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虞城专利>正文

压差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07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压差阀门,它是由主阀门及副阀门组成,主阀门的主阀芯上部为活塞,中部为直径小于活塞的圆柱体,下部为直径略大于圆柱体的阀盖,主阀体上腔、下腔、出水口分别有上、中、下流道与副阀门的副阀体上的中、上、下小孔连通,副阀芯为一个活塞杆,控制副阀门阀芯向上或向下时,能使上流道分别与中流道或者下流道连通,改变主阀芯上、下两方向的受力,从而实现主阀芯向上或向下运动,使阀门打开或关闭。(*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阀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大流量阀门,一种是电动阀,一种是先导式阀门。电动阀需要用电机及传动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价格高。先导式阀门需要开有先导孔,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受到水压的限制只能在某个水压范围内使用,而且还受到水质的限制,若作为排污阀,细小的杂质容易使先导孔堵塞使阀门失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阀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压差变化控制结构的新式阀门。本技术的方案是阀门是由主阀门与副阀门组成,主阀门的阀体内腔有上下腔,上腔直径略比下腔小,下腔内安装有主阀蕊,主阀蕊上部为活塞,中部为直径小于活塞的圆柱体,下部为直径略大于圆柱体的阀盖,主阀体上腔有上流道通向副阀门,下腔也有中流道通向副阀门,主阀体出水口另有一个下流道通向副阀门,进水口设置在主阀体的中腔活塞下方。副阀门由副阀体及副阀蕊组成,副阀体内腔上、中、下分别有三个孔分别与主阀体的中、上、下流道相通,副阀体内腔为活塞腔,副阀蕊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杆外端与作用力机构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压力差原理,只需很小的作用力可以打开大口径大流量的阀门。若制成电磁阀,则只需由小牵引力电磁铁控制大阀门。附附图说明图1为压差阀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旋转式副阀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流道,2为主阀体,3为主阀蕊,4为下流道,5为中流道,6为副阀蕊,7为副阀体。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阀门是由主阀门与副阀门组成,主阀门的阀体内腔有上下腔,上腔直径略比下腔小,下腔内安装有主阀蕊,主阀蕊上部为活塞,中部为直径小于活塞的圆柱体,下部为直径略大于圆柱体的阀盖,主阀体上腔有上流道通向副阀门,下腔也有中流道通向副阀,主阀体出水口另有一个下流道通向副阀门,进水口设置在主阀体的中腔活塞下方。副阀门由副阀体及副阀蕊组成,副阀体内腔上、中、下分别有三个孔分别与主阀体的中、上、下流道相通,副阀体内腔为活塞腔,副阀蕊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杆外端与作用力机构相连接。外作用机构可以是电磁铁,也可以是手动杆。当副阀门的阀蕊在活塞杆作用下,活塞推向下部时,上流道与中流道相通,此时液体由进水口进入主阀体下腔充满了主阀蕊活塞下端面及主阀蕊下部的阀盖之间空腔,再由中流道经过副阀门进入上流道充满主阀门的上腔。此时主阀蕊向下压力为活塞上表面及阀盖小环形上表面与高水压的乘积,此时阀盖受压面积仅为一个圆环,而主阀蕊向上的压力为活塞环型下表面与高水压的乘积以及阀盖中间与出水口相吻合的面积与出水口的低水压或是零水压乘积,所以主阀蕊向下压力大于向上压力把主阀蕊的阀盖紧紧压在出水口,水不流通。当副阀蕊在外作用机构作向下向上运动,使上流道与下流道相通,主阀体的上腔与出水口相通,压力释放为低压或零压力,而此时中流道被关闭,使主阀蕊受力变化,向上的压力为活塞下端面大环形面积乘以高水压,以及阀盖与出水口吻合的面积乘以低水压或零水压,面向下的压力为活塞上端面的面积乘以低水压或零水压以及阀盖小环形面积乘以高水压,显然,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所以主阀蕊上升到上腔的台阶孔上,阀盖打开,进水口与出水口相通,达到开阀效果,再次关闭时只要把副阀蕊向下运动便可周而复始。如附图2副阀门也可制作成旋转式控制机构,由副阀体与副阀蕊组成,副阀蕊为圆柱体中部开有半圆槽,圆柱体上端有圆杆与外部旋转机构连接,圆柱动配合在副阀体的腔内,而副阀体对应于副阀蕊的半圆槽方位开有三个孔,分别与主阀体的中、上、下流道连通。当附图2图中位置时,上流道与中流道相通,当副阀蕊反时针旋转九十度时,上流道与下流道相通。权利要求1.一种压差阀门,包括阀体与阀蕊,其特征在于阀门是由主阀门与副阀门组成,主阀门的阀体内腔有上下腔,上腔直径略比下腔小,下腔内安装有主阀蕊,主阀蕊上部为活塞,中部为直径小于活塞的圆柱体,下部为直径略大于圆柱体的阀盖,主阀体上腔有上流道通向副阀门,下腔也有中流道通向副阀门,主阀体出水口另有一个下流道通向副阀门,进水口设置在主阀体的下腔活塞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阀门,其特征在于副阀门由副阀体及副阀蕊组成,副阀体内腔上、中、下分别有三个孔分别与主阀体的中、上、下流道相通,副阀体内腔为活塞腔,副阀蕊由活塞及活塞杆组成,活塞杆外端与作用力机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阀门,其特征在于副阀门与副阀蕊组成,副阀蕊为圆柱中部开有半圆槽,圆柱体上端有圆杆与外部旋转机构连接,圆柱动配合在副阀体的腔内,而副阀体对应于副阀蕊的半圆槽方位开有三个孔,分别与主阀体的中、上、下流道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压差阀门,它是由主阀门及副阀门组成,主阀门的主阀芯上部为活塞,中部为直径小于活塞的圆柱体,下部为直径略大于圆柱体的阀盖,主阀体上腔、下腔、出水口分别有上、中、下流道与副阀门的副阀体上的中、上、下小孔连通,副阀芯为一个活塞杆,控制副阀门阀芯向上或向下时,能使上流道分别与中流道或者下流道连通,改变主阀芯上、下两方向的受力,从而实现主阀芯向上或向下运动,使阀门打开或关闭。文档编号F16K31/122GK2356202SQ98249579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侯虞城 申请人:侯虞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差阀门,包括阀体与阀蕊,其特征在于阀门是由主阀门与副阀门组成,主阀门的阀体内腔有上下腔,上腔直径略比下腔小,下腔内安装有主阀蕊,主阀蕊上部为活塞,中部为直径小于活塞的圆柱体,下部为直径略大于圆柱体的阀盖,主阀体上腔有上流道通向副阀门,下腔也有中流道通向副阀门,主阀体出水口另有一个下流道通向副阀门,进水口设置在主阀体的下腔活塞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虞城
申请(专利权)人:侯虞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