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里鹏专利>正文

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70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包括有阀体、前阀座、后阀座、密封圈和通过十字节与转动轴连接的球形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设置有一个压力平衡通道,该压力平衡通道的两端口分别与球形阀芯前后的前阀腔和后阀腔相通,压力平衡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在压井作业时,它可以轻松方便地被打开,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阀,特别是一种在石油钻井中用于防止井喷的方钻杆旋塞阀。(二)、技术背景现有的方钻杆旋塞阀一般包括包括有阀体、前阀座、后阀座、密封圈和通过十字节与转动轴连接的球形阀芯,它是装在方钻杆上、下的内防喷装置。在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当到达油、气层时,往往会产生高压的油、气流,通过钻杆内孔向上涌动,为了防止井喷,必须关闭方钻杆旋塞阀,以阻止喷涌。而后连接压井设备,进行压井作业,此时又要打开方钻杆旋塞阀,由于方钻杆旋塞阀关闭,球形阀芯下部的后阀腔内的高压与上部的前阀腔的低压之间形成很大的压差,使球形阀芯与前阀座之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当转动转轴时,由于巨大的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很大,很难转动球形阀芯,方钻杆旋塞阀无法打开。传统的作法是用压井设备从上面向钻杆内孔打压,使前阀腔内的压力增加,同时必须估计井内压力是多少,使前阀腔内的压力增加到与后阀腔内压力基本平衡,才能打开旋塞阀。现有的方钻杆旋塞阀就只能通过上述的方法来打开,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且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在压井作业时,它可以轻松地被打开,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阀体、前阀座、后阀座、密封圈和通过十字节与转动轴连接的球形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设置有一个压力平衡通道,该压力平衡通道的两端口分别与球形阀芯前后的前阀腔和后阀腔相通,压力平衡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在钻井作业时,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使压力平衡通道不通,通过转动轴调整球形阀芯,使本技术处于开通状态;当钻井产生井涌时,马上通过转动轴调整球形阀芯,使本技术处于关闭状态,防止井喷;当要进行压井作业时,先打开控制阀,让压力平衡通道使球形阀芯前后的前阀腔与后阀腔彼此相通,后阀腔内的高压通过压力平衡通道向前阀腔增压,直至前阀腔和后阀腔内对球形阀芯的压力彼此基本平衡,此时,通过转动轴就能很轻松地调整球形阀芯,轻易地打开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在压井作业时,它可以轻松方便地被打开,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前阀座;3.后阀座;4.密封圈;5.十字节;6.转动轴;7.球形阀芯;8.压力平衡通道;9.前阀腔;10.后阀腔;11.控制阀;12.控制阀体;13.锥形阀芯;14.阀腔;15.过流孔;16.阀口;17.槽口;18.密封圈;1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阀体1、前阀座2、后阀座3、密封圈4和通过十字节5与转动轴6连接的球形阀芯7,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上设置有一个压力平衡通道8,该压力平衡通道8的两端口分别与球形阀芯7前后的前阀腔9和后阀腔10相通,压力平衡通道8上设置有控制阀11。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在钻井作业时,控制阀11处于关闭状态,使压力平衡通道8不通,通过转动轴6调整球形阀芯7,使本技术处于开通状态;当钻井产生井涌时,马上通过转动轴6调整球形阀芯7,使本技术处于关闭状态,防止井喷;当要进行压井作业时,先打开控制阀11,让压力平衡通道8使球形阀芯前后的前阀腔9与后阀腔10彼此相通,后阀腔10内的高压通过压力平衡通道8向前阀腔9增压,直至前阀腔9和后阀腔10内对球形阀芯7的压力彼此基本平衡,此时,通过转动轴6就能很轻松地调整球形阀芯7,轻易地打开本技术。如图2所示,控制阀11可以包括有控制阀体12、锥形阀芯13,位于阀体1内并与阀体1呈螺纹连接的控制阀体12内设置有阀腔14,控制阀体12上设置有使压力平衡通道8与阀腔14相通的过流孔15,前端部呈锥状的锥形阀芯13活动地穿过控制阀体12至阀腔14内,锥形阀芯13的后端部与控制阀体12呈螺纹连接,控制阀体12上设置有使压力平衡通道8与阀腔14相通的阀口16,阀口16的尺寸与锥形阀芯13的前端部相配合,锥形阀芯13的后端设置便于转动的槽口17,锥形阀芯13与控制阀体12之间设置密封圈18,控制阀体12与阀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19。该控制阀11是这样工作的当需要关闭时,通过槽口17可以轻松转动锥形阀芯13,使锥形阀芯13的前端堵住阀口16,此时,控制阀11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打开时,通过槽口17可以轻松转动锥形阀芯13,使锥形阀芯13的前端离开阀口16,此时,控制阀11处于开通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包括有阀体(1)、前阀座(2)、后阀座(3)、密封圈(4)和通过十字节(5)与转动轴(6)连接的球形阀芯(7),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上设置有一个压力平衡通道(8),该压力平衡通道(8)的两端口分别与球形阀芯(7)前后的前阀腔(9)和后阀腔(10)相通,压力平衡通道(8)上设置有控制阀(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控制阀(11)包括有控制阀体(12)、锥形阀芯(13),位于阀体(1)内并与阀体(1)呈螺纹连接的控制阀体(12)内设置有阀腔(14),控制阀体(12)上设置有使压力平衡通道(8)与阀腔(14)相通的过流孔(15),前端部呈锥状的锥形阀芯(13)活动地穿过控制阀体(12)至阀腔(14)内,锥形阀芯(13)的后端部与控制阀体(12)呈螺纹连接,控制阀体(12)上设置有使压力平衡通道(8)与阀腔(14)相通的阀口(16),阀口(16)的尺寸与锥形阀芯(13)的前端部相配合,锥形阀芯(13)的后端设置便于转动的槽口(17),锥形阀芯(13)与控制阀体(12)之间设置密封圈(18),控制阀体(12)与阀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19)。专利摘要一种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包括有阀体、前阀座、后阀座、密封圈和通过十字节与转动轴连接的球形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设置有一个压力平衡通道,该压力平衡通道的两端口分别与球形阀芯前后的前阀腔和后阀腔相通,压力平衡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在压井作业时,它可以轻松方便地被打开,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K39/00GK2793472SQ20052003324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邓里鹏 申请人:邓里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平衡式方钻杆旋塞阀,包括有阀体(1)、前阀座(2)、后阀座(3)、密封圈(4)和通过十字节(5)与转动轴(6)连接的球形阀芯(7),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上设置有一个压力平衡通道(8),该压力平衡通道(8)的两端口分别与球形阀芯(7)前后的前阀腔(9)和后阀腔(10)相通,压力平衡通道(8)上设置有控制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里鹏
申请(专利权)人:邓里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