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29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流式流体用顺压阀,包括一常态为顺压关闭流体管路之顺压阀,顺压阀设于阀室之出口端上,由一枢设于阀室内之可动摆臂控制其阀口之启闭,可动摆臂则受一穿入阀室大体上为中心位置之驱动轴上之凸轮装置所带动,因而使阀口启开之大小可依实际需要任加调整,而特别适用于天然瓦斯低压管路末端之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有关一种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尤指一种特别适用于天然瓦斯管路中低压管路之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查现有的天然瓦斯管路末端之安全控制阀,如台湾专利第6821641号“瓦斯定时自动关闭总开关连体调整器”乙案图4,即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1所示,天然瓦斯经由阀体入口端1A引入后在其缩小出口部1B之缩口下进入转换室T内,再由转换室之出口端2A进入控制阀3B之阀道2B、4A而由出口端4B引至瓦斯炉上去,由瓦斯流体之流通路径可知,阀道之管路非但口径狭窄且瓦斯流动时路径曲折,使瓦斯受到之阻力相当大,以致瓦斯经由该控制器后,瓦斯压力受到相当程度之衰减,火力很弱,若用户系处于瓦斯管路之末端,又逢尖峰用量时间,亦即家家户户做饭时间,处于瓦斯管路末端的瓦斯炉根本无法使用,造成前述惯用的安全控制阀之致命伤,使之无法适用任何情况之瓦斯管路的用户,故有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天然瓦斯管路末端或瓦斯管路压力不足之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使阀口之张开大小可依摆臂之臂长或凸轮装置之缺口深度而任加调整,以使瓦斯流体之压力不致衰减。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其中,用以牵动阀体启开之摆臂的夹持缺槽系做成弧形状,使之与摆臂摆动之轨迹相符,因而使由凸轮装置转换过来之作用力在几乎完全没有分量的磨擦阻力之损失下,传送至阀体上,以确保由凸轮装置启开阀门之可靠性与稳定性。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其中,为更确保摆臂对阀体之工作的可靠性将阀体之底面予以截平,使之于受摆臂牵动启开阀门时,不致发生旋转。本技术的一种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包括一阀壳体,具有一较大空间之阀室,该阀室设有流体之入口端与出口端,该入口端与出口端系设在同一平面之空间内可直接相互沟通;一凸轮装置系设于上述该阀壳体之流体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的上述阀室内,可受外力作用或以储能式作用力作用而旋转,并止于定位;一阀体,系以可自由平移式地固定在上述阀室之出口端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保持封闭管路状态;一摆臂机构设于上述凸轮装置与阀体之间,可应上述凸轮装置之旋转而操作上述阀体之启闭,且该阀体系以直通式启开或关闭阀门,以使流体在管路内的流动阻力减至最小。阀体之闭合方向系朝着流体流动方向而为之,以形成顺应流体在管路内发生异常高压时,自动关团阀门。阀体之朝阀室一面设有一卡梢,其底面设成一切除平面部,使阀体在进行水平向往复运动之阀门启闭时,不致于自转。摆臂机构之摆臂为一L形体,其第一端臂设有一夹持缺口,适可夹持上述阀体朝阀室之一面上之卡梢,而其第二端臂则适可扣持于上述凸轮之凹槽内或凸轮之周面上,而摆臂之中点则可枢设于上述之阀室内之支柱上并以之做为支点。摆臂机构之第一端臂上所设之夹持缺口系设成弧形曲面槽沟。摆臂之第一端臂与第二端臂长度相等,且摆臂之第一端臂之有效长度大于第二端臂。此外,摆臂之第一端臂与第二端臂系处于同一平面空间。另外,摆臂之第一端臂与第二端臂也可处于非同一平面之不同空间。凸轮装置系设于大体上为上述阀室之中心位置并由计时器之输出轴所带动。阀室与计时器室空间系彼此以气密式隔开。摆臂之第一端及第二端系设于同一侧上,且该阀体之凸轮与凸轮装置主轴形成立体交叉,凸轴上设有一长凹槽,凹槽内与凸轮主轴交会处设一长形槽可供凸轮主轴由之穿出,该摆臂之第一端臂系卡持于上述长凹槽之外端部,而该第二端臂则卡持于凸轮之缺槽内,当凸轮顺时针旋转时,该摆臂亦往顺时针方向摆动,使该第一端臂拉动阀体之凸轴朝外因而启开阀体,反之则逆然。