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平喜专利>正文

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及其连接件和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99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件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与底板相连接,所述转动件相对于安装面上的凹槽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旋转所述转动件,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实现将该安装结构固定于墙体预设的凹槽内,再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底板,无需进行钻孔,结构简单,无需专业安装人员进行安装,能快速对底板进行固定安装,降低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底板安装结构的连接件和底板。

A base plat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ts connector and bas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se plat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fixed part and a rotating part, the rota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art, the fixed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late, the rotating part rotates relative to the groove on the installation surface, so that the rotating par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are against or embedded, the rotating part is rotated, so that the rotating part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groove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can be fixed in the preset groove of the wall, and then the base plate can be connected and fixed by the said fixings. There is no need for drilling,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no need for professional installation personnel to install. It can quickly fix the base plate 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connector and a base plate applied to a base plat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及其连接件和底板
本技术涉及工程安装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及其连接件和底板。
技术介绍
在装修领域,要将吸顶灯、应急灯等物品进行安装并固定于墙面上,传统的施工方式是在墙体上打上膨胀螺丝,利用该膨胀螺丝对安装物品的底盘或底板进行固定,但该传统施工方式施工难度大,具有以下缺点:(1)对楼体损伤大,一栋33层的商品房需要钻上万个孔安装物品,经常钻孔钻到钢筋;(2)容易导致钻到埋在墙内的电线;(3)打上膨胀螺丝的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灰尘,特别是施工面为天花板时,钻孔的灰尘会往下掉落,对施工人员的视线造成影响,容易造成膨胀螺丝位置偏差,且对安装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4)产生巨大的噪音。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钻孔的数量庞大,工作量大,影响到施工进程,施工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快速且方便安装的底板安装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件和底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件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与底板相连接,所述转动件相对于安装面上的凹槽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空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进线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的底面还设有用于粘贴在所述安装面上的贴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呈杆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头以及转动杆,所述转动头与所述转动杆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的外壁设有圈带,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圈带转动叠加,以使所述圈带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的外壁设有用于嵌入所述凹槽的内壁的切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片的至少一对对角为圆角。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底板安装结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外框以及芯块,所述芯块设于所述外框的内部,所述芯块的外壁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块的外壁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之间为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块的中部设有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底板安装结构的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为腰型孔,所述底板设有用于粘贴到安装面上的粘贴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设有用于测量水平位置的水平仪。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至少设有一根用于对齐的调平线,所述底板的中心位于所述调平线上。本技术所提供的底板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旋转所述转动件,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实现将该安装结构固定于墙体预设的凹槽内,再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底板,无需进行钻孔,结构简单,无需专业安装人员进行安装,能快速对底板进行固定安装,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的圈带与凹槽安装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的切片与凹槽安装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另一个安装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安装结构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面;2.凹槽;3.固定件;4.连接杆;5.贴膜;6.转动头;7.转动杆;8.圈带;9.切片;10.外框;11.芯块;12.底板;13.通孔;14.腰型孔;15.进线孔;16.调平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优选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件3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3上,所述固定件3与底板12相连接,所述转动件相对于安装面1上的凹槽2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2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基于上述特征的底板安装结构,利用旋转所述转动件,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2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实现将该安装结构固定于墙体预设的凹槽2内,通过所述固定件3连接固定底板12,无需对墙体进行钻孔,结构简单,无需专业安装人员进行安装,能快速对底板12进行固定安装,降低施工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固定件3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空腔,使得所述底板12在所述连接件的顶紧下与所述安装面1相抵接。其中,所述安装面1上的凹槽2用于放置供电线,利用所述转动件固定于所述凹槽2内,无需钉钢钉或者卡钉,而且便于为安装物品进行供电,所述固定件3为具有空腔的圆筒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3的底部,所述固定件3的底面与墙体安装面1相抵接,所述固定件3的底面还可以设置用于粘贴在所述安装面1上的贴膜5,进一步提高了该安装结构的牢靠性,更有助于安装施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安装物品体积较大或者重量较重时,所需固定的所述固定件3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3之间设有连接杆4,一方面,多个所述固定件3扩大了受力面积,保证一定的安装强度,另一方面,所述连接杆4可以限定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底板12的安装位的距离相对应,施工人员可以直接进行安装,无需进行测量定位。如图中所示,所述固定件3的数量为3个,分别对所述底板12的中心的安装位与该中心的两侧的安装位进行固定安装。具体的,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杆4位于所述凹槽2内,且所述连接杆4靠近于所述凹槽2的内底面,在进行安装时,还可以在所述凹槽2内填充部分粘合胶(例如AB胶等硬化胶),将所述连接杆4固定在凹槽2内,进一步加强安装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3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进线孔15,所述供电线沿着所述凹槽2进行走线,通过所述进线孔15进入到安装物品的内部,为其进行供电,无需在所述底板12上开设孔位,可避免底板12上的孔位无法对准所述凹槽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转动件呈杆状,具体包括转动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与底板相连接,所述转动件相对于安装面上的凹槽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与底板相连接,所述转动件相对于安装面上的凹槽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抵紧或相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进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底面还设有用于粘贴在所述安装面上的贴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呈杆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头以及转动杆,所述转动头与所述转动杆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外壁设有圈带,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圈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喜
申请(专利权)人:张平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