成,这些材质通常是木质的,在进行支撑时,稳定效果较差,并不具有便于移动的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槽钢,且槽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两侧中间位置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支撑台底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且第一固定框的底部开有穿过底板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一侧开有竖槽,且第二液压缸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穿过竖槽延伸入第一固定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顶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与槽钢相互错位。优选地:所述顶板的顶部一侧和顶板的底部另一侧均开有卡槽。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两侧均与支撑板的底部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优选地: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列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固定框,且第二固定框的相对一侧均开有槽口,槽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第二固定框的底部均开有与槽钢相接通的导水孔,槽钢的底部均设置为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框一侧顶部外壁的两端和顶板靠近第二固定框的顶部外壁两端均开有插槽,且插槽的内壁均插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相邻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透水布袋。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框的顶部一侧、固定座的中间位置和顶板的一侧内壁均开有第一插孔,且第一插孔的内壁插接有第一销钉。优选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且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在固定筒内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外径与固定筒的内径相吻合。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一侧顶部和另一侧底部均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底部均开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销钉,顶板靠近卡槽拐角处的一侧均开有第三插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支撑台、第一液压缸、支撑柱、支撑板和顶板,利用第一液压缸调节支撑柱的高度,调节支撑板和顶板的高度,使得整个顶板支撑在楼层连接面处,代替传统的板材支撑结构,稳定效果好,无需人工固定处理;2.通过设置的第二液压缸、连接板、第一固定框、通槽、竖槽、移动轮和底板,利用第二液压缸调节连接板的高度,使得连接板在竖槽内上下移动,调节移动轮在第一固定框和通槽内的位置,当使用时,将移动轮缩回第一固定框内,当移动时,将移动轮从第一固定框内伸出,使得装置具有便于移动的效果;3.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框、槽口、过滤网、插槽、固定座、透水布袋、导水孔、槽钢、第一插孔和第一销钉,当混凝土铺设在顶板上时,混凝土内的水会逐渐沉积在混凝土底部,通过透水布袋和过滤网将混凝土底部的水通过导水孔和槽钢排出,加快混凝土的固化速度,并且能够避免出现混凝土泄漏的问题,当拆卸时,直接将第一销钉去除,更换含有固定座的透水布袋即可;4.通过设置的顶板和卡槽,可将多个塑形建筑模板整个拼接在一起,使得顶板上的卡槽吻合即可,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的透水布袋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固定框、3连接板、4支撑台、5支撑柱、6支撑板、7顶板、8第二固定框、9槽钢、10第一液压缸、11移动轮、12第二液压缸、13卡槽、14支撑架、15透水布袋、16导水孔、17过滤网、18固定座、19第一插孔、20固定筒、21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包括支撑台4,支撑台4的顶部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0,且第一液压缸10的活塞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部焊接有多个槽钢9,且槽钢9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顶板7,利用第一液压缸10调节支撑柱5的高度,调节支撑板6和顶板7的高度,使得整个顶板7支撑在楼层连接面处,代替传统的板材支撑结构,稳定效果好,无需人工固定处理,支撑台4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底板1,支撑台4的底部两侧中间位置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2,支撑台4底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框2,且第一固定框2的底部开有穿过底板1的通槽,第一固定框2的一侧开有竖槽,且第二液压缸12的活塞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穿过竖槽延伸入第一固定框2的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移动轮11,利用第二液压缸12调节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包括支撑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4)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0),且第一液压缸(10)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槽钢(9),且槽钢(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7),所述支撑台(4)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1),所述支撑台(4)的底部两侧中间位置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2),所述支撑台(4)底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2),且第一固定框(2)的底部开有穿过底板(1)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一侧开有竖槽,且第二液压缸(12)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穿过竖槽延伸入第一固定框(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包括支撑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4)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0),且第一液压缸(10)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槽钢(9),且槽钢(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7),所述支撑台(4)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1),所述支撑台(4)的底部两侧中间位置均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2),所述支撑台(4)底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2),且第一固定框(2)的底部开有穿过底板(1)的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一侧开有竖槽,且第二液压缸(12)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穿过竖槽延伸入第一固定框(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和顶板(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与槽钢(9)相互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顶部一侧和顶板(7)的底部另一侧均开有卡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层连接面浇注用塑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两侧均与支撑板(6)的底部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温程康
申请(专利权)人:夏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