本技术上述及其他目的,功效及特点将配合如下附图之详细说明而益加明了,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顶剖视图;图3为图2之侧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顶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之顶剖视图;图6为图5之侧剖视图;图7为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式摆臂机构之零件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摆臂机构之放大说明图;图9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之顶剖视图;图10为图9之部分侧剖视图;图11为惯用瓦斯控制阀之剖视图。为说明方便起见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关构件均标以相同之参考号码,以资对照。本技术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其组成件主要包括一在常态下可顺流体压力流动方向自动开闭之顺压阀10,一用以牵动该顺压阀10启开的摆臂机构20,及一用以控制摆臂机构摆动之凸轮装置30等,其中,凸轮装置30之驱动可由外力,例如人手之旋转或定时器之弹簧储能使之旋转而达成之通常凸轮装置于被外力以正向旋转而离开原设定位置后便慢慢地计时逆向归位而停止,凸轮装置归位之点亦即顺压阀关闭管路之位置,故在本技术中,顺压阀10,摆臂机构20及凸轮装置30三者之间在动作上系相互连成密不可分的一体,兹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分述如后。首先,请参阅图1-3就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说明之,在本实施例中,阀壳体50设有一进口端51,出口端52,阀室53,第一支柱54,第二支柱55及一管嘴56等,其中,该顺压阀10系设于上述出口端52上,如图2-3所示,顺压阀10包括一阀本体11,阀片12,阀杆13,弹簧14,垫圈15,C型扣环16,阀座17,封环18及阀杆导引19等,其中,与阀本体一体成型之阀杆13系穿过阀壳体之出口端52,阀座17及阀杆导引19再穿套弹簧14垫圈15及C型扣环16使阀杆13扣持于导引19上,并因而使之在常态下经常以顺压方向封闭阀座17的端口,由图1及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阀座17及导引19系藉管嘴56螺固于阀壳体50之出口端52之内壁阴螺纹。由图2及3更可窥知,阀本体11之前端面设有一凸缘110,凸缘上设有一裂槽111,该裂槽之深度延伸至阀本体11之整个端面,凸缘110上设一枢梢112;该摆臂机构20系由一摆臂21,垫圈22,固定螺丝23销固于第一支柱54上而构成之,其中,该摆臂21具有第一端臂210及第二端臂211,第一端臂210并设有一弧形卡合缺槽2100,详参图8所示,该弧形缺槽具有一弧形曲面2101,由图中可知,该摆臂21之第一端臂210之弧形缺槽2100系插设于上述阀本体11之凸缘裂槽111之内并卡设于枢梢112之内,而第二端臂211之端部则另设一垂直曲部2110以便扣持于凸轮装置30之凸轮的缺口310之内;凸轮31系藉垫圈32及螺母33锁固于计时器40穿设于第二支柱55上的输出轴41顶面上,输出轴41穿设于支柱55时系藉垫圈42,O型环43、44固定封闭之,计时器40再藉固定板48固定于阀壳体50之上,此时,计时器之驱动轴45便伸出于外以便操作,当然计时器不用时,凸轮装置30亦可藉一旋钮利用外力予以旋转,使之可令摆臂第二端臂211脱开凸轮31之缺口310而打开上述之顺压阀10之阀门,亦属可行。由图2及3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摆臂20之第一臂及第二臂等长且同设在一平面上,故摆臂之第二端部211卡入凸轮装置30之缺口的深度即等于阀本体11对阀口启开之距离,故阀口启开距大小与凸轮缺口之深度尺寸成正比,可依实际需要而任加设计或变更。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构造大体上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只是将摆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通式流体用顺压阀,它包括:一阀壳体50,具有一流体之入口端51与出口端52;一凸轮装置30系设于上述该阀壳体50之流体的入口端51与出口端52之间,可受外力作用或以储能式作用力作用而旋转,并止于定位;一阀体,系以可自由平移 式地固定在上述阀室53之出口端52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保持封闭管路状态;其特征在于:上述该阀壳体50具有一较大空间之阀室53,且该入口端与出口端系设在同一平面之空间内,可直接相互沟通;一摆臂机构20设于上述凸轮装置30与阀体1 0之间,可应上述凸轮装置30之旋转而操作上述阀体之启闭,且该阀体系以直通式启开或关闭阀门,以使流体在管路内的流动阻力减至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景三
申请(专利权)人:民安瓦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