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02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所述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圈和第二导流圈,所述第一导流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包括第一导风圈和第一装配圈,所述第一导风圈与第一装配圈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第一装配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第一导风圈与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圈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且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上均设置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能够改善导流圈上的受力分布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导流圈的机械性能。

A kind of guide ring and ceiling suctio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uide ring and a ceiling suction machine, the guide ring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ring and a second guide ring, the first guide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e first guide ring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ring and a first assembly ring, the first guide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ssembly ring, the first guide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rough the first assembly ring, and the first guide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rough the first assembly ring The first guide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uide ring; the first assembly ring includes the first plate surface and the second plate surface, and the first assembly ring is provided with reinforcing ribs on the first plate surface and the second plate surface; the guide ring and the ceiling suction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n the guide r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guide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
技术介绍
吸顶机,即吸顶式空调,又称天花机、天井机或嵌入式空调;吸顶机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空调能够节省室内空间,也比较美观。现有技术中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连接,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风道,但由于导流圈在实际生产、安装、运输,以及吸顶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于导流圈而言,尤其是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连接位置,会出现一定强度的作用力,若导流圈的机械性能较差,可能会出现部件破裂或装配失效等问题;因此,在对导流圈进行生产制造的同时,需要着重对导流圈的结构进行考虑,以改善其受力分布情况,提高其机械性能。申请人在早期对吸顶机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620570098.9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设置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电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将容纳腔分隔成回风槽和出风槽,所述换热器的下方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下方安装有封住所述出风槽的槽口的出风格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出风格栅之间留有空隙。但在申请人的早期研究过程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导流圈的结构以及其机械性能的问题,这使得本申请的吸顶机在导流圈上,尤其是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机械强度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部件破裂或装配失效等问题的发生,不利于吸顶机的正常安装以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流圈的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圈和第二导流圈,所述第一导流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包括第一导风圈和第一装配圈,所述第一导风圈与第一装配圈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第一装配圈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第一导风圈与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圈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且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上均设置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上设置有承载部、内侧凸部、第二加强筋、外侧凸部,所述第一导流圈通过承载部与第二导流圈连接;所述内侧凸部与承载部配合,所述外侧凸部与第一板面的外缘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内侧凸部、外侧凸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一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与承载部、内侧凸部、第二加强筋、外侧凸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在第二板面上设置有外侧加强部,所述外侧加强部与第二板面的外缘连接;在外侧加强部与第一导风圈之间,所述第二板面上设置有第四加强筋。进一步的,第二板面上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导风圈、第四加强筋、外侧加强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圈上设置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贯穿第一装配圈,且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别与第一板面、第二板面连接。进一步的,在靠近第一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至少与第二加强筋连接。进一步的,在靠近第二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至少与外侧加强部、第四加强筋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部与第一装配圈一体成型;在靠近第二板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加强圈、装配柱、加强肋,所述加强圈、装配柱、加强肋分别与第二板面连接;所述加强圈至少与外侧加强部、第四加强筋连接,所述装配柱设置在加强圈中;所述加强肋分别与装配柱、加强圈连接,且加强肋、装配柱、加强圈之间形成减重槽。一种吸顶机,包括所述的导流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导流圈和吸顶机,通过在第一装配圈的第一板面、第二板面上分别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地提高导流圈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在第一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连接位置处的机械性能;此外,本技术还通过在第一装配圈上设置第二装配部,并将第二装配部分别与第一板面上的加强筋、第二板面上的加强筋进行连接,能够进一步改善第一装配圈上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了第一装配圈的机械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导流圈的机械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吸顶机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一导流圈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一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一导流圈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6中C-C向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6中D-D向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二导流圈的轴测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二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流圈的第二导流圈的仰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11中E-E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1-第一装配面,12-第二装配面,13-第一装配部,14-风轮固定部,2-第一导流圈,20-第一进风口,21-第一导风圈,22-第一装配圈,221-第一加强筋,2211-倒角边,222-第二加强筋,223-第二装配部,2231-第一装配孔,2232-加强圈,2233-装配柱,2234-减重槽,2235-加强肋,224-内侧凸部,225-外侧凸部,226-外侧加强部,227-第三加强筋,228-第四加强筋,23-承载部,24-定位板,25-卡线件,251-第一卡线臂,252-第二卡线臂,253-分线柱,26-走线口,27-卡接部,271-第一卡接孔,28-第一板面,29-第二板面,3-第二导流圈,30-第二进风口,31-第二装配圈,311-第一安装板,312-连接板,313-第二安装板,32-导流部,321-第一进风圈,322-过渡圈,323-第二进风圈,33-第一安装孔,34-第二卡接孔,35-定位开口,36-走线开口,37-第五加强筋,38-第六加强筋,4-电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吸顶机、空调、空调器,均指吸顶式空调,但不局限于吸顶式空调;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用语,均是以空调室内机在正常装配以及正常安装放置下的情况为基准,其中“上”指空调室内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的上部方向或空间,“下”指空调室内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的下部方向或空间,“水平”指空调室内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时的水平面方向,与常规理解相同,“水平”方向与“上下”方向或称为“竖直”方向垂直。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针对吸顶机的室内机,与常规的空调相同的是,所述室内机包括如外壳体、面板等结构在内的壳体构件,以及如接水盘、换热盘管、风轮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内部构件;其中,所述室内机采用常规的安装方式与墙体或墙体吊顶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吸顶机室内机的内部,尤其是导流圈与吸顶机主体的配合结构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冗余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吸顶机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圈(2)和第二导流圈(3),所述第一导流圈(2)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包括第一导风圈(21)和第一装配圈(22),所述第一导风圈(21)与第一装配圈(22)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通过第一装配圈(22)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通过第一导风圈(21)与第二导流圈(3)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圈(22)包括第一板面(28)、第二板面(29),且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第二板面(29)上均设置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圈(2)和第二导流圈(3),所述第一导流圈(2)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包括第一导风圈(21)和第一装配圈(22),所述第一导风圈(21)与第一装配圈(22)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通过第一装配圈(22)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圈(2)通过第一导风圈(21)与第二导流圈(3)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圈(22)包括第一板面(28)、第二板面(29),且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第二板面(29)上均设置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上设置有承载部(23)、内侧凸部(224)、第二加强筋(222)、外侧凸部(225),所述第一导流圈(2)通过承载部(23)与第二导流圈(3)连接;所述内侧凸部(224)与承载部(23)配合,所述外侧凸部(225)与第一板面(28)的外缘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222)设置在内侧凸部(224)、外侧凸部(22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一板面(28)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21),所述第一加强筋(221)分别与承载部(23)、内侧凸部(224)、第二加强筋(222)、外侧凸部(22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圈(22)在第二板面(29)上设置有外侧加强部(226),所述外侧加强部(226)与第二板面(29)的外缘连接;在外侧加强部(226)与第一导风圈(21)之间,所述第二板面(29)上设置有第四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意陈帅魏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