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属于吸边风机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的延伸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腰形管;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相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呈圆形,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四边形;所述腰形管中间腰部细两端粗,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四边形,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比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开口大。吸边风机进风口上加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后,吸口距边料近,对边料的抽吸力大大增强;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口部的结构设计可改变抽吸方向,有聚风作用,进一步增强抽吸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边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
技术介绍
造纸行业等生产线上,在纸收卷之前需要切割边缘,以使边缘整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边料通常经过吸边风机吸收、切割粉碎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空间限制,吸边风机的进风口距切割下来的边料较远,导致吸边风机对边料的抽吸力大大下降;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吸边风机的进风管为粗细均匀的圆形管,管口易漏风,导致抽吸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吸边风机进风管口加装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后,距边料近,对边料的抽吸力大大增强;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口部的结构设计可改变抽吸方向,有聚风作用,进一步增强抽吸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腰形管;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相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呈圆形,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四边形;所述腰形管中间腰部细两端粗,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四边形,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比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开口大。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正方形;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正方形。进一步的,所述腰形管第一端部的边长为中间腰部边长的1.7-1.8倍;所述腰形管第一端部的边长为腰形管第二端部边长的1.4-1.5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腰形管第一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二端部不同轴,所述腰形管第二端部的中心轴与腰形管第一端部的中心轴相比左移l_3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吸边风机进风口上加装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后,吸口距边料近,对边料的抽吸力大大增强;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口部的结构设计可改变抽吸方向,有聚风作用,进一步增强抽吸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包括连接管7和腰形管4,腰形管4中间腰部3细两端粗。连接管的第一端部8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焊接连接,连接管的第二端部6与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焊接连接。连接管的第一端部8呈圆形,连接管的第二端部6呈正方形;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 (腰形管的第一端部与连接管的第二端部重合,因此采用一个标号)与腰形管的第二端部2平行;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和腰形管的第二端部2均呈正方形,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比腰形管的第二端2部开口大,具体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的边长为中间腰部3边长的1.7-1.8倍;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的边长为腰形管的第二端部2边长的1.4-1.5倍。腰形管的第一端部6与腰形管的第二端部2不同轴,腰形管第二端部的中心轴1与腰形管第一端部的中心轴5相比左移l-3cm。吸边风机进风口上加装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后,吸口距边料近,对边料的抽吸力大大增强;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延伸装置口部的结构设计可改变抽吸方向,有聚风作用,进一步增强抽吸力。【主权项】1.一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和腰形管;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相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呈圆形,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四边形;所述腰形管中间腰部细两端粗,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四边形,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比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开口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正方形;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正方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管第一端部的边长为中间腰部边长的1.7-1.8倍;所述腰形管第一端部的边长为腰形管第二端部边长的1.4-1.5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管第一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二端部不同轴,所述腰形管第二端部的中心轴与腰形管第一端部的中心轴相比左移l_3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属于吸边风机领域。本技术一的延伸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腰形管;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相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呈圆形,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四边形;所述腰形管中间腰部细两端粗,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四边形,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比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开口大。吸边风机进风口上加装本技术的延伸装置后,吸口距边料近,对边料的抽吸力大大增强;同时本技术的延伸装置口部的结构设计可改变抽吸方向,有聚风作用,进一步增强抽吸力。【IPC分类】F04D29/00【公开号】CN205013348【申请号】CN201520489034【专利技术人】王兴军, 唐铸峰 【申请人】汇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3日【申请日】2015年7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的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和腰形管;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吸边风机进风管口相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呈圆形,连接管的第二端部呈四边形;所述腰形管中间腰部细两端粗,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呈四边形,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腰形管的第一端部相接;所述腰形管的第一端部比腰形管的第二端部开口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军,唐铸峰,
申请(专利权)人:汇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